归来1990_第97章 遭遇强对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遭遇强对手 (第1/2页)

    “在这里办中小学,让员工的家属当老师。以后我们雇佣的当地人,会汉语的可以提高20%的薪水。他们要是通过了博识教科的证书考试,薪水再提高20%,要把学习汉语的风气培养起来。”

    江奕这个想法,付恩成最高兴。一次性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还能让大市场的员工死心塌地。

    只是江奕的想法远不是这个。

    一个西亚国家非要拉着这些中亚国家成立突厥语国家联盟,即使在这个西亚国家的DNA检测结果证明他们更接近自己的敌国也影响不大,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几个国家共享一种语言、一种文化。

    现在从华国过来了几十万哈萨克族的人,真正铺垫好了,他们就会逐渐把汉语教育衍生出去。多年后,等到那个西亚国家的势力扩张过来的时候,它也就是华国一个中等偏上省份GDP的体量,就会面临华国实力的碾压、文化的截胡。

    这才是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持续把学习汉语坚持下去,比重金补贴留学生还要有效。

    江文社兴奋似乎看到了女生在表扬自己,感觉自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嘴角不自觉得就上扬起来。

    江奕可没这么好心肠,什么东西都要给他们要一个对价才行。

    “你也不能白让他们占便宜,让他们帮忙争取批准两个汉语学校。一个放在这里,一个放在另一个香江大市场在的那个城市。”

    “没问题,不就是一个学校嘛,他们来了这么多人,建一个学校有什么问题?”江文社不知道一个学校批准下来多麻烦,直接就大包大揽下来了。

    这些迁徙过来的几十万人,以后他们和故土的联系就是双方密切交往的保证。

    付恩成看到时间有点晚了,过来提醒一下江奕:“钢铁和石油专家在外面等着呢,什么时候让他们进来?”

    江奕看了一下时间,确实不早了。今天刚到,也不用急于一时:“快到晚餐时间了,等吃过晚餐再说吧?”

    刘连芳一听就使劲地摆手:“小奕,这里经常停电,电话也经常打不出去,可不能天黑了再说。八成会停电。”

    这个真让人奇怪了,还能落后成这样?这里可是首都!

    还是听听老人言吧。

    两个负责钢铁的退休人员过来了。江守义当初为了人多力量大,找了不少年龄较大的人,只有他们既懂技术又会俄语。

    两个人都是六十几岁了,没想到能够到这边来发挥余热。好家伙,资料都抱了两大摞。

    “哈萨克斯坦目前探明的铁矿储量有91亿吨,排世界第6位,这里的铁矿比华国的好多了,60%为富矿和易选矿···”

    江奕听得有些沉闷。

    他现在是想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这个背景知识扯得太远了。

    另一个专家看到江奕有些不在状态,接过话题自己汇报起来:“铁矿的主要产地在科斯塔奈州和卡拉干达州。其中科斯塔奈为老矿区,所采铁矿石主要运往罗沙国。现在表面富矿所剩无几。另一个铁矿集中地位于中部卡拉干达州的阿塔苏地区。”

    “要是收购的话,应该是第二个比较好吧?”江奕不给他们机会发挥了,直接问出了自己的关注点。

    “对对,那个厂条件很不错,他们的总统以前就在那里工作过,现在那里效益不好,国家补贴很重,早就想找个冤大头接盘了。”

    “哪儿呀,人家是因为罗沙国的专家大部分跑了,现在开工都困难。设计产能800万吨,现在能开工300万吨也不错了。”

    “什么300万吨。他们要是生产出来卖给谁去?”

    两个老人家激动之下,也不顾江奕的想法了,直接就吵了起来。

    等到两个人稍微平复了一下,江奕才问他们:“罗沙国的专家走了多少?”

    “至少50%。”

    “何止呢,我看八成都走了。你看不只技术专家,厂长和会计不是也都走了?这个钢厂本来就是苏联时期从莫斯科那边派来的专家建起来的。”

    “这么多?”江奕吓了一跳,这些专家真要走了,还能开动起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个国家虽然叫哈萨克,但是罗沙族占了34%,哈萨克人只占了29%,你说他们总统能不着急?所以他们出了很多怪招,要是哪个罗沙人想走,那就直接给路费让你回莫斯科去。有人说这里走了200多万罗沙人,这些都是有技术的,或者是管理人员。”

    “还不止呢。他们还说哈萨克斯坦是全球哈萨克人的家园,就像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家园一样,号召世界的族人回来。肯定要成为第一大族群才能安全些。”

    江奕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山那边的很多人要过来。到了这边后,放牧的给草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