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哈萨克低谷 (第1/2页)
程德和朱庆和留在了边疆省,江奕一行人增加了一个翻译和江文社,总数保持不变。 不过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刘翻译的确像程德保证的那样:对这里是轻车熟路,很多事情由他出面就简单了。 霍尔果斯口岸就可以直接出关,从关口到阿拉木图的距离只有200公里,一路非常畅通。 只是进了市区就开始不对头了。 阿拉木图的街道狭窄而拥堵,车辆前进地极其缓慢。这让江奕体验了一把这个国家迁都的紧迫感。 这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华国的21世纪只能是一个中等城市,身上带着苏联时代的一切缺点。街道上垃圾成堆,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腐烂的味道。 街道上就有牲畜在走动,让江奕感觉像是到了印地亚。 “赶快到吧,千万别再跟这些牲口混在一起了。”赵晓晴心里一阵阵翻腾,幸好已经吐过几次,肚子里没有什么存货了。 “说不定今天你就是要跟着这些牲口们呢。”江奕心里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他来不及幸灾乐祸,因为自己也已经快要到极限。 今天怕是要折腾大家一阵了。 天随人愿,轿车越往前走,牲口们和羊群越来越密集。果然在停车的地方,竖立着更多的动物们。 好不容易才到了香江大市场,赵晓晴又去找地方吐了。 江奕的这两个长辈现在都穿着当地的坎肩,看起来还挺有些当地风范的。 他姨父从来都比较内向,看到江奕有些古怪的眼神,主动说了来历:“都是这边的人拿来换吃的,觉着好看就穿一穿,没想到就脱不下来了。一脱就觉得冷。” “乖乖来,你在路上累坏了吧。”江奕的小姨看到他们下车,两只手向前伸着就过来了。 只是这个称呼有些怪,让一堆大老爷们不好意思看这娘俩。 江奕心想:这就觉得古怪了?我到四十几岁的时候,这个姨妈对我还是这么一个“称呼”呢! “姨,我都习惯了。这边是首都,总比山南边的路要好一些。” “江奕,这是你姨?”赵晓晴凑了过来。 江奕没想到赵晓晴这么快就恢复过来了,在伊离的反应咋呢么大? “刚才是被那些怪味道给折腾地,路途已经适应了,”赵晓晴对自己的适应力很是得意,“以后休想把我甩掉。” “你没觉得这里的味道更浓厚一些?” 在江奕的提醒下,赵晓晴忽然也感觉到不对劲了。 看到这个姑娘被马牛羊折腾坏了,江奕的姨妈很是内疚: “都是你,非要收这么多牲口,看把几个孩子给折腾地。”说是这么说,可是她看着那些动物的眼神早就暴露了她这个财迷的心思。 付恩成对刘连芳的心思知道地很清楚,这是要让自己背锅了: “这些羊和牛都是当地人牵过来付钱的。在外面还有两个中转的地方,都是放这些牛羊的,味道大了点儿。这里人没什么钱,都不劲花。有个把月都没什么活干,就算是从霍城那边把货运过来了也卖不出去。后来没办法了,才想起来用这些羊呀、牛呀地,还有很多用这些摩托的。” 江奕这才注意到市场外面停了不少的摩托车。看来捡漏的机会还真是不少哇。 “要是没钱的话,你们收不到钱怎么发工资、付费?” “现在咱们这里也没什么地方花钱的,这里的水、电、气都用咱们卖的东西抵了,电话费也不用掏钱,那里也喜欢咱们卖的东西。” 好嘛,这基本上打回原始的易货贸易了。 江奕听说了哈萨克这里在闹钱荒,却没想到这么严重。 怪不得去年哈萨克外交部门对与华国的“以货易货”贸易这么上心。 “这里还有很多人用咱们那里的钱的,都会说汉语,反正以后也能在霍尔果斯关口那里花出去,我们就收了一些。” 付恩成捎带着说的这句话引起了江奕的注意。 连带着那个翻译也若无其事地走近了几步。 和美利坚等自由汇率国家不同,现在华国可是不允许带人民币出境的,尤其是大量、多次。 除非是在边贸区域,那里为零星的交易开了个口子。 “你们拿着也没什么用,收它干什么?”江奕悄悄地给了付恩成一个引导。 “哦,我们就是在关口那里买东西回来。收多少就用多少。” 等到翻译远了些,江奕才交代付恩成:“以后尽量在哈萨克这边也试试人民币买东西。先看看大家的反应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