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7.升留级和地圆说 (第1/1页)
“老师好!” “同学们好!” 在儋州呆了一天,姜明便带着祁斌回到了肇新寨。今天是姜明二十多天以来,第一次回到学校上课。他平时事情较多,学校的事都是李婧柔等三人在管理,她们三人冰雪聪明,基础的数理知识早就掌握了,足够给孩子们上课。 其实后世小学的课程内容并不多,以四则运算为主,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简单几何和逻辑思维。只不过,为了适应小孩子不同年龄的智力水平,将这些内容分成六年。但实质上掌握了列数式,问题就简单化。人的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十几岁的孩子学四则运算自然比六七岁的孩子快,因此姜明计划两年教完小学数学。 语文以识字、明辨事理为主,帮助小孩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家国情怀,这种事只能由浅入深,再辅以大量的文学故事,慢慢培养。姜明负责提供素材,三位美女负责编写,类似后世的语文课本便初见雏形。 自然科学则相当于后世的科普读物,以介绍自然现象为主,天文、地理、化学等科学知识都有涉及。当然内容非常浅显,比方物质的形态、生石灰与熟石灰的关系等等。 等学生都坐下后,姜明看着底下的29名学生,心中略有遗憾,辛辛苦苦带了一年的学生居然有2个留级了。 “大哥不必为此苦恼,想必那两个孩子定会知耻而勇,更加勤奋学习。”卢婷悦看到姜明决定让两个小孩留级,脸上郁闷的表情,便试图安慰他。 姜明的小学教育保留了后世90年代之前的“升留级”制度,合格的小孩升上去,学习新知识,不合格的孩子留级,与新入学的孩子学习旧知识,这样保持优胜劣汰。 姜明不是白莲花,现在的教育是稀缺资源,不是后世的普惠资源,只能优先满足勤奋、聪明的学生。后世取消升留级后,天然的优胜劣汰没有了,笨一点的孩子学习跟不上,只能迫使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报辅导班,倒是辛苦了家长。 姜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天圆地方?” 然后向底下的学生问道:“你们认为咱们生活的这片天地是什么样的呢?” 一位小孩举手道:“老师,我家乡的老人常说,天是圆的、地是平的。” “我听爷爷说过,地应该是方的才对。” “可是老师,如果天是圆的,为什么不论走到哪里,天还是那么高呢?” 。。。。。。 底下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也有人提出质疑,总体上以天圆地方的回答居多。也有学生质疑道:“如果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是不是沿着大家一直向前走,天就应该离我们越来越低才对?可是我感觉天永远是那么高。” 看到孩子们踊跃发言,姜明心情畅快,这一年多的发散式教学,取得的成绩比他预想的多得多,孩子们已经能够从“天地间的高度不变”出发,找到“天圆地方说”存在的缺点。 姜明示意学生安静下来,然后道:“刚才郑涛同学的问题很好,咱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如果地是方的,那我们看远处的物体,应该是整个出现在我们眼中,对吗?” 有的学生点点头,有的则摇头,有的则疑惑地看着老师。 姜明笑了笑,继续道:“你们有的人是生活在徐闻海边,可是你们在海边看船时,是先见到船帆、再见到船身,还是开始就看到整条船呢?” 片刻后,有三四个孩子举手,回答道:“老师,我从小生活在海外,每次看船,都是先见到船帆,然后才看到船身。不信,你问他们。” 说着,便用手指着另外几个举手的同学,他们都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孩子。这些人纷纷点头,同意刚才的同学说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