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108.编写教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8.编写教材 (第1/1页)

    肇新寨的夜色宁静而温馨,寨中的百姓在夜色降临不久,便已经睡下。而在姜明的卧室中,一盏昏暗的油灯仍然亮着。

    “姜兄这么晚还不休息吗?”发现姜明房间仍然亮着灯,李婧柔走到门外,关切地问道。

    “原来是婧柔啊,请进来一下。我恰好有几个问题想和你讨论一下。”声音中带着一股随意的语气,好像邀请未婚女子深夜进入房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这一年多以来,姜明经常在夜里设计工程机械,后世的他每天都会在晚上复盘股票走势,因此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李婧柔住在他隔壁,放心不下他,便经常陪他讨论问题。所以两人经常在晚上,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原来姜兄是在写书啊,我还以为姜兄又在设计新的机器呢!”待走近一看,发现姜明并不是在编写常见的书籍,倒像是写上课用的教案。

    “是啊,第一批孩子已经快学完了小学第一年的知识,新招的孩子和2名留级生马上就要入学,学的知识都是这一年教过的内容。我打算编一套教材,涵盖小学和中学的所有课程,等将来这些孩子学有所成,便能直接参照教材上课,将我这套数理科学发扬光大。”

    这教材对姜明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只有体系化,形成有浅入深的完整理论,才方便传授,被天下人掌握。四书五经只所以在古代被读书人奉为瑰宝,除了教化人心的知识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它们是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相当于后世的教学大纲。

    听了姜明的想法,李婧柔抿嘴轻笑,说道:“到时候,姜兄便是天下人的老师,世人学问无出姜兄也!”

    姜明学起了《天龙八部》里的包不同,摇头道:“非也,非也。儒家经典千年不变,固步自封,而自然科学却是不断进步的,我不过让后人站在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罢了。”

    古代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两千多年也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朱熹等人添加了注解,让孔孟思想更符合统治者的要求。

    李婧柔叉开这个话题,道:“不过姜兄的主意非常好,编好教材后,学生们掌握了其中的知识,便能传授给更多的人,一传百、百传万,姜兄便成为像孔圣人一样的至圣贤师。”

    姜明哈哈笑道:“婧柔说的对,我想推行自己的理念,便需要相应的人才,而这与目前读书人的学问是相悖的。可是治理天下,读书人又不可或缺,那就只好另起炉灶,先构造出成熟的教学体系,然后选拔人才的时候,只以这套体系为标准。如果那些读书人不来学,我就将自己的学生推上去,照样取而代之。”

    古代读书不就是追求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嘛!如果选拔人才,加入自然科学,其他文人想不学都不行,因为姜明会通过这套教学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人才,根本不怕这个时代的文人抵制新学问。

    “人才、课本、官位均在我手中,天下英雄想不入彀都难,哈哈。”

    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开设科举时,也曾说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姜明心中小有得意,没想到我也会有这么一天,哈哈。

    “姜兄总是一得意,就会走神,唉!”李婧柔用细嫩的手指轻弹了他的额头,道:“姜兄刚才叫妾身进来,不是有事相商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