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9章 谁会赢呢 (第2/2页)
,他已然是真正的近乎完美的超级偶像,这样的他堪称是千百年都难遇一次。 六月一日,儿童节,这是属于儿童的节日,中华勤学故事也正好在这一天播出。 因为快乐星球和足球小将的原因,徐乾的作品一直很受孩子喜欢。 许多人都把徐乾当成了“造梦师”。 虽然中华勤学故事事先开播没有做出任何的宣传,但许多家长还是带着孩子一起观看中华勤学故事。 张媚是一位母亲,她今天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观看中华勤学故事。 因为她觉得徐乾的儿童作品一般都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比如快乐星球中的乐乐就是一个乐观向上,善良,天真可爱的人,她的儿子在看了快乐星球之后就曾经对她说过以后要成为像乐乐那样的孩子。 中华勤学故事开始播放。 首先是开场歌曲就很让人惊喜。 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 将一串故事给你听 有志就在少年行 要问知识哪里来 山有路勤为径 勤飞笨鸟先入林 勤跑骏马齐飞腾 勤学童心添智慧 勤思头脑变聪明 一天之计在于晨呀 一生之计在于勤呀 勤奋的少年知多少 古往今来数不清 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 。。。。。。。。。。。 这首歌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比如说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所展现的画面,那是一种古典的美丽,有人坐在蒲团下面读,有人在下雪的时候站在茅草屋面前求学,有人在下雨的时候拄杖前行,有人赛着龙舟。。。。。。。 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就连张媚这个大人看的都有些感动。 对,感动! 看着这些年画,小孩砸缸,闻鸡起舞的场景她就有种感动的情绪,这是根植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而今一切似乎都被唤醒了。 而张媚的儿子也看的津津有味的,他看着里面活泼灵动的小孩的画面觉得挺新奇的。 “第一集,苏东坡应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这千古绝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留给我们重要宝藏,他的诗词和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开头有声音报幕道。 画面则是一个白发老人负手而立的表情。 张媚知道第一集讲的是苏轼的故事。 苏轼这个人简直是太有传奇性了,有关他的传说那是多不胜数,光是东坡rou就已经让他流传千古。 这是一个神奇的人。 “那么有关他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别说小孩子了,就算是张媚这个大人也有看下去的冲动。 “放学喽,放学喽,终于可以家喽。” 苏轼和苏辙撒着小脚丫欢快的跑着。 “哈哈。” 张媚的儿子张涛笑了出来。 他觉得苏轼,苏辙两个人好可爱。 张媚也是会心一笑,没想道被称为大文豪的苏轼和苏辙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也讨厌上课吗?”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叫住他们。 “苏轼,苏辙今天的功课你们都记住了吗?” 先生问道。 “记住了,先生再见!”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说完就立即撒开脚丫子跑了。 “哈哈!” 张涛又笑了。 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踩着石阶登山,而这时候下起了雨,山顶上刚好有一个茅草屋,二人就在那躲雨。 “天气真美呀!” 苏辙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 “秋天的傍晚一场山雨空气好新鲜呀。” 苏轼感叹道。 “对,真舒服,真新鲜。” 苏辙附和道。 “我们只会说舒爽呀,新鲜呀,同样是感叹,你听人家王维是怎么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用了十个字就把人心里的感受说尽了,让人浮想联翩呀。” 苏轼道。 张媚看的一脸懵逼。 “小孩子都懂这么多吗?” 她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发现他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 “这倒是一个好现象。” 张媚心道。 “哎,我们怎么说不出这样的话。” 苏辙低着头感叹道。 张媚只想说你们年级这么小,懂得这么多,已经是非常非常牛逼了。 “还有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影月光,婆娑起舞,泉水像是会唱歌一样匆匆流过,本来静止的东西到了他那里就好像有了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本领呀!” 苏轼侃侃而谈道。 张媚。。。。。。。。 “熊孩子都这么厉害吗?” 苏辙叹气道:“哥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 “写诗必须肚子里有内容,就像是蚕吃饱了桑叶一样,满肚子都是丝,不吐便无法活下去。” 苏轼道。 张媚觉得苏轼说的好有道理。 “苏轼真的这么牛逼吗?” “年级这么轻,说的话比他们大人说的还有哲理。” “挺有意思的。” 。。。。。。。。。。 张媚觉得这中华勤学故事真的挺有意思的。 这时候苏辙道:“可是我不是蚕呀,我不会吐丝。” “哈哈!” 张媚只觉得苏辙好萌,她刚才一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苏轼和苏辙就像是小大人一般,这一刻她才觉得苏辙也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也有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面。 “咦,雨停了。” 苏轼道。 苏辙向天空看去,果然是一片晴朗,秋天的雨真是来的快,去的更快。 两人又是欢快的撒着脚丫向山下跑过去。 在跑动的过程中,苏轼对着苏辙道:“要想写诗,必须先学对子歌。” “我说一个字,你对一个字,我说一个词你对一个词,你敢吗?” 苏轼向苏辙发出挑衅。 苏辙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答应了。 “对就对,谁输了给赢的那个人当马骑。” 苏辙提出了赌注。 苏轼道:“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苏辙也附和道。 两个人看上去非常的兴致盎然。 “谁会赢呢?” 张媚在心里猜测着。 可以说中华勤学故事真的吸引到了她,现在她正在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观看着,两个人就在那边聊天边看,画面看上去非常的和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