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0章 第二集 (第1/2页)
苏轼和苏辙两人玩对子歌。 “春对夏!” “秋对东!” “晨钟对暮鼓!” 两人一个接着一个对着。 “过天星似箭。” 苏轼道。 苏辙被难住了。 苏轼笑道:“哈哈对不出了吧。” “这有点难度。” 苏辙道。 苏轼笑道:“这有什么难的?” “过天星似箭对吐魂月如弓。” 苏轼道。 苏辙不服气的道:“该我出题目了,你来对。” 苏轼显得非常的豪气:“你说吧。”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着。 最后苏辙想不出词了。 苏轼笑道:“哈哈,你没词了吧,你输了快趴下让我当马骑。” 张涛看的笑个不停,嘴里的零食都差点喷出来。 他对mama道:“mama对对子真有意思。” 张媚笑道:“头我给你买一本声律启蒙大全。” 张媚还真没有想道看一部动画片竟然能自己的儿子对对对子感兴趣。 “还真不错。” 苏辙自然不想给苏轼当马骑,一溜烟就跑个没影,苏轼那是想追都追不上。 “你耍赖!” “你才耍赖!” “你耍赖!” “你才耍赖!” “你耍赖!” “你才耍赖!” “是你!” “是你!” “是你,是你,就是你!” 两个人到家里还吵个不停。 苏洵对着二人道:“你们过来,你们哥弟二人一个叫苏轼,一个苏辙,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苏轼抢先答道:“mama生我的时候你准备出远门而准备车辆,你首扶着车轼想起祖先苏秦当年周游六国,游历天下,父亲对孩儿寄予厚望,所以给我取名为苏轼。” “原来苏轼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张媚觉得自己长见识了。 她又看了看正在津津有味观看电视剧的儿子,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记住了。 她觉得这样的动画片真好,不但有教育意义,而且还不是那种强制性教育,只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苏洵点点头。 “那么你为什么叫苏辙呀?” 苏洵看着苏辙道。 “前有车轼,后有车辙,父亲是让我凡事都跟着哥哥走。” 苏洵道:“辙离不开轼,轼离不开辙,你们互相帮助,用心读,齐头并进才对呀。” 有许多哥哥和弟弟看到苏洵的这句话都是齐齐的震动了,虽然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的朴素,但道理却足够的深刻。 苏轼和苏辙二人贴了一副对联。 苏洵走了出来看到了这幅对联都愣住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无语。 原来苏轼和苏辙也是熊孩子,也有这么调皮捣蛋的一幕呀。 苏洵就拿了一本给苏轼和苏辙道:“你们给我讲讲吧。” 苏辙摸摸自己的头:“这本我没读过。” 然后他将本递给苏轼。 苏轼接过之后也是挠头道:“这里面有一个字我不认识。” “你们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吗?” 苏轼和苏辙面面相觑。 “只怪天下的实在是太多了。” 苏洵负手而走。 苏轼立即爬上梯子在两边的对联上都加了两个字。 “苏辙你看这样一改你看如何?” 苏轼问苏辙道。 苏辙道:“我看只有这样了。” 苏洵也被他们吸引,调过头来看向那副对联。 “父亲我错了。” 苏轼对苏洵道。 苏洵则完全被那副改动的对联给吸引,他轻轻的念叨出声:“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 “只有发愤刻苦,将来才会成长国家的栋梁之才呀!” 苏洵看着这幅更改的对联老怀甚慰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嗯。” 苏轼和苏辙重重的点点头。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为苏轼,苏辙的才华暗惊,只是悄悄的改动了两个字,整幅对联的寓意便立即不一样了。 一转眼,苏轼和苏辙都长大了,都变成了翩翩美少年,最起码在动画中是这样的,在真实的历史中苏轼当然长得不帅,可是这里需要美化。 三苏泛舟而行,经过乐山大佛的时候苏轼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诗的意境我已经是全部能理解了。” 苏洵道:“这次你进京赶考的主考官乃是文坛宗师欧阳修。” “难道我们真的可以见到这位当代大儒了吗?” 苏轼的眼睛中有向往之色。 日升月落,三苏一起考试,主考官正是文坛大宗师欧阳修。 欧阳修的夫人推门而进,给他端了茶水:“老爷你整天拿着这篇文章不放手。” 静看发现欧阳修脸上已经有细密的汗珠,贤惠的她立即道:“啊,太热了吧,我去给你拿扇子。” “不必了。” 欧阳修摆手站起身来。 “这篇文章是来自一名叫苏轼的学子,我初看还以为是好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嫌我让他得了第二名,真是委屈了他。” 曾巩可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也写的非常的好。 “老爷,苏轼求见。” 仆人进来道。 “快请。” 欧阳修显得非常的激动。 “你的诗词写的非常好,有气魄,有境界,可是有些乱,不符合格律呀。” 欧阳修对苏轼道。 苏轼笑道:“学生以为学诗不可无仿,也不可死仿,其实诗情既来,思如泉涌,出口成章,如崔提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连李白都赞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诗词绝佳,全在诗意而不在格律呀!” 欧阳修听的那是连连赞叹。 欧阳修对苏轼道:“三十年之后时人不会再提老夫名声,世人都说我是天下奇才,可是我预言三十年之后文人议论的不再是我欧阳修而是你苏轼呀。” 欧阳修捋着自己灰白的胡须道。 “老师您过奖了!” 苏轼恭敬的道。 “果然三十年之后,苏轼在文坛上的名声超过了欧阳修,苏轼在文学史上以奇才著称。” 中华勤学故事第一集就这样结束了,许多孩子都是意犹未尽,虽然这部动画片不热血,没有打打杀杀,但是很耐看,看着苏轼,苏辙的成长历程也是感慨良多。 许多家长觉得中华勤学故事能够让孩子学到很多很多,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