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173章皇帝:救莺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皇帝:救莺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2) (第2/3页)

甚至联合太子、司马述陷害清的王介甫和赵廷宜都对清的书法赞不绝口,说明是打心底里敬佩他的字。

    他们不知道,清到洛阳之前,书法风格尚未成型,怎么看着都像是鸡趴字,到了洛阳,被玉梅强行督促练字,字体逐渐成型,到赵家庄园吟诗会时,已经隐隐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玉梅在书法上的造诣当然是发现了,但自己家的夫君,不能自己夸啊,何况他本来就在武功、诗词上屡屡有惊世绝俗的表现,再夸他书法好,那小辫子不翘到天上去了况且那么多女人上杆子倒贴,不能给她们太多机会嘛。

    而清历经白马寺之战、黑血之战、曲径关血战、黄鹤楼之战,无数次生死考验,对书法一项的领悟更为透彻,行笔运笔之间,除了飘逸洒脱之外,更多了一股杀气激荡的神韵,这种神韵,只有沙场舔血后,才能在无声无息激发出来,远不是赵铭科、王青栋这些柔弱书生所能写的出来的,他们也体会不到那种意境。

    “看来,我大汉帝国又多了一位书法宗师了。”司马述在一旁恭维道,心却莫名有些嫉妒,这天下的好事似乎都让那清占去了,小小年纪就拿了武状元,身边强者辈出,猛将如云,而且出口成章,就是将进酒、水调歌头、沁园春这样能传唱千古的佳句,书法上又独树一帜,假以时日,将来还了得这次如果能借他人之手将之除去,也算消除了一大隐患。

    “好了,咱们拭目以待吧。”皇帝何等英明,多少还是听出了司马述语气的酸味。

    随后,消息接踵而至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发出9道筷子令,调动的13名5级以上强者已经就位”

    皇帝:“不错,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太平公主发出4道筷子令,南大营、北大营、金吾卫已经展开行动,左羽林、右羽林一级战备,秦叔宝率左羽林第一师第一团,兵围桃园、孔府”

    皇帝:“好,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已经带300万两银票,赤手空拳,单人独骑出了南门”

    皇帝:“嗯,够胆识,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已经发出飞鸣嘀,命常羽春、多睿衮出西门增援”

    皇帝:“有点意思,再探再报”

    刘志哙:“报启禀皇上,清再次发出飞鸣嘀,命南大营第二师、所有5级以上强者向西面增援”

    皇帝:“差不多了,再探再报”

    “三位爱卿,你们说,今日清会把孔莺莺顺利救出来吗”皇帝笑问。

    “清得皇上隆恩,定会把莺莺救出来”司马述躬身道,心却嫉妒的要命,他一天都在皇宫,不知道皇帝给清和太平公主下旨的内容,但一定是赋予了清很大的权力,他不知道是谁暗绑架的孔莺莺,但在他的内心,巴不得清这次有去无回

    “希望清和莺莺能全身而退”朱元晦倒是真关心。

    “臣感觉,对方加害莺莺的可能性不大,倒是清自身”刘光仁有些担心道。

    正在这时,随着6声飞鸣嘀响,先是南城方向,接着是整个洛阳城,都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皇帝微微一笑,心有数,冲身边的高公公吩咐道:“你出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了””诺”高公公领命而去。

    “喝茶,喝茶”皇帝心情大好,抬手示意:“朕这龙井茶,可是清明节采的头茶,可惜放了近半年,不知味道如何啊”

    “好茶好茶”司马述面色微变,忙不迭赞道。此时他再傻也能猜到,清应该是没事了,而今日皇帝让他进宫饮茶,表面上是恩宠,不知是不是怀疑自己参与绑架了孔莺莺,有意无意把自己留在宫

    “难得皇上心情好,老臣敬皇上”朱元晦也放下一颗心,端起茶杯敬道。

    “皇上洪福齐天,大汉帝国人才辈出,老臣也敬皇上”刘光仁跟着举杯。

    过了一会儿,高公公一脸喜色进来禀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太平公主、清将军、孔莺莺求见”

    “好啊宣他们进来”皇帝红光满面吩咐道,一扫这段日子以来的颓势,似乎病都好了许多。”诺”高公公转身下去,不多时,将太平公主、清、孔莺莺引进来。

    “参见皇上”三人一齐跪倒施礼。

    “太平、清特向皇上复命”

    “民女莺莺谢皇上解救之恩”

    太平公主、清、孔莺莺拜道。

    “呵呵,都起来吧”皇帝虚手相搀,看看孔莺莺:“莺莺受惊了”

    “莺莺知道他定会全力营救,并没有害怕”孔莺莺娇羞道,语气却很坚决。

    “他不是全力营救,而是舍命相救啊”皇帝赞许看向清。

    “莺莺是清未过门的夫人,清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清振声说道。

    “好啊”皇帝感慨道:

    “你舍身营救莺莺,此乃有情,

    为孔府两肋插刀,此乃有义,

    单人独骑,勇闯虎xue,此乃有勇,

    9道筷子令,谋定后动,此乃有谋

    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我大汉幸事啊”

    “恭喜皇上啊”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都躬身道贺。

    “没皇上说的那般英雄”清老脸一红,嘿嘿笑道,“就是一个做男人的本份”

    “好一个做男人的本份”皇帝咀嚼着这句话,大声赞道:“若是我大汉帝国的男人,都象你这般堂堂正正,安守本份,何愁契丹不灭,九州不臣服”

    “皇上说得是”朱元晦、司马述、刘光仁、太平公主躬身应道。

    “朕连着两年,允了你两门亲事,你们小两口的事就自己商量着办吧,朕就不参合了”皇帝冲清和孔莺莺微微笑道,孔莺莺立时羞涩低下头去,皇帝这么说,就是不反对自己和清的婚事了,有时候,不反对,就是同意,而且是皇帝的金口玉言。

    “谢皇上”清赶紧拉着孔莺莺,喜滋滋磕头谢恩。

    太平公主在一旁低着头,立时变了颜色,没想到皇帝会再次过问清的婚事,心不是滋味,为何别的女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唯独自己却不敢奢望

    别人都没发现太平公主的异样,唯有一个人发现了,那就是太平公主的二爷爷刘光仁。哎苦命的太平啊,他心暗叹。

    “起来吧”皇帝满意点点头,想起刚才朱元晦等几位重臣提到清书法方面的造诣,不由言道:“今日难得高兴,清就留一篇书法再走吧。”

    “这”清站起身形,有些迟疑瞅瞅爷爷朱元晦,不知道皇帝老爷子怎么突然想起让自己写字,不好意思挠挠头:“就我那鸡趴字,还是别在几位行家面前献丑了。”他哪能不知道,朱元晦、王介甫、赵廷宜可是当代书法大家,就是皇帝本身的书法造诣也非同一般,自己那字以前被玉梅批的一不值,哪好意思拿出手

    咦刚刚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