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阴平之战 (第2/4页)
不但要让老百姓们都能够呆在城里,而且还要让他们能够对自己这个城池的防御进行协助。不得不说,如果这个吴宣换到革命战争年代,应该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他十分适合做政委的工作,这满城的老百姓,被他这一张嘴几句鼓动之下就都变成了坚决要与城池共存亡,要与大魔头曹cāo)血战到底的血男儿!不光是那些青壮年人,就连一些老弱妇孺都一脸亢奋的吵嚷着要和曹军决一死战。 在这种狂的绪下,平县的防守力量一下子就从原来的五百人激增到一万多人,当然,这一万多人中的职业军只有五百人,剩下的都是受到吴宣煽动而拿起武器来的平民百姓。人数增多,城中的武器可就不够用了,本来嘛,平县不过是个徐州的小县城,加上徐州承平久,所以在平县库房中的兵器,全都算上的话,也不过只能装备三千多人而已,这些兵器被分给了最为精壮的三千人,至于其他的兵马,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一些趁手的东西,比如木棒,铲子之类的充当武器,总好过赤手空拳不是! 与平县中的火朝天所不同的是,曹cāo)这个时候并没有把平县这个小小的县城放在眼里。也许就如后世所说,曹cāo)的确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军事家,不管在战略还是战术方面都有着十分出众的表现,但他的军事才能再出众,终究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人是有思想,有感的高级动物,但就是因为有思想,有感,人才有了弱点。曹cāo)现在的弱点就是因为仇恨而使得他变得有些急躁,而因为他自的军力十分强盛,所以曹cāo)并没有将平县放在眼中。 当然,曹cāo)并不是连徐州都没有放在眼里,陶谦虽然在带兵方面没有多大的本事,可他在徐州经营多年,手下也可称得上是兵多将广,曹cāo)的部队是客场作战,人数上也不见得比徐州方面多多少,所以曹,轻敌会导致失败,这种简单的道理,具有名将之才的曹cāo)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但是,不轻视徐州不代表曹cāo)不轻视平县。平县算什么,芝麻大点的小县城而已,曹cāo)手下的报系统虽然比不上益州那么发达,但一般的探子探马还是很多的,他早就已经知道。在平县只有徐州的五百官军驻守,五百人马,在手握十数万兵马的曹cāo)眼中,和蝼蚁无异。当然,曹cāo)也有考虑过平县就的征兵的可能,但问题是。那些仓促间被召集起来的老百姓。能够有多少的战斗力?曹cāo)的军队可是经百战的精兵,岂是乌合之众的民兵能够对抗的! 不过这次曹cāo)的第一脚算是提到了一块儿不大不小的铁板上!曹军先锋大将夏侯,那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素来以勇猛著称,他带着五万先锋大军气势汹汹的想着徐州腹的猛扑而来,平县是通往徐州治所必经之路上的第一座县城,但夏侯丝毫没有把它放在心里,一座小小的县城而已。还不是手到擒来!夏侯甚至认为自己大军一到,这平小县肯定说不定就会当即开城投降的!曹cāo)在兴师之前,曾经说过,要把整个徐州的人都杀戮干净,但夏侯可不认为曹cāo)真的想要这么做。如果把徐州的人都杀没了,那提供兵员还有粮草?!像那种狠话在很大的程度上算是一种威胁而已,谁也不可能对这样的话太过较真,夏侯已经在心中打定主意,只要这个县城的人识时务,一看到自己大军的烟尘便马上献城投降的话,那自己就可以做主。放他们一条生路! 可夏侯万万没有想到,这平小县中的徐州军队,不但在看到他先锋大军旌旗的时候没有开门,就是等到他的大军屯兵城下。平也没有哪怕一丝一毫开城投降的打算。这让夏侯心中极为不舒服,但他的心中还是想到:看来徐州也不是没有有骨气。有血的人,主公的恐吓似乎并没有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 夏侯并不是一个嗜杀的将领,虽然在他的手上已经沾满了许多人的鲜血,但杀人是一回事,喜欢杀人又是另外一回事,夏侯不喜欢杀人,尤其是那些平民百姓,所以在大军屯扎完毕之后,他并没有马上率众攻城,而是派了一个传令兵,带着令旗跑到平城下去喊话,本来夏侯想让那个传令兵喊得话,大体意思是只要你们这些人能够开城投降,那么本将军可以保你们不死!人都是怕死的,所以夏侯相信,只要这话传到城中,城里的那些军民百姓们肯定会马上丧失斗志,乖乖的向自己投降的,毕竟现在自己这边占据着但很可惜,夏侯的想法很好,而且他的这个想法如果能够付诸实施的话,说不定平城的士气真的会被他给瓦解掉,乱世的老百姓所想的只是能够活下来而已,至于说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却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不管统治者换成了谁,老百姓都一样要缴纳高额的税款,还要忍受繁重的徭役压迫,所以,如果曹cāo)并不想要他们的命的话,平城的百姓是不介意让自己的这个城池改姓曹的。 吴宣很会琢磨人的心思,曹军的那个传令兵刚刚来到城边,他就已经大致的猜到了夏侯想要干什么,他也清楚,平的百姓只是暂时被自己鼓动起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现让他们丧失斗志的事,吴宣是徐州的军人,军人和百姓们不同的的方就是军人要对自己所效忠的势力绝对忠诚。老百姓可以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归属,但军人不可以。吴宣从曹豹那里得到的军令是严守平门户,所以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个命令。 夏侯想要瓦解平城中的军心、民心,吴宣当然不能让他如愿,所以那个传令兵来到城边,刚刚张开嘴,还没有说出一句话,就被吴宣一箭中咽喉,双目圆睁得掉落马下,大概他在临死之前还在想:“不是两军相争,不斩来都没有说啊!”这个小兵的不甘,吴宣自然是不屑于去理会了,两军交战,哪有不死人的!看着自己边的人向自己投来的惊讶的目光,吴宣解释道:“曹cāo)为人狡诈,两军交战之时,不派兵攻城,反而遣人来叫喊,这其中必有谋,如今是我等生死关头。容不得有一丝大意,现在就当作拿这个曹兵来祭旗好了!” 人都已经被他给死了,他边的那些手下还有民兵还能再说什么呢?反正刚才那个传令兵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所以平城的百姓们并不知道自己本来还有机会留得一条命的,可惜,这个机会已经随着吴宣的一箭出而付诸流水。如果说夏侯刚到城下的时候的反应是惊讶的话。那么他现在的反应无疑就是愤怒了。自己好心好意的派出使者。想要留下这满城百姓的命,可换来的竟然是对方悍然杀使者的行为,夏侯就是再不喜欢杀人,也忍不住火气上涌,眼中更是杀气凛然,既然这些人这么不识抬举,夏侯也不再客气,令旗一挥。曹军终于开始攻城 平县中的武器虽然不多,但作为守城利器的弓箭数目却不少,这倒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奇怪的,徐州派往这一带的兵马从一开始打得就是坚守城池的主意,既然要坚守城的物品,那当然是不会少带了。到底带了多少弓箭,具体的数目吴宣也不是十分的清楚,但至少在五万支以上,不过能够在城头上进行弓箭击的人却只有一千人,弓箭不是刀枪,只要是个人。就算胡乱挥舞一通,在人群中也能砍中一两个,一个能够中敌人的弓箭手,是要经过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