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第2/2页)

物质,战争进入了残酷的

    。双方损失最大的还是数骑兵部队。远东军的第配属的数千蒙古骑兵,既要不断地游击俄军侧翼,又要应付凶悍的哥萨克骑兵,还要保护后勤运输,实在是极为辛苦。幸好对面的哥萨克骑兵在上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实力削弱了很多,不然的话远东军就有的苦头受了。

    时间进入九月,战场又有了新的变化。眼看冬季将要来临俄军主力全部压到了塔河一线,他们在等待时间。只要冬季到来,鄂毕湾一结冰,大批量的俄军就可以绕道冰面从右翼侧击塔河一线,而正面的俄军也不用再依靠木筏来运送兵力了,他们同样可以直接沿冰冻的河面向东岸进攻。

    那样的话,兵力占优的俄军即便无法击溃远东军,但也能迫使远东军后撤。这一撤,就要撤到叶尼塞河东岸了!

    对手的变化瞒不住杨垒敏锐的观察,这是一次己军的危机但同样也是一次破敌的良机。俄军主力都已经到了塔河西岸,后方留守必然空虚,如此就给了一个空子让杨垒钻。

    同样是着手于鄂毕湾,杨垒抽出了两个整编团,三千人。每名战士除了背负五天的口粮外,剩下的就是大量的纸弹,他们乘木筏、独舟从塔河西面的喀拉海西去,绕过俄军布防的鄂毕湾,在亚马尔半岛登陆,然后大军一路南下席卷了兵力空虚的鄂毕河西岸。虽然没能消灭多少俄军,却是几乎毁灭了俄军整个后防区,无数的军火物质被摧毁,大批量的粮食被焚烧殆尽,还有一座座被付之一炬的城堡。甚至,还有越过鄂毕河在乌瓦罗夫反应过来之前,一路击破了十多个物质转运站,缴获的物质同样被毁坏一空。

    鄂毕河东岸,叶尼塞河西岸,两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一直是中俄两军交战的主要战场,原本生活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和大量的哥萨克人都已经撤到了鄂毕河西岸。如今后防区的海量物质被付之一炬,自然要影响到前线俄军的作战,特别是那些哥萨克人,在得知后放被袭击之后,几乎想马上就撤回去。

    俄军总指挥乌瓦罗夫上将总算还有一些威信和明智,他知道俄军如果马上就撤回去极可能要遭受到重大损失。远东军只要用骑兵部队不停的袭扰俄军本部,步兵主力进逼俄军后卫,延缓俄军的撤退速度,只要等到俄军少量的物质储备消耗一空之后,那剩下的就是一场大屠杀。当然了,如果他们的运气好,哥萨克骑兵有能力抵挡对手骑兵部队的袭扰的话,俄军还是有可能安全回到鄂毕河东岸的。但即使那样,他们还要必须面对远东军偏师的阻截,若是消耗太多的时间,其结果还是一样的悲惨。

    但是若是反过来呢?远东军团兵力本就不占优,如今又抽去了一部分部队,塔河东岸的力量更是削弱。若是在此时倾尽俄军主力,全力进攻塔河东岸,若是能够击破远东军,那岂不是……

    这当然是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的,如果进攻失败的话,塔河东岸的三万多俄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乌瓦罗夫上将选择了后者。

    从九月十日开始,六千哥萨克骑兵疯了似的缠绕着万余中华骑兵部队,余下的俄军三万步兵则是不顾一切的投入到了塔河的剿杀战当中。

    这场血战从九月十日一直持续到二十日,整整十一天的搏杀,俄军死伤万余却最终还是没能越过塔河。弹药断绝的俄军趁着还有几天的粮食,赶紧撤出了塔河。

    杨垒没有指挥步兵马上反击,而是让士气大振的骑兵部队沿途sao扰,他怕这次撤退是俄军玩的鬼把戏,两天后得到确切消息的杨垒率领六个还算整齐的步兵营开始了反击,沿途一直追到了苏尔古特。

    乌瓦罗夫带领三千俄军死守苏尔古特,剩下的俄军则在四千多舍去了火枪之后的哥萨克骑兵的保护下向西突围。

    苏尔古特守了两天,第一天时俄军就已经打光了子弹,在乌瓦罗夫的严令之下他们又死撑了一上午,第二天下午两千六百名俄军缴枪投降。乌瓦罗夫带着自己的卫队为沙俄奋战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一战最后生还的俄军步兵只有万余人,哥萨克骑兵也剩下了三千,实力大损的他们索性推入了乌拉尔山脉。这也意味着沙俄势力全部退出了西伯利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