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第1/2页)

    武十五年,六月底。

    沙俄拒绝谈判的消息传回北京,而且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向西西伯利亚增派了一万近卫军和七个步兵营。隔了没几天的功夫,俄军进攻小玉兹的消息也通过电报传到了京城。

    说真的梁明感觉很愕然,他想不明白亚历山大一世为什么要拒绝和谈。和谈的条件并不苛刻,至少在他看来是中华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让步。

    在西伯利亚,两国已叶尼塞河为界限。中华让出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以此来换取帝国西北的平静,沙俄必须无限期的停止对以至于让三帐哈萨克的进攻。

    这个条件已经很有优越了,让出去西西伯利亚平原一半的土地,这可在拿刀子割梁明的心头rou。如此一来,貌似辽阔无垠的西伯利亚虽然被中华帝国撷取了大半,但真正的精华地段却依旧保留在沙俄手中。以现在的条件,能派上用场的只有叶尼塞河东岸的狭长平原地带。

    让沙俄停止对哈萨克的侵扰,虽然这样一来无是破灭了俄罗斯帝国南下印度洋的豪情,但是现实就是要去面对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失去了太平洋沿岸,东方帝国已经露出了爪牙,那么嘴边的食物自然要纳入他的势力范围。弱rou强食,残酷的森林法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的政治博弈。

    亚历山大一世的拒绝让梁明困惑不已,他为什么回去拒绝?亚历山大一世有什么可以凭借的?使他有如此大的信心去赢得这一场同中华帝国之间的战争。难道仅仅是因为两处战场都距离俄罗斯本土近?是他们一百多年来精心经营地所在?

    亚历山大一世很年轻,今年不过才三十岁,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帝王血气旺盛的时候。在一些中华人,甚至是不少官员看来,这个远方偏僻小国国王之所以选择战争,应该是爱面子的缘故。

    可同西方人打多了交道的人都不这么认为,西方人不是不要面子,但是同利益相比,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后者。

    梁明一丁点的心思都没放在这方面,既然沙俄选择了战争,那中华帝国就必须奉陪到底。他下了四个命令,第一,下令外蒙古总督刘晓~,征召更夫,以三倍地后勤运输量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质;第二,责令远东军团各部储存弹药物质,在冬季来临之前打一场大规模反攻;第三,命令新疆总督傅乾提取火枪五千支,大炮一百门,配给相应弹药,支援于三帐哈萨克;第四,驻疆国防军第十一军团及其附属一级备战。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地拒绝令梁明极其地不高兴。这不能不让他回忆起前世地种种因果。只要对中国地近现代史稍加了解地人。对于祖国北方地强邻。心中无不充满了恨意。中华在那位北方邻居手中吃了太多地苦头。可以说这两国之间地因果之重仅次于中国同日本之间地。

    既然你要打。那咱们就好好地打一上场!

    好在上半年地税款大半数都已经到账。国库之中资金倒也不紧张。而且梁明还也特意从内之中拨出了一百万金元。专门用在对俄作战上。如此一来。西北用兵地款项就早早地凑了出来。让财政部心下暗暗欣喜地是。如果一切顺利。单凭那从内帑拨调出地一百万金元就足以支付此次战争地费用了。

    物质调配。大军备战。这一切都自有官员去做。梁明虽然不是甩手掌柜。却也不用去cao太多地心。趁着里外皆忙地时候。他着人找出了军情局欧洲署最新送达京城地一批情报。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去年下半年地。但还是让他早出了一点头绪。再于今年春季地情报相应征。梁明隐约间感觉到了亚历山大一世地底气所在。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月份。西伯利亚地反击战已经快要结束了。因为漫长、酷寒地冬季已经来临了。

    这一次反击战远东军干地非常漂亮。干净利落地击溃了西伯利亚俄军地主力。擒杀了其中地大部。如今远东军已经进至鄂毕河西岸。可以说只要杨垒愿意。大军完全可以打到乌拉尔山。

    俄军在得到一万名精锐近卫军的支援后,实力复起,依仗着优势兵力再次杀了出来。远东军放弃了平坦开阔的普尔河流域,将主力集结在了其后易守难攻的塔河一线。在杨垒的指挥下,远东军依靠着坚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击,很快稳定了塔河战线。

    之后的一个月,两军拼人力、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