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二章 异宝显雾灵 (第1/2页)
雾灵山位于北京东北方,二百余里处。乃是满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从顺治二年封禁,至今已有140个年头了。 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佛寺古迹点缀其间,风景人文浑然一体。这里山峦重叠,曲流溪涧,烟雾浩渺,如塑似画。置身其中,只让人好似登九天仙境一般。 此地一年四季风景各不相同,更稀奇的是此处时有灵光乍现,在满清之前就已是名扬天下的佛家圣地。然而满清入关之后,奇峰秀岭,纵横交错,风景异常丽的雾灵山被顺治大笔一画,封禁圈闭至此消失在了百姓的视野之中。 孙汝奎等敢死队员多是南方人,少数几个也不过是苏北、山东的,那里见过如此胜景。冬天的雾灵山,银装素裹,玉树冰花,茫茫林海一派北国风光,苍松翠柏雪中刚劲挺拔,幽韵清冷,更显出雾灵山凛然飘逸的冷峻神态。 然而雾灵山的景色再是美妙对他们的任务却是没有丝毫的帮助,你总不能奢求在这寒冬时节乾隆老头子会猛然兴起冒着天大的风险来到这雾灵山登山赏境不是?毕竟这雾灵山距离古北口只有七十余里。 雾灵山,青龙岭。 “他娘的,冻死老子了。”一个个头不高的战士钻进了洞中,身上裹着厚厚的皮衣,却依旧冻得瑟瑟发抖。 溶洞口不大,里面的面积却不小。孙汝奎和四个敢死队员正围着一堆火烤暖,见这战士当即笑道:“麻伢子。外面有变化没?” “没”,黄麻挤进了火堆,忙褪去手上的皮套子,两只冻得泛青地手几乎伸进了火焰之中,狠狠地搓揉了起来。“天空蓝的比印度的蓝宝石都漂亮,一点下大雪的迹象都没。” 他旁边的一个战士站了起来,“我去接哨。”说话间羊皮袄外又套了一件白色披风,把一个小小的皮囊塞进了怀中,最后掂起勺子从火堆上挂着的,已经滚的喈喈嗒嗒的锅中舀起了半勺浓汤。吹了吹也不嫌烫直接喝了下去。随手把勺子撩进了汤锅。“孙队,走了。” 随后的半个时辰内,陆陆续续又回来了四个冻得索索嗒嗒地战士。取而代之地是原先在洞中的孙汝奎四人。隐藏在雾灵山上的敢死队员一共只有十人,余下地四十人则在副队长张广房的带领下徘徊在雾灵山下的三色木桩之间,同护卫“后龙”的清兵兜起了圈陵,这包括后龙区的保护,后龙地边界标志主要是木桩和界石。其中木桩分为红、白、青三种,红桩为内界,白桩为外界。青桩在白桩10华里之外,每青桩上写“后龙风水重地”。规定“凡木桩以内,军民人等不准越入设窑烧炭。各宜凛遵。如敢故违,严拿从重治罪”。定雾灵山为官山。清王朝为了加强雾灵山的保护,专设墙子路和曹家路二兵营重兵守护后龙一带安全。) 上山地第五天一早。刺骨地寒冷将孙汝奎从睡梦中拉了出来。入耳是呼啸地风声。雾灵山是燕山山脉地主峰。有两三千米高。按照气温变化对算。山顶地气温要比山下低上十五度。特别是夜间。绝对地滴水成冰。冷到了骨子里。 对于这次行动梁明给与了极大地关注。但渴望孙汝奎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是梁明也不会白白地让自己手下地精锐被寒冷折磨。在敢死队出发前就命令了下去。夜间不准守夜。一律退入山洞。 孙汝奎睁开了双眼。发现天色还是一片昏暗。但直觉告诉他这种昏暗并不是夜晚地那种昏暗。匆匆地穿上棉衣。走出洞外。入目是一大片雪白。天空密布地乌云好像也被冻住了似地。停在天上一动不动。鹅毛般地大雪纷纷扰扰地往下落。却好像天上有一位仙女正不停地往下洒着白色地花瓣。一阵寒风呼啸卷来。带起一阵碎雪。孙汝奎瞬时间只觉得地鼻子和脸颊都失去了知觉。 打了个寒颤。孙汝奎连忙缩进帐内。用手搓揉着冻僵地脸颊。呵呵。终于来了。等这场大雪他们都等六天了。 “弟兄们。该干活了。”此时心中充满了兴奋地孙汝奎冻得青白地脸上带满了笑意。但是却显得是如此地狰狞。 雾灵山下。龙潭。 “张队,张队”,一个值哨的队员推行了张广房,“变天了,变天了,这都下雪 缩窝在帐篷中的张广房闻言刷的一下蹦了起来,“真的?下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