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_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一章 敢死先锋 (第1/2页)

    在藁城迫降了马世保部之后,士气高昂的傅力部直扑邯郸而来,先后在邢台、临关大破胡睿部,并于邯郸彻底解决了对战了半年有余的直隶总督刘峨。三战共歼灭清军一万七千余人,俘虏总督刘峨、大名府总兵胡睿以下一万两千余人。和再次成功逃脱,但他仅剩的两千骑兵却生生折损了一半。

    邯郸一带中华军本就不打算御守,打扫干净后傅力让参谋长朱培震带着两千多仆从军押解着俘虏北返,自己带着中华军和骑兵群拉着六十门大炮一路横行径取冀州而来。结果在巨鹿同得知消息后回援的豫军乐亮部、皖军尤政航部相遇,两军自然是大打出手。

    中华军战斗力虽然强悍,但人数太少,而且缺少了忠勇军、仆从军的配合后,傅力也不敢让中华军太过突进,深怕自己手中的这点部队陷入了白刃战。四下sao扰自然是骑兵拿手好戏,但在中华军中骑兵要比步兵还要珍贵,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那个指挥官也不会命令他们硬冲严阵以待的步兵集群。而且缺少了大批的仆从军、忠勇军之后,傅力还要考虑炮群的安全,要分出一个团的骑兵拱护后阵。

    是以双方在巨鹿西南的滏阳河流域缠绕了一阵子,中华军在火力上虽然占据了绝对上风,炮步结合,步步紧逼。但因为地形原因,携带大量火炮的中华军行动缓慢,且此地河道纵横很不适合大规模骑兵群游击滞敌,清军依靠兵力优势也保持着相当强的反击力量。是以两万余清军退进了巨鹿城。

    消息不畅通地乐亮、尤政航并不知道藁城马世保的下场,出于自身身份考虑于第二日放出了巨鹿城一万多居民,随后就面临了中华军的“焚城”威胁,后悔不已的二人却对中华军采用了拖延战术,等到了天黑,两部清军两万余人从西门齐齐杀出。并借助地道、壕沟等辅助工事攻势极猛烈。

    傅力对这一现象早有防备,但是中华军人马太少了,为了避免自己的较大伤亡,四面包围巨鹿的中华军并没有太表现的太强硬。两千多步兵纷纷撤退至炮群周遍驻守,仅用骑兵跟随袭扰。又纠缠了两天直到广宗了。见从山东临清来的清兵援军已经赶到。骑兵部队这才撤回。由章台进至南宫,汇合夏雄飞所部后,中华军实力大涨。指挥权也归属到了夏雄飞。

    夏雄飞一路打下来,虽然威风八面,势不可挡却没摸到过大鱼,如今大军在手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修正五日后,冒着淋淋小雪中华军再次兵临德州。高爆弹、毒弹、甚至是火弹。夏雄飞把傅力带来的存活一股脑的泄在了德州城。好在城中百姓极少,这才没造成太大地误伤。待中华军撤回之后,原本山东重镇地德州城已经是墙倒屋塌、半个城市化作了一片废墟。

    真的很出乎梁明的预料。冬季地战事进行的竟是前所未有的顺畅,整场战役中华军东西两路兵马仅付出了两千人的伤亡。却先后歼灭了白泽军八千人,豫军吴元庆部五千人。晋军马世保部两万人、冀军胡睿部万余人,刘峨义勇五千人。豫军乐亮部两千余人,皖军尤政航部千人,鲁军德州守军万余人,笼统的一算竟然达到了六万余。着实让梁明笑开了怀!

    解决了南直隶地清军主力,梁明算是松了半口气,接下来似乎就该是北边的了。算一算时间,那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做了一个月了,是动手地时候了。不过比起南边的大军席卷,北边地似乎称不上是“战事”二字,而且,能不能成功他心里真的是没一点儿把握。

    古北口。

    古北口,在北京东北部,位居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素有“京师锁钥”之称,是万里长城上著名地关塞之一。这里地处燕山深处,距京城二百余里,再往北,便是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和蒙古高原。

    潮河自关外奔流而来。由于激流深切在蟠龙、卧虎两山之间形成一个狭窄地隘口。这个谷地迅速向南呈喇叭状展开。形成一片大平原。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要地一个。自古即为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交通要冲之一。

    口内。一座民居。

    飘飘地小雪伴着寒风。稀疏地往下落。落到地面。还不等人们看清它地样子。它已融入了那片白色世界之中。整整一天一夜地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老天爷似乎想一口吞掉这座屹立不倒地战略关卡。不过现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