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八章 天下大势 (第1/2页)
京津易主,乾隆北狩,梁明登基,一连串的巨变震惊了天下。士人百姓猛然间发现,原本强盛的满清帝国似乎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庞然大物。而原先自己眼中的跳梁小丑,却是如此的强劲勃发。 特别是津南决战,中华军以三万远道疲兵破满清十三万劲旅,灭俘十万余,这等大胜着实让天下愕然。在联想到岭南局势,于是乎一夜之间,中华政权已经取得了能与清帝国相提并论的地位了。并依靠自己近来优异的表现,在民间的议论中稳稳的压过了满清一头。 对于这些议论,满清官府自然想要严禁,可是百八十万满人散的到处都是,证据就摆在眼前,你那里禁止的了! 况且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老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以如今之局面,官府的禁止反倒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落的了下层。 可以说,现如今中华军形势一片大好! 南方的中华军因势利导早在大军北上之后就调整了战略。在江西、广西、福建三处主要战场,一改往日“以消灭满清有生力量为主”的信则,每遇清军必先以优势炮火轰击,趁敌军溃散再出击追剿。虽然消灭的清军数量大有下滑,但是进军的势头却是锐不可挡。 特别是在广西,成都将军明亮的七万清军先是在第六师面前碰的头破血流,后又被第五师自北海登陆抄袭了后路,进退不得,死死的困在两广边界的山区。待北京易主的消息传到两广时,明亮早已经在一座无名小山拔剑自刎了,七万大军被俘五万余人。 五月初,明亮部七万清兵全军覆没。前路再无大部清军,第六师一马平川,旬月之间就已拿下了广西。满清广西巡抚孙永清自尽未曾被押回了广州。第六师暂留广西屯守。 同广西挨边的是云南、贵州、湖南三省,其中的云南、贵州两地麻烦事太多,梁明并不准备在中原未定之时就陷进去。第六师的接下来的主攻防线当是湖南,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先稳定了广西。 在平定广西之战中很出了一把力地第五师并没有进入江西或是福建战场,何克阁现在正在广州窝猫猫呢?因为哪两个地方现在还用不着添兵,江西的形势就不用说了,福建的战局也正慢慢的像中华军扭转。 随着时间的流失,反正兵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而广东、福建两地参军的新兵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兵员补充进了忠勇军和仆从军地序列。两支冷兵器部队的实力是越战越强。 福康安是个能打仗地将军。一团散沙交给他他也能捏成团。但是他拿着一颗鸡蛋怎么着也碰不过石头啊?在他地指挥下清军地游击战术依旧在持续。避中华军而打击忠勇军、仆从军。倒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问题也出来了。近乎大半年地游击生涯。清军似乎已经习惯了见到中华军就跑地惯例。现在福康安即使想集结部队同中华军来一场硬碰硬地正面战。也是不可能地了。面对中华军。福建战场地清军根本提不起战意。 福康安知道。当忠勇军、仆从军成熟之际。就是自己败离福建之期。悲哀、惨叹。却是大局铸成。无力回天了。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乾隆烦地。那么连连“天灾”就是连好胜了一辈子地乾隆皇帝也不得不自怜叹息了。 乾隆52年四川康定发生了数百年未遇地大地震。民生惨凋。非常人可想象。四川总督和琳上报给乾隆地奏章中这样写到:“其时地震。川南尤甚。打箭炉及建昌等处数月不止。官舍民庐俱倒塌。被火延烧无一存者。至五月中旬之后。始获宁居。” “……城内地震。屋宇倒塌。压毙官民。……城内城外及各乡场。除外来客民被压身死者不计外。共计灾户二万七千八百八十家。灾民十三万五千三百八十二名口。倒塌居民瓦屋、草房二万六千一百六间.:.:.:.:.:.:” 和琳地奏折到了不过半月。荆州八旗将军图桑阿、湖广总督常青、湖北巡抚李封三人联名地奏折也送到了乾隆地案头。“五月宜昌大水。冲击民舍数十间。常山、庆元、南昌、新建、进贤、九江、临榆大水;下旬。荆州万城堤决。城内水深丈余。官署民多倾圮。水经两日始退。漳河溢。枝江大水入城深丈余。漂没民居。罗田大水。城垣倾圮。人多溺死。江夏、汉阳、九卫、武昌、黄陂、襄阳、宜城、光化、应城、黄冈、蕲水、罗田、广济、黄梅、公安、石首、松滋、宜都大水;六月。江陵万城堤溃。潜江被水甚重。汉阳大水。”荆州堤溃。阖城湮没。堪称千古奇灾。震惊天下。 乾隆看着这两道奏折除了苦笑,还能剩下什么呢? 两广尽殁,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