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集_诗经里的假大空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诗经里的假大空 1 (第2/2页)

定位的传统,否则让这些个记载浮在空中,太不合适了嘛。至于定位准确与否,则往往马马虎虎啦,不予深究啦,先定了再说啦。对这两首诗的时间定位,也未脱如此做派。有关这两首诗,学界或者认为其有事实可考。如金启华先生在《诗经译注》里,将《泮水》所述解释为僖十三年、十六年之事。而将《閟宫》所述定性为僖四年随齐伐楚的事。不清楚这些解释是否有代表性,据菜九对学界的粗略认识,一般来说,这种观点很可能是有共识性的。但学界的这种界定能否站得住脚,不妨让我们顺着时间先后来考察一下,鲁僖公或者鲁国究竟干过些什么。

    鲁僖公所处的时代,即齐桓公时代。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保证了华夏族没有沦为夷族奴仆,功莫大焉,就这样也没有在《诗经》里占有一行之地。占了《诗经》颂部四分之一以上篇幅的这个鲁僖公,其功劳应该大大地超过齐桓公,不然的话,是说不通的。

    然而考之于史,僖四年的随齐伐楚,实属于不了了之的事,双方基本上没进入交战状态,既然没有交战,就不可能有什么斩获。但因其过程的不凡内涵,即使没有《鲁颂》,也还是会被历史记住的。这一年,齐桓公率鲁、陈等八国诸侯先伐蔡,打败蔡国后,八国联军进而伐楚。为什么八国联军要伐楚呢?原来楚的扩张势头太猛,周边国家吃不消了。以齐为首的八国联军,想让楚长长记性。楚王知道齐桓公带兵侵入,就派使者向八国联军的首脑齐桓公打招呼: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八竿子打不着嘛!没想到,你老人家带着八国联军进入我的地盘,不知有何指教?而齐桓公并没有胜楚的把握,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些不相干的话,诸如你们已有很长时间没向周王室进贡筛酒用的茅草啦,周昭王南巡没能活着回去是不是你们捣鬼的啊?昭王南巡不返的事,老天爷也说不清楚(可参见菜九所作《西周楚国初封及迁移原因解》),而那些个茅草又岂是可以摆到台面上来的事?楚国的使者也不含糊,他说茅草的事情好说,我们马上就可以恢复进贡;昭王的事,也只有天晓得了。对阵双方都没有把握打赢,于是乎,侵略与反侵略都未能进行到底,只能不了了之。仔细盘算一下,表面上楚国在此事中跌了点软,其实八国联军大张旗鼓而来,两手空空而回,楚国毫发无损就化解了危机,应该是赢家。因此,这档子事肯定不值得赋诗一首。

    僖十三年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左传》记曰:“夏,会于咸,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原来是淮夷给杞国制造了麻烦,齐、鲁、宋、陈、卫、郑、许、曹,正好又是八国,会于咸,是不是会合之后,八国联军就去与淮夷开战啊?根本没有开战,只是在第二年,为饱受淮夷之苦的杞国搞了个防御性的工程——城缘陵。淮夷病杞,诸侯迁杞,应该理解为原先淮夷所侵之地或者未能夺回,或者夺回后仍担心淮夷来犯,只好迁走。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明淮夷并未受到重创。在鲁僖公的历史中,这也是与所谓的淮夷最有关系的这一事件,还是什么事也没做成,更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业绩。于是,此年的事情也没有大肆歌颂的价值。

    而僖十六年如何呢?又是齐、鲁、宋、陈、卫、郑、许、曹、邢各国会于淮。干什么呢?《左传》僖十六年记的很清: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不果城而还。还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也没有。

    实际上,无论是僖四年也罢,僖十三年也罢,僖十六年也罢,这些事件的主使者均为齐桓公,鲁国或者说鲁僖公不过是加盟追随者,即使这些事件中真有什么斩获,轮到鲁国的受益又能有多少呢?何况其中根本没有任何斩获的痕迹。

    经过考证,我们可以初步认定,鲁僖公的与淮夷战胜的记载,得不到历史事实的支持。那么这些个颂歌又是如何来的呢?难道是古人拿我们开心,搞了个无中生有。中国确实有无中生有的传统,很擅长把根本没影子的事说得有声有色。而鲁国的事还不能轻易将其归为一点找不到影子的事。尽管鲁与淮夷之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功,但紧接着僖十六年,即僖十七年,即发生了鲁灭项事件。年代与事实的相近,使得菜九以为,这个鲁灭项之事,应该是紧接僖十六年诸侯之师会于淮而来,并且被移花接木地转换成灭淮夷之功。两首鲁颂的创作,应该是以此事为契机而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