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先帝正统犹在。 (第2/2页)
大多是他的宾客。 ——逮江充、苏文的是太子宾客,杀韩说的是太子宾客,持节入宫的是太子宾客…… ——相较张贺这些家吏,那些太子宾客才是真正的将卫太子放在效忠的首位。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那些人没有出仕朝廷,他们在乎的只有卫太子! ——当年,太子宾客尽在诛杀之列,能逃脱的……都不是普通人! ——那些人会看着卫太子一系沉沦? ——只要想想始元五年的假太子案就知道了! ——会一心只视卫太子为先帝正统的只有那些人! ——而那些人能让张贺说出这样的话……总不能是空口瞎说吧? 张安世很想知道,那些人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然而,张贺没有回答。 半晌,张安世抬眼看向兄长,却发现兄长分明是一脸的惊讶,不由也是一怔,随即苦笑。 “大兄……” ——张贺居然诈他! 张贺也笑,有些欣慰,却也有些酸楚。 “其言于我之时,我犹不信……”张贺低声道,随即便是一阵咳嗽,久久难止,最后,更是连眼泪都流了下来。 ——先帝正统一直在卫太子! ——这样说辞,他如何不愿信? ——可是…… ——他如何敢信?! 张贺很确定,先帝对太子没有任何不满,更没有废立之心,但是,说太子死后,先帝仍然没有另立太子的心思…… ——谁敢信? 反正,张贺是不信的! ——确立储君干系着帝统传承,是大汉第一要事!
——当初,孝文皇帝十月见高庙,正月,有司即请早建太子。 ——“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对于任何人来说,尊奉宗庙都是为人后裔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尊宗庙,根本就谈不上“孝”。 ——早日确立太子,也就是早日确定宗庙传承,以安先人。 ——这么重要的事情,先帝会因为丧子之痛就置之不理? 张贺不相信,也不敢相信,可是,那个人言之凿凿,甚至直言:“霍子孟定然亦知此事!”实在是由不得张贺不动摇。 动摇了,张贺便不能不去求证了。 ——直接问霍光? 张贺不认为自己能让霍光直言相答。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随便告诉别人呢? ——别说不算亲近的人,就算是亲近之人,也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更何况,霍光本来就是谨慎的性子…… 张贺只能迂回着试探。 ——其实,从为刘病已娶妇开始,他已经在试探了! …… 霍光的反应也让张贺又笃定了几分。 ——霍光并没有反对刘病已娶妇,只是限定了刘病已之妇的条件。 ——不要出身贵重的女子…… ——为何不要? …… 不必多想,张贺也能联想到刘据无妃的事上…… ——妻子的身份贵重不免让人忽视其本人…… ——就如先帝,明明是孝景皇帝的嫡子,只是因为陈后是大长公主之女,便总有些人认为,孝景皇帝因为陈后才立先帝为储的! ——更有甚者,居然认为四岁时,便与长兄受封皇太子同时而受封诸侯王的先帝,不得孝景皇帝的喜欢…… …… ——再想想张安世一直以来的反应…… 张贺觉得,那个人所言……可能的确……是事实…… ——先帝究竟是什么想法? ——太zigong的人自然不能确定,可是,天子近臣呢? ——霍光、张安世,甚至韩增等人呢? 张贺无法直接试霍光等人,张安世却是现成的! …… “大兄……可满意?”张安世无奈之极。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张贺会与卫太子的旧人有什么联系,更没有想到,那些流落江湖的太子旧人居然只凭那些流入民间的事情,就能推断到这种程度。 ——他该说“佩服”吗? 张贺轻笑着点头,虽然仍然咳嗽,脸上却没有太痛苦的神色。 张安世无奈摇头,随即却问:“兄之言仍告于大将军?” 张贺正色点头:“自然!” 张安世不禁有些不解:“为何?” ——彼此心照不宣就够了……不是吗? 张贺闭上眼,轻声道:“霍子孟须知此事。” 张安世一怔,随即皱眉:“彼等欲有所为?” ——难道那样还想谋拥立之功不成? 张贺轻笑,好一会儿,才勉强压下咳意,轻声道:“我不知……然,其早有所为……”说着,便对张安世挑了挑眉。 张安世无言以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