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梅蕊嫣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2/2页)

    殿外是无穷无尽的黑暗,连草原上晴朗的月光也无法冲散这浓重而又哀伤的悲怆。朱柏望着张瑾的遗体低低道:“弟妹从来都是淡泊宁远、举止端方的气度,便如她的字一般,放眼整个宗室王亲,也无几人能与之相较的。”

    朱权没有泪,他只是呆呆地望着张瑾。这首词,还是早年间她随他刚到大宁就藩时,为打消父皇顾虑,除醉心琴艺之外,日日与府中娇妻美妾耳鬓厮磨,风花雪月给他人看,才与她写下的,不意她竟这般牢牢地记在了心上。她向来清冷而自知,从来都很清楚他未将她放到过心里,也未曾表露出过一点对他的期待,就这样安静地于这府中一隅。

    可她临去的那一晚,掌心中唯一不肯放下的,却是这首词了。纵然她知晓他为何会写下这首词;纵然她最终选择了离他而去;纵然她选择不再苦苦纠缠。是了,她那样玲珑心的女子又怎么会察觉不到他此次回府后的不同呢?她已经在他身边默默注视了他这些年了。

    朱柏拍拍他的肩膀:“十七弟,斯人已逝,节哀顺变,弟妹在天之灵一定希望你保重自身!”

    再度开口朱权声似清绝似梦呓:“终于都走干净了,走干净了,也好!”

    天边冷月似弯刀,勾出寒冰般冻人的杀意!

    自朱允炆那夜见过阿蕊后,乾清宫日日人声鼎沸,物议如潮。

    茉莉花混合了薄荷叶,馨香中略带点苦的气味在炎炎夏日里送来些许聊胜于无的清凉,朱允炆与日前亲下圣谕准予可参议北平事宜、一向靠笔杆子说话的文臣们日日紧密密鼓地商讨对策。

    “燕王之前一直安分守己,从无半分疑点,微臣认为不若派人前往,以探虚实。”

    “此等事情,古往今来,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微臣认为应即刻派人将燕王缉拿回京受审。”

    “为防宁王拥兵自重,微臣认为须立即削其护卫,以防生变。”

    “此言甚是,若宁王与燕王沆瀣一气,后果不堪设想。”

    ……

    蝉鸣的呱噪声也不及这些人的话语来得喧闹嘈杂,朱允炆却十分耐心地颔首道:“众位卿家皆言之有理!”继而唤道,“昌盛,将备好的绿豆汤呈上给众卿家的去去暑。方大人年岁大了经不得太凉的吃食,他那一碗少放些冰。”言语间体恤人臣之心溢于言表,令得众人个个面上心里心悦诚服。昌盛忙领命而去!

    方孝孺忙下跪谢恩,被朱允炆一把拦住道:“先生不必如此,天气这般炎热,朕还将先生日日拘在宫里,心中委实过意不去。大家都辛苦了!”

    黄子澄和齐泰慌忙领着众人跪下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皇上此言叫臣等如何自处!”

    朱允炆举手示意众人免礼间仁德之风尽现:“诸位快快请起!”

    一众人等谢恩起身后,黄观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依微臣愚见,不若请燕王和宁王进京共度中秋佳节,将二人一并羁拿扣押,以绝后患!”

    朱允炆暗道:果然是愚见,若这般容易,也就不是燕王和宁王了。面上却沉吟道:“黄卿家言之有理!”

    于是其他人等纷纷附和,夸赞黄观高见。

    朱允炆默默半晌后道:“众位皆为天子门生,朕有众位爱卿相助,当真是如虎添翼!”

    一众人等再度众口一词:“皇上当真是一代仁主贤君,国之大德,民之大幸,四海莫不來夷!”

    重檐上的琉璃瓦被日色曝晒得隐隐有分离崩析的光芒,朱允炆将心中的沉重,多年来一直隐藏在双眸间的寒凉登时掠上几分,令得这些一向惯会察言观色的文臣们瞬间有些噤若寒蝉,无言的沉默旋即令殿中的气氛变得压抑。

    然而只那一瞬间,朱允炆便察觉到了,昌盛呈了绿豆汤上来,他立时回过神来,立时换过一副仁贤做派叫众人只觉得方才皇上脸上那般阴鸷的神情不过是连日来疲惫的错觉。如此用过绿豆汤,除黄子澄和齐泰,众人先行散去,昌盛亦被屏退。

    注

    1:随身灯又名长命灯或引婚灯,点在死者脚旁直到下葬为止。迷信说法是可助赴阴间照明。

    2:浣花笺又名薛涛笺,唐代名笺纸。

    3:改自王世贞之《解语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