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涟漪_一百多年来,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作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多年来,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作品 (第3/4页)

为重大的成就”

    53、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54、1961年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55、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56、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57、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58、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史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59、1966年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

    获奖理由:“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60、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

    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61、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62、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63、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64、1970年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65、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66、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67、1973年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68、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

    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69、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70、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71、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索尔·贝娄(1915~)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72、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73、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74、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腊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75、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诗人。

    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76、1981年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英国德语作家。

    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77、1982年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78、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

    获奖理由:“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79、1984年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80、1985年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获诺贝尔文学奖。克洛德·西蒙(1913)法国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81、1986年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沃莱·索因卡(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