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这你也信? (第3/3页)
职……卑职就没有想这么多。”
“代为保管?”李泰的语调高了几分,“他的话也能信?” “可……” “还说不要腐蚀本王的心智,是不是本王还要客客气气地谢谢他!” “县侯也说了魏王殿下大可不必言谢!” “……” 李泰痛苦地抓着头,愤恨地跺着脚,再看空空荡荡的院子,“姓张的!你个天杀的!” 秋日的黄昏有些凉,李泰坐在地上悲伤地流下眼泪,“为何!为何呀!” 侍卫鼓起勇气,躬身道:“可惜卑职没有库房的钥匙,但只要魏王殿下一声令下,卑职就去砸了库房把东西都拿出来。” “不必了。” 李泰无力地摆手,“就这样吧。” 侍卫眨了眨眼,还是退后一步行礼道:“喏。” 张阳赶着马车正在回家的路上,从骊山的村口出来的官道上,就有一间屋子正在建造。 程处默带着人正在修建,张阳注意到了同样在忙碌的那一家三口,有个姑娘与他有说有笑的。 张阳心中踏实了许多,收回目光多了几分无奈,该死的青春。 “夫君。” “嗯。” “你说我们家也算是自立山门了,还有丽质与小武,弟弟meimei做弟子,我们要不要建设一个山门?” 张阳坐在车辕上,“有道是越神秘越好,有我们的知识传播的地方就是山门,并不用具体的一个地方,具体的一间屋子。” “有我们知识传播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山门。”李玥手拿书卷问道:“这算是我们山门规矩吗?” “算是吧。” “确实多了几分神秘,让人看不透骊山的虚实。” 夫妻俩回到家中,小清清已经可以勉强走路,两条小腿笨重,时不时还要婶婶在一旁扶着。 这个小丫头倒是很倔强,她正努力地揪着小熊的耳朵。 这头熊任由眼前的小主人欺凌,只是趴在地上。 小武收拾着晾晒的衣裳,“师父,老师回来啦!” 家里有了孩子之后,婶婶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很不错。 张阳喝着茶水,“魏王殿下行个冠礼能有这么多好东西,要不都卖了吧。” “那也要青雀自己答应,改天夫君与他商量。” 李玥抱着孩子将这些事情都抛在了脑后。 张阳犯愁着,“他多半不会答应的,可这么多东西堆积库房也占空间,果然还是要转手卖了才好。” 此刻的河西走廊,从长安出发,狄知逊一家来这里半月有余了。 河西走廊有四郡五县,倒是这里没有关中说得这般荒凉。 在这里置办了一个宅院就算是外交院的驻地了,往后还有不少外交院的官吏,来往关中会路过河西走廊。 狄仁杰帮着父亲讲着一些奏章递上,“父亲,这是各郡各县送来的奏报。” 自前隋大乱,中原失去了河西走廊。 而大唐立国之后,平定内乱还要抵御北方,对河西走廊又放任了几年。 这里久疏于治理,看着这些凌乱的奏报,狄知逊也是愁眉不展。 放下奏章,他执笔而起,写下一卷书信确认了一番又道:“来人!” 护卫跟随而来的外交院人手匆匆走入,“在。” 狄知逊递上奏报,“将这份奏章送入长安城,交给许侍郎。” “喏!” 要主持开办互市,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而且互市的开办还要地方郡县的稳定治理才行。 狄知逊走出门,走上破败又矮小的黄土城墙,从这里向西看远处是正在修建的嘉峪关,声势浩大,人手众多。 往东看去是一片片破落的房屋,山谷间还有河流,马匹与羊群都在河边游荡。 见狄仁杰也跟了上来,狄知逊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道:“正如来时查阅典籍时所料,河西走廊并不是一片荒凉,只要好好治理一样会成为一片富庶之地的。” 还只有六岁的狄仁杰刚换了牙,他指着远处道:“过了祁连山便是荒凉的戈壁,要说治理也只有这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