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晋国风云_第43节 修杞城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修杞城墙 (第2/2页)

   齐国之所以主动朝见晋国,那是齐国此时也被晋国真正感动了,认为晋国这样做终于象个诸侯联盟盟主的样子,齐国应该表示足够的尊重。

    还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齐国国君齐景公虽然贵为国君,但仍旧是很年轻,国政大权被崔杼、庆封两位权臣把控。

    那其他几个小国呢?大家都感召于晋国的德行。毕竟,能够达成世界和平,这确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些国家来朝见晋国,许多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可以说,赵武所推动的这次弭兵会盟,使晋国霸业达到了一个高峰。

    各国国君朝见晋平公,赵武站立一旁,非常感慨。从此以后,诸侯相安无事,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

    但是,正如世界和平了,各国内部的矛盾就激发了一样,赵武执政下的晋国,也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

    对赵武来讲,晋国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摊上了一个令他很无奈的国君。

    比如这一次,晋平公居然命令各国诸侯出钱出力,帮助杞国修筑城墙。

    晋平公之所以要帮助杞国,那是因为晋平公的母亲悼姒是杞国人。杞国与鲁国是有矛盾的,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弭兵会盟,杞国是没有参会的。

    既然你没有参会,那根据规定,我鲁国是可以出兵教训你杞国的。

    鲁国却忘了,杞国有一个很强大的外孙,那便是晋国国君晋平公。杞国人被鲁国人欺负了,便跑到晋国去告状。

    但晋平公又能怎么办呢?毕竟鲁国不但是晋国的盟国,还是弭兵会盟中的签约国,所以晋平公根本不可能组织联合国军去讨伐鲁国。

    那怎么办?在面对母亲悼姒的哭诉这样的强大压力下,晋平公终于灵机一动,对杞国人道:“不要慌,寡人发动诸侯给你们修筑城墙吧,将城墙修高修固了,那就不要怕鲁国人了。”

    公元前544年,晋平公不顾赵武的反对,号令诸侯,命令智盈牵头,由大夫女齐具体负责组织诸侯为杞国修城。

    在晋国的要求下,齐国、宋国、鲁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滕国、薛国、小邾国等十个诸侯出钱出力,组成了庞大的跨国建筑施工队,赴杞国修筑城墙。

    这是国际主义么?不,这事令各国诸侯意见纷纷。

    再怎么说,你杞国与鲁国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你晋国怎么不出面调解,却搞了一次摊派!

    列国诸侯连自家的城墙都来不及修,结果大家却都要为你一个小小的杞国来修城。

    晋平公才不管各诸侯国怎么想的,他最大的爱好之一便是修城建房,自己在晋国便修筑了大量的宫殿楼台,耗费了大量财力。

    看在你晋国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份上,齐国、鲁国、郑国等国在表示抗议最终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忍气吞声,出力为杞国修城。

    这里最不情愿的当然是鲁国了。本来便是鲁国与杞国的历史矛盾问题,现在被你杞国打了小报告后变成了列国诸侯的国际义务,让那么多的诸侯受到牵累。

    鲁国人一边修城,一边牢sao怨言不断,结果这些牢sao怨言被杞国人听到了。

    杞国人自恃有晋国撑腰,再次向晋国打了小报告:“晋侯,鲁国意见老大了。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那说不定日后鲁国人又来侵略我们杞国啊。”

    晋平公无奈,只好下令,让在札国具体负责城墙建设的晋国中军司马女齐主持召开协调会,鲁国与杞国订立盟约,约定双方今后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鲁国人拿着这盟约副本回到国内,鲁国国君鲁襄公黑着脸,一把扔进火里!

    你杞国人也太不是东西了,好吧,先让你得意,以后有机会,我大鲁国不把你教训得北斗转南,咱就不姓姬姓丫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