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策论三条难倒众生 君臣十人自在朝会 (第2/2页)
在大明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迟迟迎不回太上皇,所有人都会认为是皇帝故意做手脚。 所以朱祁钰也放弃了原来的计划,选择了放任自流,任王骥自由发挥、自行其是。 不论出现何种结果,朱祁钰都打算选择默默接受。 第二,京城百姓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从一年前,绝大部分都心向太上皇,到现在,已经有大概一两成的百姓,开始转而支持皇帝。 还有两三成的百姓,已经开始摇摆不定。 朱祁钰除了保卫京师的功绩外,各种善政也是层出不穷。 比如免京师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免修皇陵。 比如废除抢百姓钱的大明宝钞,发行成色质地优异的景泰通宝。 比如修建北京外城,改善京城百姓的居住条件。 比如以工代赈,只要参与修建外城,皇帝便大手笔地发放景泰通宝。不论老弱妇孺,只要去干活就有份。 再比如裁撤京军,减轻漕运负担。 一系列善政实施下来,百姓的生活是越过越滋润,越过越有盼头。 总结一句话,百姓是会变心的。
第三,对于上皇回京之后,两位皇帝的共存问题。百姓们还是偏向于生活和礼仪上善待太上皇,但是政事上,太上皇不宜过多干预。 就算是在民间,也没有人提出什么子退位、上皇复辟这种方案。 老百姓也不傻,都知道当今子一旦退位,其全家必然活不长久。 尤其是有郕王一家的死作为前车之鉴。子若是退了位,下场参考郕王朱见济就对了。 有了胡皇后嗣子身份的加持,朱祁钰也得到了不少的同情分。京城百姓可不想看到胡皇后再度绝后绝嗣。 虽皇帝的过继来得过于突兀,朝野上下一时之间适应不了。但是你暂时不承认皇帝是宣宗嫡子,可以。你不承认皇帝是胡皇后嗣子,则完全没有道理。 总之,朱祁钰这位看上去荒诞不经的景泰皇帝,已经初步赢得了民心。 朱祁钰本人,现在倒并没有过于关注嫡庶之争。接下来的计划,朱祁钰决定要使出捂了好久的王牌,对山西进行最后一轮敲骨吸髓的压榨了。 然后便是向辽东出手,干掉辽藩,清扫建奴,控制东北的山珍贸易。从而让奴儿干都司就地取材,自给自足,长久而稳定地扎根于东北。 另外还有整编重组山东的备倭军,清理黄河水患。向西经营内外河套和河西走廊。 与此同时,还得催着南京京营整编,五年之后去尝试收复交趾。 哎呀,越想越头疼。 想做个文治武功兼备的皇帝,真是累人。 虽然朱祁钰看上去一直在玩,但心着实是一点没少cao。 不知道别人理不理解朱祁钰,反正周忱作为工部尚书,却是越来越欣赏皇帝了。 周忱对皇帝的认可程度,几乎快追上王文了。 因为以前的工部尚书,为了要点工钱,还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现在则完全不同,工部光铸钱一项,就称得上是日进斗金。 而工部宝源局最大的金主,正是眼前的景泰皇帝。 以前的皇帝,缺什么用什么,都是直接从朝廷要,从朝廷拿。 但是朱祁钰则不同,这位荒唐皇帝,拿真的金子,去兑换工部铸造的景泰通宝。 而且整个西郊的一府三宫修下来,朱祁钰拿出了整整二十万两黄金,去兑换景泰通宝,然后给参与建设的所有人发工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