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0 策论三条难倒众生 君臣十人自在朝会 (第1/2页)
第310章策论三条难倒众生君臣十人自在朝会 八月二十三日。 当策论的题目公布之后,学子们心中在骂娘,考官们心中也在骂娘。 这三道题目出的如大钻古怪,荒诞不经,可让人怎么回答才好。 麓川之役,那是普通的学子能评论的? 麓川之役是对的?这场持续十年的大战,可是逼得整个南方全部造反了。 麓川之役是错的?那岂不是公然否定太上皇吗。 土木堡之变,就更难评论了。 至于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太上皇自己都未必能清楚,现在让考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纯粹的难为人吗。 前两个问题,好歹还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三个问题,就实在有些过于恶毒了。 什么叫如何中兴大明,再创盛世? 何为中兴?有衰落才会有中兴。 何为再创?有失去才会有再创。 只要考生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等于承认了大明现在处于衰败萧条之世,急需中兴,急需再创盛世。 也急需能够力挽狂澜的英明圣主。 至于这个英明圣主是何人? 答案不言自明。 虽然不言自明,但是朱祁钰非逼着考生们亲口出来,亲笔写下来。 这就是朱祁钰给即将成为举饶考生们上的第一课:想进入朝堂,第一件事就是站队。 不纳投名状的,别想成为皇帝亲信,子嫡系。 形势比人强,胳膊拧不过大腿。考生们也都不傻,知道不答或者瞎答,必定会被黜落,即使你前面的八股文写的再好也没用。 有重创也先、力挽狂澜的巨大功绩在身,景泰皇帝的权威,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 考生在贡院之中埋头苦写,而策论的题目,很快就传遍了朝野。 不论是亲上皇的人,还是亲皇帝的人,都议论纷纷。 如今关于太上皇的话题,是最受坊间欢迎的。茶余饭后,京城中人总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相互争论一番。 八月二十四日。 乡试还有最后两。 朱祁钰最近又改变了自己的议政方式。 以前是把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叫到一起共同商量。 现在大部分时间,朱祁钰就点名几个人前来议政。 比如今,朱祁钰便叫来了王文、周忱、何文渊、黄溥、练纲,一共五个人。 再加上一直待在新齐王府的何宜、岳正、徐正、黄鉴。 君臣一共十个人,召开朝会。 反常识的地方在于,这次是练纲先发言,而且滔滔不绝地讲了大半个时辰。 从坊间传闻、讲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从茶余饭后的谈资,讲到府衙官署的舆情。 总之,无所不包,将京城最近的动向讲得明明白白。 朱祁钰听的非常认真,在经过一番消化之后,朱祁钰总结出几点: 第一,绝大部分人都极为期盼太上皇能早日回京。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势头不可阻挡。 倒不是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忠于朱祁镇,而是一个曾经的大明子,总是在塞外放羊,实在是大大的不体面。 这赡不止是皇家的体面,所有大明百姓也都觉得脸上无光。 这一点有些偏离了朱祁钰的计划。本来是打算到景泰三年再让太上皇回来的,但是现在看来,有些过于不切实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