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守岁之夜 (第1/2页)
将军府的晨昏在太子的心里成了一幅幅值得眷恋的画,一日日画一般美好的心境里,太子已成少年。 而上天最为善待了清央。 清央成了时光中的美人,她的容颜让太子失了心魄。 而她的棋她的琴她的画她的书法她的茶艺,都在师父的倾心传授及她异常的天赋里,日臻上乘之境。 秦非煜对她的宠爱则是所有弟子中独一无二的。 “清央,给师父看看你这几天临摹的字。”清央临摹的是师父自成一家的字体,秦体。 清央跑回房,踮起脚,把悬挂的字画取下,抱到师父面前,摊开。 秦非煜一字一字地看着。 “这个字收束太急,失去了前半部分的饱满,整体看就无韵味。来,师父教你。” 清央握着笔,坐在书桌旁。秦非煜弯着腰,手轻握着清央的手,带着清央在宣纸上运笔走势,极慢的运笔,极慢的走势,伴着温热的呼吸。 师父的手隔着薄薄的茧传着一层温暖,清央有些紧张,脸呈现一片绯红。 清央想侧过头,不曾想额头触及了师父的鼻尖,清央更慌了神,一失神,一滴墨汁滴在宣纸上,极好看的一个“卿”字旁,晕染开一团墨香。 清央的心,也懵懵懂懂晕染开一团云霞。 这一年清央十二岁。 太子师承秦非煜五年,秦将军上朝时,隔段时间都会与皇上细说太子在将军府的一切。 这一日,秦非煜像往常一样来到翔和殿,言及太子近况。 “辛苦了秦将军这五年对修儿的悉心栽培,朕觉得修儿磨灭了一些乖戾,文武之道虽不及将军府其他弟子,也是颇有成效,已十六岁的修儿更需在打理朝政方面加以磨练。而朕的身体秦将军是知道的,每况愈下药石无罔,朕想接太子回宫,秦将军觉得如何?” 久卧病榻上的皇上,脸色苍白,言语间都是对太子的牵挂与不放心。 “皇上所虑周全,太子颇有才略,再在朝堂上加以磨练,必定出色。” 秦非煜对这位皇上一直敬重有加,菀妃没有离世之前,他也是一位叱咤风云心系百姓的君王。 于是皇上派刘公公去将军府接太子回宫。 “太子殿下,皇上这些年甚为挂念殿下,现在派老奴来接殿下回宫。” “公公回去禀告父皇,就说本太子还想继续留在将军府。”太子直接拒绝,因为他不愿离开清央。 “太子殿下,皇上他——”吴公公欲言又止。 “本太子想回宫时自然会回去,无需公公如此啰嗦。”太子不耐烦地喝道。 吴公公不得已只能回去复命。 次日,苏太后亲临将军府。 “参见太后。”秦非煜及弟子迎接太后。 “皆免礼。”太后威严的声音。 清央忍不住抬头瞄了一下太后,南国后宫最为尊贵的女人,虽年近六十,面容却保养得极好,样子年轻,头戴步摇金钗,一身贵气。 “修儿,你已经长大,理应回宫处理朝堂政务。”太后对太子说话,语气带了一丝慈祥,不像传闻那般对太子苛刻无情。 “太后——” 太子小声喊了一句,然后走到太后身边,俯下身,在太后耳边低语了片刻。 从小到大,他从不叫太后一声“皇祖母”。 太后的目光移向清央,阅人无数的太后也愣了愣神,那确实是一个美得让人无法不沉迷的女孩,尤其那双眼睛,那周身气质。 可是想到因心爱的菀妃离世而越来越病重的皇上,想到陌上皇室的咒语,太后不想应允太子所求,菀妃也是这般好看的容颜。 太后朝太子摇了摇头。 太子的脸色沉了几分。 “太后,那修儿就呆在将军府,继续拜秦将军为师,直到太后和父皇答应了修儿所求为止。”太子面上呈现明显的不悦,退到清央身边。 “修儿不得胡闹,先回宫,和你父皇商量再做定夺。”太后的口气严厉了许多,眸子中盛着凌厉。 太子虽任性妄为,但对这位太后还是心存惧怕。 当即辞别师父,随太后走出将军府,一路频频回头望向清央,脸上是无限眷恋的神色。 回宫的路上,太子一言不发。 秦非煜与清央在对弈亭下棋。 一侍从来报:“将军,三皇子求见。” “三皇子?” “回将军,轩辕国三皇子。” 秦非煜手中的棋子略停顿了一下,这几年他倒是把轩辕质子宋文羽忘记了。 “传他进来。” “是。” 清央停了手中的棋子,问道:“师父,三皇子是六年前铅山之战战败后,来到金陵的吗?” “嗯,当年和谈,轩辕皇为了表示诚意,让三皇子以质子身份前来金陵,这几年倒也是相安无事。” “历朝历代,质子都是以一种约束的形式存在,确实减少了战争。师父要见三皇子,那清央先回蔷苑。” “不用,与师父一起见见这个三皇子,看他前来将军府意欲何为。” 说话间,三皇子已在侍从的带领下,来到了对弈亭。 一袭紫衣的三皇子,长相甚是妖娆,通身彰显着高贵,高贵中又透着阳光的气息,脸上始终不减笑意,给人很善意却又很疏离的感觉。 这样的三皇子,滞留金陵六年,难怪从无人为难他。 旁侧的侍女不离其左右,也是始终不减笑意。 “文羽见过将军。”三皇子语声恭敬,带着皇子与生俱来的气度。 “三皇子不必多礼,这是本将最小的弟子,丞相千金,卫清央。” “清央见过三皇子。”清央起身行礼,浅笑着。 宋文羽望着清央,那倾城的容颜,那双澄净含笑的眸子,让他失神了片刻,差点脱口而出“璇儿”,继而醒悟般道:“本皇子耳闻丞相千金才貌无双,今日一见,果真与传闻无二。” “三皇子谬赞了。” “并非谬赞,实则担得起。”三皇子笑得坦然,“秦将军,依两国当年约定,本皇子在金陵六年便可回国,下个月便是期满。文羽一直久闻将军大名,故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