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_第209章:不是因为你失德造成的灾异,你为什么要预警?(万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不是因为你失德造成的灾异,你为什么要预警?(万字大章) (第5/6页)

  哪家打仗,是靠着卖弄玄学?

    当你需要靠着这种手段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无力回天了。

    但经历了长沙郡百年难遇的大水,看着汉帝登基以来屡屡逆天改命的战绩。

    再怎么,都得信一下。

    而亲自体验过,差点把命丢水里的刘宾,更是直接改变了信念。

    还是信点儿好。

    “坏了。”

    石周曷阿虎想到这里,猛然有些后悔。

    武侯在川蜀的信仰,可不比荆州对关公的信仰要差啊!

    他之前把武侯祠给拆了,会不会出大事,再搞个什么武侯再世出来,直接降下天火??

    偏偏汉帝,还真就挺擅长火攻。

    石周曷阿虎猛地摇头,把脑中的杂念抛了出去。

    不行不行,咱一个东胡人的汗王,决计不能信你汉人的神神鬼鬼。

    饶是如此,石周曷阿虎也已是背后冒起了冷汗,实在坐不住,再次追问着刘宾,想要转移注意力:

    “那现在如何?纵然蝗灾是破局的关键,但咱们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

    刘宾思虑一二,侃侃而谈:

    “对内安抚士气,整顿军队,务必让将士们维持住士气,有与汉军一战的决心,同时也要照顾到民间的情绪。”

    “荆南大败的消息堵不住,倒不如直接传扬出去,就说石周曷聪一意孤行,致使我军大败。”

    “一人之过,好过万人之错。”

    “对外,则加强城防,调度各种守城器械,筹备粮秣,随时准备迎战汉军的进攻,虽说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也不能就这么将江陵、江夏二郡,直接让给了汉军。”

    “甚至还得奋力一搏,属下属意,让汗王嫡子,领兵五万,阻止汉军渡江。”

    石周曷阿虎犹豫了一下,对内给石周曷聪甩锅没什么,最多也就让他的名声受损,识人不明什么的,不过这种事儿好解决,杀就行了。

    但对外.

    他倒不是吝惜自己的嫡子。

    东胡人不讲究嫡不嫡,是个带把的玩意儿就成,死一个生十个。

    东胡人南下之后,能将八部部族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可全靠能生。

    只是五万可战之兵,着实让石周曷阿虎有些心疼。

    荆南大军溃败之后,石周曷部之中,可以调集起来的兵马,也就剩下七八万左右。

    如果再在荆北,为了阻拦汉军渡江,而丢下五万兵马,可就真的只能完全呈守势了!

    石周曷阿虎思虑再三,提议道:

    “不如调动川南的三万兵马,那韩起虽然声名不显,但据说行军布阵有模有样,若非大军,难以突破其防线。”

    “索性将威胁交州的兵马,调至荆北,反正川南那破地,汉军想攻也难。”

    刘宾却是连连摇头:

    “不妥,汉帝的用人手段,颇有高皇帝之风。”

    “便是那百战百败的李景绩,脑有反骨的侯君延,未虑胜先虑逃的马括,在荆南一役中,都有所发挥。”

    “如此看来,韩起能独当一面,自领一军,绝非什么庸才善类。”

    “川南的三万兵马不可轻动,我们要担心的并不是是否能够突破汉军的防线,威胁到交州,而是那韩起是否会突破我军阵线,进入川南!”

    石周曷阿虎呼出一口热气,虽然很不甘心,但不得不承认,当今汉帝,确实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明主。

    如此,他便也依了刘宾的计策,声音中透着坚定:

    “就这样吧,让阿邃领兵去江陵。”

    此时的石周曷阿虎,神情虽然依旧阴沉,但却眼神闪动。

    之前他一直在预测着汉军有多强大,无时无刻都在给与自己面压力。

    现在真真实实看清楚了,虽说确实很强,但总归有应对之策,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

    汝南。

    两位身着素衣的男子,远眺着宽广的山川美景。

    两人遥看远方,云淡风轻,远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满目皆是碧绿的树林,起伏的山峦,犹如一条条巨龙腾空。

    往下望去,是一片绵延不绝的田野,与小村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

    似乎有一条河流,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水流缓慢而清澈,给人一种宁静宜人的感觉。

    伴随着微风吹拂,耳畔边传来一阵树叶发出沙沙声。

    那年轻的男子,忽而发出一声感慨:

    “这般美景江山,却不是那些将百姓当做下等人的东胡,能够坐享的。”

    年长一些的男子,则是笑道:

    “种轩你在浦前部中身居高位,竟还会发出如此感慨。”

    被唤作种轩的男子,轻轻摇着头,道:

    “兄长,你我相交莫逆,那弟今日便直言了。”

    “种某祖父,自汉室南渡后,受累于我种氏族中老幼众多,无法南下,所以仕于东胡人。”

    “尽管如此,祖父也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兵刃,和东胡人决一死战。”

    “因而,我那祖父,常常带着我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就像今日和兄长这般模样。”

    年长男子忽然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以前一贯的思考方式:

    “种轩,你非常人。”

    “天子已经尽取荆南,王师相距汝南,并不远。”

    种轩微微一笑,道:

    “兄长也绝非常人。”

    “种某今日以真心相托,还望兄长告知身份。”

    年长男子睁开了眼,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思考方式了。

    因为他脚踏实地的,亲眼看过了世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