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镖局_去往南京转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去往南京转二 (第3/3页)

罢翻过砚台,果然看见篆字:“柯制”,金石味足。又拿着那两支鎏金的墨,在鼻子前使劲嗅着松香的味道,接着说:“这两方宋墨,产自黎阳屯溪,是那宋徽州宣和画院贡品的遗孑,四百年不裂不散,墨香似有似无,当世孤品。”

    任知府在这自赏自叹,汪十五和许世荫也不附和,两个行武,你和他们说歙砚徽墨,不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品不出滋味么?许世荫没忍住问:“大人,这砚和墨值不少银子吧?”

    任知府骂道:“俗气。”叹了口气,把砚台和墨装回黄花梨木套,又装进盒子。

    十五不解道:“大人,包好了直教我送便是,为何让我二人陋目观看。”

    任知府把盒子推到十五跟前,说道:“一是告知你这两件物得来十分不易,不是银子能办到的事,咳咳,你们也莫乱猜,我不是巧取豪夺,更不是贪来。二是再看一眼,此等神作,我们这些好文词雅画的,一世或许方见这一回。迫不得已,我才忍痛割舍递人。至于缘由,以后再说与你们听。这许家小儿郎对你推崇备至,他的武艺尚且能十人二十人敌,汪十五你更应在他之上,我这一世相人从不走眼,况且这砚台和墨绝不能出现在官面和行市上,更不能经官家和商贾之手,只有你这走江湖的来送最妥。我这一托可比千金还要重。”

    许世荫吐了吐舌头,心说我又没说你是抢来贪来的,急证甚。正经对任知府说:“大人放心,送不到或者走丢,我头你砍去,许家还陪你银两。我十五兄弟办事稳实,那是当年。。。”话没说完,任知府抢接着说:“那是当年胡部堂也首肯了的,是不?”

    许世荫吓了一跳,本想说那是当年军中有名的。汪十五坐着手暗握了拳,蓄势待发。

    “诧异什么?真当我只凭许家小儿一句话就敢托你么?”知府示意二人放松,接着说:“汪十五,我去翻本地军籍名册,才知道你是当年胡宗宪自招的亲兵,军功件件载明的,父母双亡,你舍了功名前程才回来守孝的。”

    汪十五笑回:“老大人心细如发,行事周到,我就该想到你不仅仅是因为世荫的话才让我送物件去南京的。”

    许世荫还是那副嘴脸:“老大人就是活诸葛,今日受教了,我们浅薄了。”

    任知府捋了捋长须:“汪十五,物到南京来回千里,你要多少酬银。我可先递你路费,送回后凭借回讫结清可行?”说罢掏出一封信放在盒上,又说了收货人在南京地址和姓名。

    汪十五摇头道:“分文不要,人到货到。”

    “哦?那你有事要我相帮?”知府何等清楚,官场委蛇多年,对于交换已成本能。

    汪十五把朱五妹的事说了,许世荫又补充了些。

    方知府半刻不语,在院中逡巡了两个来回,这才说:“案子我听说过,休宁报来时说已经通缉朱五,我只当平常争财命案。想不到有这么多关节,我问你们,既然知道那黄姓班主拐卖女童,为何不拿人来寻我,还能立功。”

    许世荫到了五妹正事,就十分肃然,朝知府行了半跪道:“老大人,查实又如何,那黄立已然说了那头交接之人,这事十五和我定要去了结的。那些女子救得了,送去哪安顿?何人会收留她们?大人博得官声,那些可怜人呢?还有,我家中上下已经认了朱五妹将做我妻,她若上堂,杀周保三之事怎能不罚?”

    十五接着说:“我认这烈女子做了亲meimei,焚表敬天的。我替大人送物去南京,就只想换她改籍换名,脱离过去。那日在县衙开脱了我程爹爹,我就晓得你是如海的气量,做事非是常人能测。今日不提,你也不点破曾查我军籍,更知你谋划不是我这两个粗人能窥的。”

    任知府叹了叹气:“你们可晓得,这私刑与本朝律法不合,更不谙我为官之道,那黄立本该领罪在那月城刑场内凌迟的,以彰我徽州府治下除恶务尽。不过,那朱五妹到是个烈女,要判也是为叔报仇,流徙而已。事已过,杀就杀了,世荫,过几日带那五妹来我这,我认她做义女,嫁你时从我这出门,给你许家再加一层保险。”

    许世荫和汪十五纳头就拜,许说:“老大人,我世荫的命是你的。”汪十五说:“老大人,我定不付所托。”知府让二人起来,又交代了些细节,便让二人带了包裹出府而回。

    “唉,你说五妹成了这老精怪的干女儿,我就是他的干女婿。你又是五妹的亲哥,那十五你是他的什子?这老精怪收买人心有一套哩。”许世荫不怀好意的说。

    汪十五抱着包裹,笑骂道:“各论各的,要不你把干儿子一齐兼了。”

    一日后。

    “哟,兄弟,要出远门啊,什么时候回来?这边有事放心,有许旗官和我们兄弟俩。”宋祖望看着汪十五牵了匹马,背了一个包裹,马鞍两侧的褡裢里里还零碎放了些东西。秀莲红着眼和十五并肩而行,后面是浪荡子许世荫拎着坛酒和五妹一齐。

    “要半月回来,你这几日去赌没?”十五问道。

    杨三省替宋祖望回话:“没有,我看着他哩。十五兄弟早去早回,回来我弟兄俩给你接风。”“好”十五答了,和秀莲,许世荫,朱五妹出了阳和门。

    三人送了几里,到了一处竹亭前。秋风萧瑟,黄叶在地,天上一行雁去。汪十五便不让再送了,拿起许世荫递过的酒,仰头喝了几口,一招手,便上了马往北而行。

    秀莲,许世荫,五妹站在亭里,看着十五骑马的背影,都有些感伤,秀莲已经更是泪雨婆娑。朱五妹唱起一段徽调,柔婉曲折,在秋色里漫开。

    “长亭送别亲兄南京去,想起心中事怎不叫人泪如雨。涉水登山路难行,风餐露饮寝难安,此一别迢迢千里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