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洪承畴的猜想  (第2/2页)
。    “根据线报,现在大清四周的兵马差不多已经都知晓了。辽东是卢象升的三十万辽东军,南面盖州复州等地,是孙传庭的亲军,朝鲜方向则是明朝的京营李国祯部,最东面是明朝的反贼高迎祥和李定国,北面是明朝的反将李过,这个咱们都知道了,但是还有两支人马现在却不知去向。”    洪承畴忧心的说道。    “啊~!”皇太极大吃一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看不见的敌人。这个皇太极也是明白的。    “哪两支人马?”皇太极对明朝的部队,最熟悉的就是辽东军了,可是洪承畴在明朝为官多年,东征西讨,对整个大明的军队都十分了解。    “主子爷,一是秦良玉的川军,该部有八万左右的兵力,战力极强,张献忠就是被他们所败的。    现在陕西的孙传庭已经到了盖州一带,那么秦良玉在哪里?之前有消息说她已经出川入陕,帮助孙传庭剿灭流贼李自成部。可现在李自成早已被剿灭,孙传庭都到了盖州,那么秦良玉去了哪里?咱们四周却没有他的踪迹,这一点十分可疑,那可是八万精兵,不得不防啊!”    洪承畴详细的分析道。    “那另外一支呢?”皇太极吓的一机灵,焦急的又问道。    “就是扬州的唐王军,这一支军队非常的低调,很少有人注意,但他确实是明朝神祖爷的嫡系,而且装备极强。”    洪承畴提醒道。    “这支军队有过耳闻。”皇太极悠悠的说道。。    “这支军队虽然没有打过什么打仗,但是他们的兵马,几乎都是神祖府从各个部队里面挑选出来的百战老兵,战力绝对不可小觑。上个月线报说,有一支人马从松江府登船出海了,老夫怀疑这支兵马就是唐王军。    目前能够用得上唐王军的地方,也就是辽东了,可是我们却没有探查到他们的任何蛛丝马迹,实在不得不让人生疑。”    洪承畴的提醒,让皇太极脊背都觉得发凉,明朝两支数万人的军队,居然凭空消失了?说不定他们就在某处暗中窥视,一旦时机成熟,便会狠狠的扑上来。    “他们在哪?”    皇太极脸色十分苍白,好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现在的皇太极,身体早已大不如前,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七年了,要在前世,这家伙都死了一年了。    皇太极在马上摇晃了几下,才稳住了身形,这才说道:    “洪师傅,那依你的判断,现在他们应该在哪里?”    “回陛下,奴才以为,秦良玉现在很有可能就在草原上某处,暗中盯着我们,不得不防啊!”    “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在这里?”皇太极不解的问道。    “他们或许不知道我们在这里,但是他们的路线一定是从草原上过来,打算攻打我大清的,而且他们行踪极为隐秘。”    洪承畴解释道。    “但是我们在这里已经十几天的时间了,而且已经拦截了数支蒙古军队,这么多的人马有去无回,蒙古人一定会警醒,一定会判断出是我们拦截了他们,没准他们就会跟秦良玉通风报信,奴才担心,下一仗,咱们遇上的,可能就不是蒙古人了,很有可能就是秦良玉的川军。”    洪承畴十分担心的说道。    “川军又怎么样?难道我八旗就怕了他们”皇太极身后,勒克德浑不服气的插话道。    勒克德浑现在才二十多岁,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长相虽然不咋滴,但是十分骁勇,一直跟在黄太极的身边,皇太极也十分器重,自己的卫队就由他亲自掌管。    洪承畴呵呵一笑,解释道:    “贝勒爷有所不知,秦良玉的川军跟其他的明军不一样,在明朝,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神祖爷最看重的两支军队,第一个就是川军,第二个是秦军。神祖可是许了秦良玉二十万的兵额,可见他对秦良玉的信任。”    洪承畴伸出一个手指头,说道:    “其二,川军还有很多的秘密装备,从不对外展示,这些就连奴才也知之甚少。奴才只是知道,这些火器,威力极大,比普通的红衣大炮要厉害的多。我们不得不防!”    洪承畴有伸出一根手指头。    “其三,川军善于山地作战,习惯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张献忠的几万大军,就是被秦良玉从襄阳的一个大迂回给包抄住,最后落得兵败自杀,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啊!”    洪承畴又伸出第三根手指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