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四十五章 洪承畴的猜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洪承畴的猜想 (第1/2页)

    卢象升拿着木棍儿在地图上比划,接着说道:

    “本督亲率二十万大军随后出发,你我之间以飞艇联络。实话告诉你们,本督到任辽东以来,已经接连两场大败。若此次再败,本督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只有以死谢罪。”

    卢象升神情严肃的说道。

    然后又对部下大将李重镇下令道:

    “李将军善于守城,锦州城就交给你了,这一次事态紧急,我们需要倾巢出动,给你留下的人马不是很多,最多给你留下两万,你要确保锦州不失。哪怕我们全都拼光,只要锦州还在手里,大明就还握有战略上的主动权。”

    “末将遵令!”李重镇接令道。

    第二天,卢象升就带领大军倾巢而出,越过大凌河,直逼沈阳城。

    就在卢象升出动大军威逼沈阳的时候,沈阳城里的皇太极也出发了,几乎征集了建虏全部的成年男子,倾巢而出,一路向北,直逼蒙古的科尔沁部。

    这一次,皇太极倾巢而出,也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明军善于攻城,而且又有众多火炮,担心沈阳会有危险,不但把还在沈阳城的几个皇族全部都带走,而且还带走了全部的家眷。一旦沈阳城不保,皇族的人也不至于落到明军的手里。

    这几乎就是举国逃难一般,数万的八旗大军带着比他们自身数量还要多的家眷,还有仆从军,总共近三十多万人马,还带着不少的金银细软,浩浩荡荡,向北蜿蜒而去。

    洪承畴骑在马上,看着这拖家带口的场景,失望的摇摇头。

    “主子爷,这样下去不行啊,速度太慢了,这些家眷和物资太拖累速度了,这样的话,明军迟早会追上我们的。”

    “先生言之有理,可这些东西,是我大清最后的家底儿了,总不能再丢下吧。”皇太极有些不舍。

    “主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洪承畴心急的劝道。

    “还有,将后宫和家眷最好安置在一处城中,不能跟大军一起行动。现在,我们正在跟明军抢时间,我们要迅速赶到草原边界,一是拦截返回的蒙古人,再者就是向西冲开明军的包围,速度慢了,可都来不及了。”

    “先生所言甚是,是朕失察了!”皇太极也不矫情,认错道。

    当下,皇太极下令,将所有的后宫和家眷都安置到老寨(赫图阿拉),大军轻装前进,直逼蒙古。

    由于马祥麟带兵向北出击广宁,已经吸引了阿济格的注意力,阿济格的一万八旗也已经向北一动。留在海城的阿巴泰,手里并没有太多的人马,只有三千出头,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明军。

    可是现在有个问题,皇太极对他已经不怎么信任了,因为他的儿子博洛被明军俘获,还被带到了北京,这让皇太极心中十分不快。更可气的是,这个博洛,居然还带回了明朝神仙的一封书信,是劝降阿巴泰的,虽然被抹的乱七八糟,但是大体的意思还是能看的明白。

    洪承畴虽然屡次为他开脱,这是明朝神仙的诡计,这事离间计,模仿的就是曹cao抹书间韩遂的故事,让自己千万不要上当。

    皇太极也答应了,表示还是像以前那样信任阿巴泰,可是心里总是有根刺儿,如鲠在喉,有意无意的也在削弱阿巴泰手里的兵马。

    曹变蛟心里非常着急,生怕自己慢了,再让洪承畴跑了。带着两万骑兵一路疾行。只要遇到建虏的人马,并不恋战,只是分出一部分缠住对方,大队人马速度不减,直驱沈阳。

    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建虏骑兵,主要是大部分的建虏兵力都被吸引到了四周。自己遇到的最大的一股建虏,就是阿巴泰的三千铁骑了,可是阿巴泰却犹豫不定,龟缩在海城,只是派出了一支数百人的一支队伍来拦截自己,这让曹变蛟有些摸不着头脑。

    曹变蛟不再想这些事情,还是留给大都督你,自己只要向前冲即可,争取早日冲到沈阳城。

    在科尔沁部东边附近的一片山谷里面,皇太极已经拦截了数支满载劫掠物资归来的蒙古骑兵,不但缴获了这些物资,就连这些人马,皇太极也吃的干干净净,没有给蒙古人放回去一个人。

    “主子爷,情况看来有些不对头。”洪承畴正皱着眉头跟皇太极说道。

    “哦??洪先生,哪里不对?”洪承畴以前在明朝的地位极高,皇太极一点儿都不敢轻视。以前有范文程,那也不过一个秀才而已,跟洪承畴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