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动力设计局  (第1/2页)
    李浩十分头疼的这个时代没有强大的动力,一切工程都要靠着人力畜力来完成,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就拿一个京张公路来说吧,炸掉一个山头儿很容易,可是要清理起来那可就费老劲了。炸掉一个山头儿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可是要清理完这些碎石,铺好道路,没有半月二十天的时间根本完不了。大山里面,人再多也施展不开,只能一点点的清理。    还有飞艇,现在也是人力驱动,四五个人跟登自行车一样,人累成了狗,飞艇也走不了多远,如果要逆风的话,不管你怎么使劲儿蹬螺旋桨,飞艇不但不往前走,而且还会跟着风往后退。    郑芝龙的两艘巨舰,光是船帆和桅杆就占去了老大一部分重量和空间。虽然也有一个螺旋桨的装置,但是那玩意儿跟没有差不多,无风的时候船帆使用不上,靠着蹬螺旋桨提供的动力,那速度跟蜗牛差不多。    现在的大明,急需一种新的动力装置,能够为各个工程和大型装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动力。所以动力设计局应运而生。    这个部门就设置在科学院里面,集合不少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各种学科的顶尖人才,还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工匠,专门来研究各种动力装置。    由于风力、畜力和水力等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明的需要,所以,李浩抛出了蒸汽机的概念和设计原理,然后伽利略带着一帮人开始搞。    宋应星也早已经被李浩找了过来,已经在科学院呆了两年的时间了。宋应星以前只是一个县令,李浩总觉得,让一个大科学家去当县令,那简直是暴殄天物,不可饶恕。于是很不客气的撸掉了他的乌纱帽,调到科学院作为伽利略的助手,担任技术总管。    宋应星还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气节,始终不愿意屈居一个蛮夷之下,让自己去做一个蛮夷的助手,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死活都不愿意去。直到伽利略展示了他自己制造的各种奇形怪状,而且有十分好用的工具之后,这家伙才算信服,看来蛮夷也有高人啊!    为了蒸汽机的研制,李浩又开始当起了老师,只要有空闲,就去科学院给动力局的这些人上课,讲解。到后来,与其说是上课,还不如说是共同探讨。因为李浩对于蒸汽机这玩意儿也是一知半解,只直到原理和一些基本的结构,涉及到再具体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了。    蒸汽机这玩意儿不是说画画图,讲讲课就能玩的出来的,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材料、结构这是最基本的,就拿气缸来说,气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这要经过详细的实验和计算,不是随随便便的整个铁桶子就能用的。    李浩不想一上来就着手制造,那样会走很多多额弯路,浪费时间、财力和精力。    先从理论上走通,然后再落实到图纸,最后才是制造,让理论来引导实践,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研发。    理论李浩已经讲了出来,就是依靠水蒸气提供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运转。至于图纸,李浩对图纸也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作图用的纸张都是专门制作的比较硬且不容易撕烂的纸张,纸张都裁成统一规格的大小,纸张的上端和左侧都已经画好了刻度,这样方便测量和画图。    对于画图的符号,李浩和科学院也做了规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强图纸的可读性,你设计的图纸,别人也要能看的明白,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每个人都随意设计的话,这个图纸只能是他自己明白,甚至过段时间,连他自己也都不明白了。    李浩还专门让指定了一个人来收集和整理每一个人的手稿和图纸,然后分门别类的保存好,这既是今后研发的参考,在以后也是一份珍贵的史料。    李浩并不指望这东西能很快的造出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科学这东西,是急不来的。    ......    拖着疲惫的身子从科学院回来,刚刚进屋,发现周玲正在屋里整理自己的东西。这几天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都有点忽略了未来的老婆大人了,是在不应该。    “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端饭“周玲低着头说。    一碗粥,一盘儿炒灌肠,再加上两个馒头,一罐儿腌蒜,就是李浩的全部饭菜,简单至极,但是李浩喜欢。这灌肠要是放时间长了,炒着吃是最香的,再配上点儿腌蒜,那简直美极了,又香又爽口,而且还非常简单。    还别说,定王和永王那俩小子还真是花了心思,做出来的灌肠非常对自己的胃口,李浩恨不得天天吃、顿顿吃。不过这玩意儿吃多了不好消化,所以还真不能多吃。    吃完了饭,李浩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让大脑好好休息一下,这一天在科学院,搞的头昏脑涨的,浑身不得劲儿。周玲站在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