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 (第2/4页)
得其官,大辽使的这是“驱虎吞狼之计”,目的就是让李继迁继续跟宋廷死磕,尽早拿下灵州,让儿子之职实至名归。 契丹封自己的儿子为朔方节度使,李继迁大喜,自己正有攻取灵州之意,与大辽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盛情款待辽使,并派遣使臣到辽国进贡。 ◆以蕃治蕃 张齐贤走马上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发现李继迁与西部诸部族之间,矛盾重重。 敌人的矛盾,正是留给我方的机会。如果给他们官职,诱以货利,再加以恩信,交结他们,并且以利害激发,则蕃部族长,无不倾心,为朝廷效力。于是立即向真宗上表进言,以蕃治蕃,以夷制夷。 请求封潘罗支为六谷王,则泥埋等族,西南远蕃,不难招集。西南既受命,而边缘之军势大张,则鄜、延、环、庆之浅蕃,原、渭、震戎之熟户,自然归化。 真宗觉得言之有理,即命翰林院起草文书,遣使吐蕃。 咸平四年,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接受宋廷的封授,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统治西凉。 潘罗支决定派部下李万山率军助宋攻打李继迁。奏表递上去许久,没有收到真宗的批示。 张齐贤和梁灏来到镇戎军,向知军李继和询问边疆事务。 李继和道:“镇戎军为泾、原、仪、渭州北部屏障,又为环、庆、原、渭、仪、秦熟户所依,也是回鹘、西凉、六谷、吐蕃、咩逋、贱遇、马臧、梁家等蕃族往来交流之地。如能经常用步兵骑兵五千人来守卫,当泾、原、渭州遇到紧急情况,都在镇戎军会合,合力作战,那么李继迁贼军必定不敢经过镇戎军。 潘罗支将自己愿意出兵,合力讨伐夏州李继迁的想法告知李继和。张齐贤立即让李继和给真宗上表,建议授予潘罗支为刺史。 真宗与众臣商议,觉得潘罗支是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授予刺史,官职太轻,于是诏令封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谁会想到,就是真宗这个不经意的决定,竟打开了李继迁身死名裂的魔盒。 得到诏令和封授,潘罗支立即派遣部下李万年率兵进讨,同时作书一封,和李继和约定出兵日期。 四月,西州回鹘可汗禄胜派遣枢密使曹万通朝宋,进献名马、驼、玉勒鞍、镔铁剑甲、宝器。说回鹘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精习,请大宋遣将统领,愿意出兵帮助朝廷擒获李继迁以献。 真宗下诏好言安抚,赏赐甚厚,并封曹万通为左神武军大将军。 李继迁扫荡河西时,劫掠的羌族嵬逋等部落,趁机率千余众来投环州。李继迁得知,率兵从万户谷赶来阻截,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西北党项和北方大辽比起来,真宗自然知道孰轻孰重。李继迁这条小泥鳅,就是撑死了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顶多就是抢块地盘,抢点粮草,对大宋形成不了大的威胁。 朝廷这边刚刚平定了西南蜀地叛乱,此时更应整顿兵马,加强防御北方大辽的进攻,并不适合在西北大规模用兵。 真宗觉得,张齐贤目前统率的十二个州、军,现有两万士兵,加上沿疆料柬本城等军,又得五万多人。如果真和李继迁打起来,再招致回鹘、吐蕃等蕃部,又有数万兵马相助。有张齐贤在,料他李继迁也翻不了天,不足为患。 虽说张齐贤这人能忽悠,又做过宰相,但是也架不住李继迁这条地头蛇轻车熟路,左右逢源,南来北往,东征西杀。 虽百密必有一疏,西北太大了,张齐贤就是有火眼金睛,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真宗这种自以为是的马大哈做法,一定会摊上事的。你不用找麻烦,麻烦会主动找上门来。 ◆围点打援 如果不是碰得头破血流,李继迁是不会甘心放弃夺回祖业、重振党项梦想的。 在沉寂了三年之后,李继迁决定率自己的五万铁骑重启他的雄图霸业。在出兵前,他遣使到大辽上贡,与萧太后和辽圣宗约定,一同出兵攻宋。 咸平四年七月,李继迁出兵攻下恒州、环州,再次派遣李文骥带着贡品去向萧太后和辽圣宗报捷,耶律隆绪下诏褒奖,声称将于秋后出兵伐宋。 为了迷惑宋军,八月,李继迁采用暗度陈仓之计,一边继续用自己的赐名赵保吉身份,遣使带着高头大马向大宋进贡,一边带领五万铁骑杀向灵州。 灵州,自西汉惠帝四年置灵洲县,至宋已有一年多年。以“洲在水中,随水高下,未尝沦没”,得名“灵洲”,是西北一带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灵州,西靠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州原知州李守恩战死后,顺州团练使裴济受命于危难之际,新任灵州知州兼都部署。 灵州城中兵少,裴济自知不敌,便坚守不出。 攻城不是骑兵的强项,李继迁也缺乏攻城的器械,如果强攻必将损失惨重,于是屯兵城下,伺机而动,围点打援。 灵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虽然有屯田,由于长年战乱,城外屯田早已遭到破坏,粮草给养都是靠内地转运。 这么好的一方土地,白白地闲置,太可惜了。李继迁决定据灵州山川险要,四旁膏腴之地,调集党项万山等部族,率蕃卒在榆林、大定间开荒劳作,屯田耕耘,准备长期围困。 灵州被围,张齐贤立即上书真宗:“灵武孤城,必难固守,徒使军民六、七万陷于危亡之地。若灵州失陷,敌必将声势大增,即便多聚军队,广积财货,也难保必胜,请速调江淮、荆湘丁壮八万,火速支援。” 清远军据积石岭,在瀚海中,位于环州与灵州之间的交通要道,距灵州、环州各三、四百里,四面悬绝。在军事上,清远军和灵州形成唇齿之势,是灵州给养的中转站。 为了切断灵州的补给线,李继迁决定先打清远军。 咸平四年九月,李继迁率军偷袭了定州,接着兵围怀远。 怀远守将李赞兵不满百,拒战数日,弹尽粮绝,兵将全部战死,李赞积薪**,身死殉国。 占领怀远,李继迁又连下保静、永州,接着剑指清远。 清远知军刘隐、监押丁赞分兵拒守,走间使到庆州请援。 庆州都部署杨琼准备出重兵助战,立即遭到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等人的极力反对,理由是“敌兵离得很近,重兵在前,进攻不利将无以为继,所以不可全部出动。” 于是,杨琼只派副部署潘璘、都监刘文质率兵六千前去增援。出发前,杨琼对二将道:“你们先行出发,我带兵随后就到。”实际上这是杨琼的托词。 党项兵发起总攻,李继迁自己带兵攻南门,令长子李德明带精甲攻北门。 敌人填壕断桥,猛攻不已。经过七日苦战,清远军寡不敌众,城中力竭,终被攻陷,兵马都监段义开门投降。 潘璘和刘文质带着援兵未到清远,城已失守。在此期间,杨琼胆怯,一直逗遛不进,不敢出兵。 李继迁兵威益炽,越过支子平,向青冈杀来,杨琼与冯守规、张继能这才缓行出师。这三位懦夫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一个成语叫“恇怯不前”。 听闻清远兵败,顺州刺史王环普道:“青冈地远水泉,非屯师计,愿弃之。”建议杨琼放弃清冈。 杨琼命人烧掉粮草兵仗,将城中男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