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那些年_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 (第4/4页)

统领下,不断攻城略地,相继攻占新宁、梁山、广安军、果州、渠州,队伍也发展至十万之众。

    四月上旬,尹元和雷有终、裴庄率领东路征剿大军由巫峡入川,水陆并进。东路官军与义军的首战在新宁打响,尹元与大将常思德、杨琼率军围城猛扑。

    论武器装备,人员战斗力,义军显然无法与大宋禁军相比,即便力量悬殊,但他们为梦想而战,为真理和公道而战,虽死无憾。

    义军在张余的指挥下,英勇抵抗,伤亡三千余人,也未能守住新宁,义军退至梁山。

    随军转运使雷有终、裴庄二人负责的就是运送战备物资、粮饷,虽然也带兵,但带的基本都是物流押运兵,战斗力不强。

    雷有终,字道成,同州郃阳县人,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雷德骧次子。

    “德骧无文采,颇以强直自任,性褊躁,多忤物,不为士大夫所与。”雷德骧因为弹劾宰相赵普,惹得赵匡胤龙颜大怒,顺手抄起身边的柱斧扔了过去,砸掉了雷德骧的两颗门牙,流放灵武。经过长子雷有邻的申诉,回朝出任秘书丞。太宗即位,雷德骧迁户部员外郎,太平兴国四年,随驾出征北汉,出任太原西路转运使,历任同知京朝官考课、兵部郎中、知怀州、两浙转运使、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后以失教之罪,降为感德军行军司马,忧愤患病。淳化三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雷有终自幼聪敏,因父亲雷德骧的缘故,候补汉州司户参军,署理莱芜县尉。知监、左拾遗刘祺觉得雷有终年少可欺,平日里对他颇为轻慢。雷有终查出刘祺贪赃枉法,罪证确凿,刘祺被撤职,流放海岛,朝廷让雷有终代行知监之职,由此,声名大振。

    雷有终风流倜傥,洒脱自信,不拘小节,处事沉敏,善决断,“有干局”,不畏强暴,轻财好施。

    太宗即位,听闻雷有终之名,派心腹太监伍守忠与雷有终同掌管监事事务,暗中考核。不到一个月,伍守忠就给太宗打报告,说雷有终此人能力强,办事牢靠,值得信任,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

    遂升任大理寺丞,后历任解州通判、知密州、淮南转运副使、太常博士。淳化年间,升任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

    所以说,不是雷德骧有多厉害,关键是他有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雷有邻、雷有终。

    此次出兵入川,雷有终、裴庄并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与祟仪使尹元负责从东线进攻,围剿大蜀军。

    裴庄,字端己,阆州阆中人,在后蜀时,以明经登第。归宋后,历任虹县尉、高陵主簿,澶州通判,真定通判。此次出征,与雷有终同为转运使,有人向太宗奏本,说裴庄是蜀地人,不适合担任此职。太宗道:“用人不疑,朕信之。”许以便宜行事。

    实际上,太宗不糊涂,群龙压不住地头蛇,有了裴庄这位蜀地向导做押运,转运车队会减少很多麻烦。

    粮饷车整日在崇山峻岭和峡谷间穿行,爬山涉水,非常辛苦。转运兵经常是又饥又渴,遇到下雨,士兵们就用头盔接水喝。

    没有枪没有箭,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送上前。打击粮草车,这是历来交战双方最常用的手段,张余也不例外。

    宋军的粮饷车,经常是一边前行,一边作战。每次临敌,雷有终都是冲锋在前,勇保粮草不失。

    这日,转运部队进至广安军,为防止义军偷袭,雷有终命令军士靠江岸扎营,三面树立栅栏,严加防守。

    是夜,天空阴沉昏暗,张余趁宋军立足未稳、人困马乏之际,向宋军发起了进攻。义军高举火把,雷响战鼓,在外围大声嘶吼,官兵们甚是惶恐。

    雷有终却不急不躁,慢条斯理地梳理着头发,泰然自若。“公安坐栉发,气貌自若。”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待义军聒噪得差不多了,雷有终也该出手了,他立即率领一支人马绕到义军背后,发动袭击。

    激战一直打到第二天拂晓,正当义军即将攻破营寨,重创官军之时,尹元率领的援兵恰好赶到,里外夹攻,义军被包了饺子。

    张余没想到会被官军切断后路,惊慌之下,仓皇迎战,义军人马损失近半,张余见形势不利,只得率军撤退,未来得及撤离的义军投水求生,淹死者无以计数。

    一日,雷有终的粮饷转运车队驻扎到简州,寓居在寺庙里。雷有终担心义军还会来偷袭,命令士卒做好防护,还把当地乡民叫来,负责打更,担任警戒。

    初更时分,雷有终率兵从小路绕行而出。义军将寺庙重重包围,破门而入后,发现庙里只有一个打更的。雷有终带兵杀出,义军损伤惨重,溃败而逃,粮饷又一次得以保全。

    四月,尹元与裴庄进兵果州,义军在田奉正、苏荣的带领下,坚守城池,浴血苦战,依然被官军攻破城池,果州失守。义军将士且战且退,败走渠州。

    合州地处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之地,交通便捷,北可沿江至川北,南下可抵渝州入长江,是川峡的军事重镇。合州大地主袁延度,为了自保,在当地组织了上千人的民团武装。尹元得知这个消息,就派裴庄去与袁延度交涉联络,双方达成共同合围合州的出兵方案。

    义军在黄广儒的带领下,在合州东城外,与尹、袁联军,展开激战,义军不敌,败走。四月十九日,合州被官军收复。

    不久,黄广儒率义军返回,再次攻占合州。

    王继恩雄踞剑门,大力扶植和扩建各州的地主武装,扫荡屠戮溃散的起义军。在当地武装的协助下,接连收复剑州、绵州、巴州、阆州、蓬州,并解除了梓州之围。

    官军完全占据了川北各州县,北线作战的义军在大蜀王李顺的指挥下,相继撤至成都自守。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多像是英勇牺牲的义军将土们酒下的鲜血。

    王继恩决定向成都进军,一举完成灭蜀大业。机不可失,刻不容缓,为拖住川东张余这股义军,王继恩亲率几十随从,飞骑前往合州、遂州,命令尹元、雷有终在东线加紧进攻,缠住张余这支劲旅,使其不能驰援成都。

    淳化五年五月,王继恩亲率征剿主力大军向成都进发。等待大蜀王李顺的,必定是一场生死较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