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 (第3/4页)
性错误,王继恩率领的征剿大军那可是大宋禁军,禁军都是从全国各地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最能打的士兵,凭借着临时拼凑起来的数万农民,虽然号称“应运雄军”,要想对抗大宋禁军,显然是力不从心。守住剑门,就守住了大蜀政权,失去剑门,数十万义军的性命将岌岌可危,李顺的部署从一开始就错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xue。战争的胜败,往往就从一个不经意的小疏漏,被无情地撕成一道大口子,一溃不可收拾。 太宗非常担忧入蜀的栈道,四月,上官正率领一支孤军,与义军力战,北上打通剑门栈道。王继恩的征剿大军长驱而入,顺利通过天险剑门关。 宋军再次兵分两路,王继恩亲率主力大军,由石普、马知节为前锋,进攻川北重镇剑州,另一路由曹习统领为偏师,自葭萌出发,南攻阆州。 由剑门关至剑州,一路都是上坡路,易守难攻。王继恩不想在正面和起义军死拼硬打,而是采用迂回战术,率兵绕道小剑门,从西路进行旁攻,占领研口寨,杀死大蜀义军五百余众。 接着向东,攻下汉源坡、青强岭,控制了南下剑州的道路。宋军主力居高临下,猛攻剑州,义军在杨广的指挥下全力防守,终因力量悬殊太大,剑州就这样被王继恩攻克。 随后,宋军又在剑州城南四十里的柳池驿,攻破起义军防守,斩杀六百余众。杨广率残部败走绵州,义军被杀或溺水而死者,不可胜数。 四月十八日,王继恩率主力大军马不停蹄,进入绵州境内。地主王华组织武装千余人对绵州发动突然袭击,义军再次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在川北战场,义军俨然就像一架老水车,吱吱呀呀,晃晃悠悠,稍微遭到碰撞,就散架了。短兵相接,血染疆场,数万巴蜀子弟,为了心中的“均贫富”梦想,倒在了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 四月十九日,王继恩攻占绵州,俘虏义军三百五十七人,统统将其“凌迟处死”。杨广决定率领余部退往梓州,与相里贵合兵,攻打梓州。 另一路由曹习统领的宋军,也战果斐然,顺利攻下阆州。一万多起义军将士节节抵抗,撤到老溪,筑成水陆两寨,依险据守。 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三千将士战死沙场,余众全部投江,没有一个向宋军投降的。 不久,巴州也被巡检使胡正违攻占,五千起义军守军全都壮烈牺牲。 至此剑门关及其周边州县全被宋军收复,而此时,李顺还在梓州鏖战,围城围了八十多天,也没攻下梓州城。 ◆梓州保卫战 梓州知州、右谏议大夫张雍,乃是一代大儒,学富五车。这人不但学问高,安邦定国,行军打仗也都是一把好手。 张雍,字子雍,德州安德县人,毛诗学专家。开宝六年进士及第,任职东关尉。又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后又迁秘书丞,充任推官。端拱初,出任西川转运使,知梓州。 得知青城王小波、李顺起义后,张雍开始训练士卒,得城中兵三千余人,又招募一千多强勇守城。 对手下大小官吏,张雍都一一做了指派,令推官陈世卿负责制造武器;掌书记施谓、榷盐院判官谢涛砍伐山木为旗杆。 张雍又组织梓州百姓,沿城挖了条一丈多深的护城河;销熔铜钟铸造箭头;将布搓成绳索,做好充分的防守准备。一切安排妥当,又派推官盛梁到京师请求朝廷增派援兵。 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派遣相里贵领军二十万围攻梓州。 张雍与监军卢斌登上城墙眺望,见起义军派出的士兵,皆老弱疲惫,又身无铠甲,卢斌顿时有些轻敌,笑着请求开北门出击。 张雍道:“不可,贼人也许是用老弱之兵,使诈引诱我们,暗地里设下埋伏,等我们上圈套。城中官民人员混杂,万一被敌人里应外合,堕敌之jianian计,此非良策也。”话音未落,果然有士兵伏在敌楼上长啸,与敌人应和,张雍急命斩杀示众。 里应外合是大蜀义军攻城略地惯用的手段,不过这一招在张雍这里,太老套了,完全不能奏效。 杨广在剑门与宋军交锋,屡吃败仗,大蜀王李顺心急如焚,他命令义军出动云梯和冲火 车,昼夜击鼓呐喊,势必要在最快的时间拿下梓州城。 义军昼夜攻城,梓州城中军民整日人心惶惶。张雍每日亲自登城指挥作战,命士卒用发石机发石,用火箭火石,破坏义军的云梯和冲火车,义军的攻城之势才稍稍减缓。 张雍心生一计,命人在城西北角修整进攻器械,道:“军士们赶快整顿装备,吾将开东门击贼。”随后派步骑五百人到东门,假装要出城迎战。 大蜀王李顺和相里贵登牛头山俯看城内,见宋军在东门集结兵马,猜想宋军这是想出城交战,就在山的东角埋伏一万多精兵等待宋军。 张雍随即召集一百多死士,缒城而下,焚烧破坏义军攻城的装备。从午时到申时,装备基本焚烧殆尽。等到李顺发现中计,再来扑救,已经晚矣。 一日,北风呼啸,天色昏暗,李顺命义军乘风纵火,急攻北门。张雍与卢斌领兵据守城门,立于箭石之间,固守不动,无惧无畏。 大蜀义军昼夜攻城,梓州城始终固若金汤。张雍在梓州将李顺和他的二十万起义军整整拖了八十多天,为王继恩大军顺利入川赢得了时间。 宋军屡败杨广,突破剑门关,收复川北主要关隘重地,王继恩立即派内殿崇班石知颙率数千人马增援梓州。 得知宋军前来增援梓州,未免遭受前后夹击,李顺果断命令义军撤向成都。 梓州之围既解,张雍派施谓入朝奏告。太宗亲笔诏令表扬,提升张雍为给事中;卢斌为西京作坊使、领成州刺史;陈世卿任掌书记;施谓为节度判官;谢涛为观察推官。又任命通判将作监丞赵贺为太子中舍,监军供奉官辛规为内殿崇班。 梓州之战,李顺不但浪费了时间,损失了数万人马,也错失了最佳的战机,永远地失去了剑门天险,让宋军轻易地打通了入川的通道。 从这时开始,大蜀“应运雄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 ◆喋血川东 川东义军在张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