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奔赴战场(求订阅) (第3/3页)
分罕见。 跟这些杂交水稻相比,那种水稻就显得逊色许多,不那么显眼。 但是,这是相对而言。 李医看了看那位农夫,随即微笑着摇头说道: “其余那些水稻不用控制种植规模,下一季就可以大规模推广普及” “但在播种之前,我们还是要优中选优,做好选种育种工作” “只有这样不断进行遴选,我们才能选出最好的种子,种出最好的水稻,尽快提高稻米产量” 听到这里,那些农夫已喜形于色。 杭州刺史等人都暗自长出一口气,随即笑了起来。 退而求其次! 能得到那些亩产超过二十二三石的稻种,他们其实已经非常满足了! 接下来,李医他们就绕着这片稻田转了一圈,仔细查看了一下田里的情况。 转了还不到半圈,宝石山深处突然传来一阵阵炮声,如同打雷一般。 听到这些炮声,李医和杭州刺史不约而同地笑了一下,并没有当回事。 现场其他人也一样,表情都很平静,并没有大惊小怪。 大家知道,这是医公子的手下在山里练习火炮呢。 这种训练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 唯有许别驾,眼中快速闪过一片担忧之色。 …… 傍晚时分,李医才回到府里。 没一会功夫,程伯礼那家伙就赶来府里,径直来到了书房。 刚一进门,这家伙就迫不及待地说道: “公子,我刚刚收到消息,陛下已过辽水,而且撤桥以坚军心” “非但如此,陛下还亲率精兵,直逼辽东城,这是有大仗要打啊!” “咱什么时候出发去辽东,要是去晚了的话,估计就赶不上好戏了” 听到禀报,李医并没有立刻给予回应,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下辽东沙盘,又综合这些日子收到的一系列军报,分析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形势,以及兵力分布。 稍作分析,他这才沉声说道: “你说的没错,伯礼,的确有大仗要打了,而且很可能是决定性的一战”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皇爷爷这是要攻击安市城了” “安市城是高句丽在辽东最重要的一座城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驻扎着大量精锐守军” “若东征大军能一举攻克安市城,高句丽在辽东将再无坚城可守,必定一败涂地” “如果我军不能攻下安市城,或者被城中守军拖住,那将大事不妙” “等冬季来临,我东征大军将不得不回撤,只能待来年再战,或徐徐图之” 听到他这番分析,程伯礼和安内侍等人的脸色都为之一变,满脸担忧之色。 “那该怎么办?公子” “我之前看过辽东的沙盘,安市城的地势的确非常险要,怕是很难攻克!” “东征大军此前一直势如破竹,要是在安市城下折戟沉沙,那就太可惜了” 程伯礼担忧地说道。 没有丝毫犹豫,李医立刻做出了决定。 “怎么办?其实很好办,那就是用大炮轰碎这座安市城” “就算安市城再坚固险要,在火炮和炸药面前,我相信也不堪一击!” “伯礼,你立刻召集手下战斗人员,带上所有火炮,即刻启程,跟我去辽东助战” 话音未落,程伯礼这家伙已激动的窜了起来。 “太好了,公子,咱们终于可以去辽东参战了” “等到了辽东,我一定要用火炮将高句丽的所有城池轰成碎片” “我马上去通知大家,让大家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说着,这家伙就要转身离开。 李医却留住了他,又叮嘱了几句。 “咱们不能倾巢出动,必须留下一部分人,盯着造船厂那边和其它各种产业” “那些巨型舰船的建造工作绝不能停,而且要注意安保,防止被人恶意破坏” “等那些舰船建造完成,咱们的首要攻击目标就是高句丽和倭国,正好拿它们练练手,……” 叮嘱一番之后,他又看向安内侍。 “你立刻调集船队,将这段时间筹集到的各种物资装船,我顺便带去辽东前线” “还有一件事,立刻派出几名管事,骑快马沿运河传递消息” “让各地的掌柜和管事组织各种物资,运到运河边上,跟我一起北上” “遵命,公子” 安内侍躬身应道。 紧接着,这家伙突然话锋一转。 “公子,江南的水稻还得一些日子才能收割,怕是来不及了” “或者公子安排一下,随后再让人运新粮去辽东” 李医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无妨,江南的稻米虽然不赶趟,但中原的小麦却已收获” “有收购自中原的大批小麦,完全足矣!” “据我估计,辽东的战事到九月就会结束,没几个月了,消耗不了多少粮食” 安内侍他们点了点头,随即各自忙碌去了。 他们刚一离开,坐在一旁的两位舅舅,立刻站了起来。 跟程伯礼他们一样,这两个家伙都激动的满脸通红。 “医儿,这次你带着众多手下和大炮去辽东,也带上我们吧” “没错,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可不想错过” 李医看了看这两个家伙,随即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吧,两位舅舅,我可以带你们去辽东,但你们一切行动必须听指挥!” 话音未落,这两个家伙已忙不迭地点头说道: “放心吧,医儿,我们唯你马首是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更新,第七十八章奔赴战场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