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奔赴战场(求订阅) (第2/3页)
“现在正是稻子的灌浆期,田里的情况如何?” 听到询问,一位管事立刻躬身回道: “公子尽管放心,田里情况很好,我们已组织人手进行了追肥” “现在所有水稻都已完成灌浆,稻谷颗粒都紧致饱满,就等着成熟收割了” 李医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道: “那自然再好不过,大家都辛苦了!”新笔趣阁 “你们估计一下,这批水稻的亩产能达到多少?” 话音未落,一位老农已激动不已地接茬说道: “公子,依草民的经验,这片稻田的产量应该能超过亩产三十五石稻米” “草民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这样的产量,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话音未落,现场已响起一片惊呼声。 “天爷啊!亩产超过三十五石的稻米,这也太惊人了!” “如果这个产量真的能够实现,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祥瑞” 纷纷惊呼的同时,大家看着眼前这片稻田的眼神,都无比狂热,都快燃烧起来了。 农业是大唐的立国之本,绝不是说说而已。 无一例外,现场这些杭州官员家里都有土地,而且数量都不少。 身为一名地主,看到产量如此惊人的水稻,他们能不为之疯狂吗? 未等惊呼声落下,杭州刺史已感慨不已地说道: “如果能将这祥瑞般的稻谷种在大唐每一块田里,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到那时,天下将再无饥荒,再也不会有人饿死,天下将有吃不尽的粮食” “公子,等这块田地里的稻谷收割了,应该将其全部留作稻种,以最快的速度扩大种植” 听到这话,现场众多官员都点头不已,每个人都满眼渴望。 不用问,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这种水稻的种子,种在自家的田地里。 但碍于官员的身份,他们虽然心里无比渴望,却不好直接说出来。 跟他们相比,同在现场的那些农夫,就没有这些顾虑。 他们直接跪在地上,满怀期待地说道: “公子,等田里的水稻收割了,还请公子开恩,赐下这高产稻种,让大家耕种” “吾等必勤勤恳恳,好好伺候庄稼,种出更多这种高产稻种” 李医上前两步,将几位农夫都扶了起来。 他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应,而是走到田埂边,伸手摘了一颗稻穗,仔细观察起来。 看到他的动作,包括杭州刺史在内的所有人,都心疼的嘴角直抽抽。 在他们眼中,这里的每一株水稻,每一粒稻谷,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在这些水稻没成熟的时候,他们哪里舍得摘下啊,哪怕只是一颗稻穗。 杭州刺史甚至恨不能派来大批手下,将这块稻田彻底围起来,不许任何人接近,那样才安全。 李医仔细查看了一下那个还未成熟的稻穗,沉吟思考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 “这种高产稻谷确实紧致饱满,产量惊人,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这种稻谷是否能持续种植,是否能一直保持高产,却不一定” “就怕盛极而衰啊!有鉴于此,今年的第二季种植,还要控制种植面积” “下一季种植的面积可以扩大几倍,但不宜扩大太多,以免发生意外” “咱们再种一季,确定这种水稻能持续保持高产,再大范围普及种植” 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医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一百多亩水田里种着的,都是来自后世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产量虽然非常惊人,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遗传很不稳定。 后世种植杂交水稻的农民,基本不会自己留种,而是购买新种子种植。 如果留种,其实也可以,种子也会发芽结实。 但是,再次种出来的水稻很可能会发生变异,导致产量大幅降低。 正因为如此,李医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立刻大范围种植杂交水稻。 他想再试种一季,看看系统奖励的这些杂交水稻会不会出现奇迹,始终保持高产。 这样的奇迹可能会出现,否则的话,系统应该不会给出这个奖励。 而且这批杂交水稻稻种在储物空间里放了不少时间,也有可能发生某些神奇的变化。 如果这种水稻能持续保持高产,那就可以放心留种和普及了。 准确一点说,就是它的基因发生了某种变化,从杂交水稻变成了常规水稻,所以可以留种。 事实上,李医的担心多少有些多余。 这一百多亩田地里出产的杂交水稻,就算全部留种,数量也非常有限。 即便下一季绝收,也造不成多大损失,无关痛痒。 即便如此,李医还是想尽力避免这种可能发生的不必要损失。 沉默片刻,杭州刺史等人方才点头说道: “还是公子考虑的周到,那就再试种一季吧,到时视情况再定” 其余人都点了点头,附和了几句。 既然李医已做出决定,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但是,他们每个人眼中还是有几分遗憾之色。 李医看了看他们,随即微笑着说道: “再试种一季,也不过数月而已,转眼就会过去,大家不必感到遗憾,也不必着急” 大家都愣了一下,随即都笑了起来。 是啊,这是两季稻! 一季不过几个月而已,转瞬即逝。 下一刻,一位农夫突然问道: “请问公子,其余田地里的那些高产稻是不是也要控制规模,暂不推广种植?” 这家伙所说的,正是来自汉中、优中选优的那些高产稻种种出的水稻。 那些高产水稻的长势也非常喜人,虽然达不到三十五石的惊人产量,却也有二十二三石的产量。 这样的产量,虽说不上闻所未闻,但在这个时代也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