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落寞的诗僧(求订阅) (第3/3页)
万户而已,且分散在各地。 如果单论领地面积和属民人数,李医已经是杭州最大的地主。 他的封地所在地,原来都是山地丘陵和湿地,非常贫瘠,根本没多少人想要。 但自从西湖龙井和一些新生产技术的横空出世,这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土地,现在却变成了一块块宝地,花多少钱也买不来。 住在这些地方的百姓,原本都贫苦不堪,可以说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在杭州的社会最底层。 可是,在一年之后的今天,他们却已成为杭州所有百姓羡慕的对象。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所有杭州百姓都恨不能取他们而代之,成为医公子的属民。 转眼的功夫,已临近午时。 正当人们等的有些焦急之时,运河边的管道上突然跑来两匹快马。 马背上的两个信使一边策马飞奔,一边激动不已地高喊着。 “启禀刺史大人,医公子的楼船正沿运河而来,很快就将抵达” 话音未落,码头上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 紧接着,杭州刺史等人乘坐的几艘官船纷纷驶出码头,沿着运河向北迎去。 其余那些船只也相继驶出,组成一支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向了北方。 与此同时。 北方三四里外的运河上,李医的楼船却靠向岸边一个简易码头,缓缓停了下来。 楼船甲板上,李医正在跟寒山子告别。 “大师,此去天台还有很长一段路途,非一两日能赶到” “新春佳节在即,大师何不在杭州盘桓几日,等过完年再上路也不迟” 李医微笑着说道,在挽留寒山子。 寒山子却笑着摇了摇头。 “春节是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贫僧乃化外之人,且孑然一身,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贫僧的确会在杭州盘桓几日,去灵隐寺拜访几位老友,然后再上路,赶去天台” 听到这话,李医立刻点头说道: “那再好不过了,如果大师有时间的话,可以过来坐坐,喝几杯清茶” “这几日时间太短,晚辈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请教呢,还望大师不吝指教” 话音落下,寒山子立刻合十说道: “公子客气了,现在的大唐,何人有资格指教公子?恐怕一个也无!” “贫僧自然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叨扰几杯清茶倒是可以的” 几句客套后,寒山子就走下甲板,离开这艘楼船,登上了岸边的简易码头。 他之所以在这里下船,而不是在杭州城内,自有考虑。 他不想让太多人看到,自己是乘坐医公子的楼船而来,从而产生一些不该有的联想。 身为隋炀帝的堂弟,经历过官场失意和隋朝灭亡,继而穷困潦倒,艰难度日。 再到后来出家为僧,寄情于山水之间,终日与青灯为伴,醉心于诗词歌赋。 历尽风雨的寒山子,已视世间名利如无物,本就不愿出现在太多人面前。 之前找上李医,搭乘这艘楼船一路来到杭州,也是被李医闻名天下的诗才所吸引,而不是为权势而来。 这一路走来,他对李医的才华已有所了解。 临近杭州时,他才会离开楼船,独自进入杭州。 将寒山子送上码头后,站在甲板上的李医,冲这位高僧鞠躬施了一个礼,这才让楼船再次启航离开。 寒山子则站在码头上,双手合十,一直目送着楼船离开。 直到楼船驶出一段距离,他才转身离开。 就在转身的一刹那,他突然发了一句感慨。 “可惜,大隋怎么没有这样的人中龙凤,否则何至于二世而亡!” 说完,他就向岸边不远处的道路走去。 此时再看他的背影,多少有些落寞,恰好与这冬日萧瑟的风景相应。 …… 接着向南航行了一段距离,李医他们就看到。 杭州刺史带领的迎接队伍,正驾着几十上百艘船只,uu看书自南向北,浩浩荡荡而来。 而在运河两岸,聚集着的杭州百姓也越来越多。 楼船所到之处,岸边的那些杭州百姓纷纷长揖到地,高声问候着。 “见过公子” 李医则站在甲板上,不停冲两岸的百姓挥手致意。 时不时的,他还会向这些百姓拱手拜个早年,问声过年好。 转眼的功夫,杭州刺史等人乘坐的楼船已来到近前。 在相隔几百米的距离上,双方都已开始减速。 等到相汇合时,正好停在了河面上。 刚一见面,杭州刺史就带着手下一众官员齐齐躬身施礼,并齐声问候。 “见过公子,欢迎公子莅临杭州” 李医看了看这些家伙,然后微笑着拱手说道: “见过刺史大人,见过各位大人” “各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程伯礼突然以极低的声音说道: “公子,看到刺史大人右手边那个老贼了吗?” “那个老贼是杭州别驾,另外一个身份是许敬宗那个老贼的堂兄” “跟许敬宗那个老贼一样,这位许别驾为人做事也很阴” “我们刚到杭州时,这老贼阳奉阴违的找了不少麻烦,后来才好点” 李医并没搭理程伯礼这家伙,只是扫了许别驾一眼,继续跟众多杭州官员客套着。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搜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搜小说! 喜欢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请大家收藏: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搜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