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刘啸的打算 (第3/3页)
更“拉风”一些。 “也行,那过两天就把洗衣机先买了,今年还有培训班要上,估计到五六月份还能赚一千多块钱,那时彩电也出来了。” 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吃饭,谈到未来,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确,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时间飞快,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张文秀下班时兴高采烈,一进屋就把一张报纸放在了桌子上。 “儿子,快看,你又登报了!” “辽北教育报!” 刘啸拿起报纸,头版位置刊登了关于他的事迹。 “天才神童刘啸证明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功。” 题目好大呀! 刘啸心中暗笑,自己可不是教育事业的产物,是他么重生的产物,全世界仅此一个。 文章洋洋洒洒两千多字,把刘啸的成长经历写的很详细,说他自幼聪明伶俐,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成为了一名天才儿童,短短三年内就自学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而且今年还要参加高考,有可能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 “写的还行!” 刘啸看完后没什么感觉。 “儿子,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听佟主任说,现在国家教委已经知道你的事情了,很可能最近一段时间叫咱们去首都,到时候国家教委的领导会亲自对你考核…………国家教委呀!只要他们认可你,那咱们就发达了。” “让咱们去首都?坐火车去吗?” “废话,不坐火车坐什么?” “啊!又要坐火车了?” 刘啸只觉得眼前一黑,上次去沈城的经历已经让他有了阴影,五个小时就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去首都足足得二十五六个小时,那还不得生不如死呀。 张文秀看到刘啸纠结坐火车的事情眼睛一瞪。 “儿子,你的想法怎么总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要是听到去首都,那得高兴的不行,你可倒好,说不愿意坐火车,火车又那么难坐吗?” “唉,当然难坐了。” 刘啸心里叫苦,但也没法子。 “好吧,到时候让去就去呗!” 不一会儿刘向学下班回家,看到报纸当然也非常高兴,这下好了,国家终于知道了刘啸,要是相中刘啸,是不是就不用高考?直接就录取了? 这件事值得高兴,但夫妻二人又开始为儿子上学发愁,儿子虽然很懂事,也会自己照顾自己。 可毕竟才九岁,身材比十七八岁的少年矮的多,而且力气也不大,如果一个人在外求学,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儿子,你要是上大学,爸爸陪你一起去吧!” “嗯,这个吗?” 刘啸觉得这还真是个问题。 自己当然能独立生活,不过呢,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有一些事情就不好办,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有计划的,很多事情还得父母出面,自己做好只当一个幕后控制者,另外自己还真有些舍不得离开父母。 如果父母和自己在一起,那工作怎么办?奶奶爷爷和姥姥姥爷这些家人怎么办?这都是问题呀! “爸,你是陪着我上学,那我爷爷奶奶怎么办?” “应该没事,有你那些三个叔叔呢,再说,你就上四年大学,等毕业后差不多也能照顾自己,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假期,一年里差不多有三四个月时间能在家,我可以照顾你的奶奶和爷爷的。” 刘向学虽然舍不得父母,但儿子更需要他的照顾。 “爸,那你的工作呢?工作怎么办?” 刘向学沉思许久缓缓说道:“我可以先请假………实在不行,也只有辞掉工作了,儿子你才是第一位的。” 没错,在刘向学心中,儿子才是第一位,比自己还要重要,别说是辞掉工作照顾儿子,就是为了儿子牺牲掉自己都没有任何迟疑。 张文秀点了点:“他爸,如果真的到那一步也没关系,咱们现在有四千多块钱的存款,这些钱足够你们在首都生活两三年时间,我还能赚钱,每个月都能赚一两百,足够,我一个人就能养活咱们一家人。” 如果放在去年,张文秀可不敢说这样的话,但是现在有底气,每个月都能讲四五次的培训课,按一堂课五十块钱来算就是二百块钱,已经比两人的工资多。 当然,这些钱在首都可能不算多,可起码吃饭生活没问题,大不了省吃俭用。 刘啸心里很温暖,这才是父爱母爱,他们为了自己没有任何保留。 其实刘啸并不担心父亲会失去工作,首都可是有吴敬荷这位经济学家呢,从对方的来信可以得知,吴敬荷对刘向学的才华极为欣赏,只要刘向学有一点想法,毫无疑问,对方立刻就会安排相关工作。 不过呢,对刘啸来说,有没有工作重要吗?甚至考大学都不重要,刘啸考大学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家人的梦想而已,顺便再拿个全国最年轻大学生的头衔。但这都是虚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寻找“金主”。 刘啸有很多种赚大钱的方法,但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找到第一桶金,只要有资本,他就能借鸡生蛋,让十万变百万,百万变千万。 在丰城这地方没有人能提供这第一桶金,只有在首都这等大城市才能找到机会,这才是刘啸要去首都的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他不能告诉父母,毕竟太“露骨”了,在这个还讲奉献的年代中,把搞钱当做头等大事还是异类,闷头发大财才是正理。 “爸,妈,工作的这个问题嘛………先不着急,等等再看,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咱们还是先想想怎么去首都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