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宫殿之海 (第3/5页)
从这点,进而可以联想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这些历史名词。 景山的命名自然是引用。 那么更近一步呢? 自然可以读一些清代的史料。 比如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为啥读这书呢。 因为这书,记录了BJ城近郊区的史地人文情况。 要研究景山的话,可以用里面的原文,“一名万岁山。在神武门北,为大内之镇山,高百余丈,周垣二里。” 这句话很清晰的告诉世人,景山为什么会有万岁山,镇山这些称呼,也明确的标出它的地位位置以及高度以及范围。 苏亦为啥要说这些呢? 他提及《商颂·殷武》跟《宸垣识略》,不是为了卖弄学识。 完全就是因为他把大家带过来景山,除了观景之外,还特意带领大家作一次关于“BJ中轴线”的实地调查报告。 后者,才是此行最为重要的目的。 BJ中轴线,全程7.8公里。 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景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BJ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苏亦选择景山万春亭作为第一站,并非临时起义。 一是之前跟黎新叶她们参观故宫,就约定有机会登山看景。 这不,机会就来了。 当然不能不错。 二是仅仅带历史系的学生过来故宫参观唐卡,太单调,意义不够深刻。 三是他们之前成立的北大古建保护协会,是时候该组织新的活动了。 恰好,古建保护协会就是以历史系为主要阵地,考古专业为生力军,中文系为辅,人员严重重合。 再加上,考古专业这边上次都由他带领参观过故宫,该说的都说了,再次重复一遍,意义不大。 该找新的事情跟他们做了。 而BJ中轴线实地调查,就被苏亦提上日程。 该提议获得古建保护协会的成员一致认可,就连协会两位指导老师宿先生跟俞先生都觉得这事很有社会实践意义,也用实质行动来作为支持。 于是,他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就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原本是打算一伙人,骑着自行车从北大出发直奔景山公园,现在也不用了,系里面直接安排两辆大卡,一辆载人,一辆载车。 载车是真载车。 因为要打卡BJ7.8公里中轴线,靠步行跟挤公交都不靠谱,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沿途的大街小巷上。 因为卡车运载容量有限,还需要两个人公用一辆自行车。 就算如此,这也是一个工程,一下子调度二三十辆自行车,从北大运送到景山公园,也不容易。 毕竟,历史系的本科生跟苏亦不一样,大家都穷,并不是每一个人拥有自行车,或者说,班级里面拥有自行车的学生都占不到三分之一。 这样一来,就需要借了。 好在,他这个北大历史系小师兄的口碑已经打响,借车,对于他来说确实没啥困难。 这事也不需要他过多cao心,当他提议车子后面可以带人,尤其是男生尽量载女生的时候,王讯跟张新这帮家伙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去借车了。 赏景吟诗过后,苏亦没干正事,就是拍照。 拍人物,拍风景。 风景美,人更美。 那么多北大才女聚集于此,怎么可能不多留下珍贵的回忆呢。 相机记录下来的每一张画面,都是时间长河里面最为珍贵的记忆,只要能够留存下来,都弥足珍贵。 来之前,在苏亦的要求下,大家都做足了功课,也不需要他像上一次一样,从故宫的前世今生地跟大家科普史料。 北大的学生可不是外地的旅行团,他们是时代娇子,只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会主动去汲取知识的养分,不需要他面面俱到地跟大家做讲解。 这也是他上一次带大家游玩故宫以后,总结下来的经验。 事先布置作业的好处就是,一些基础的知识不需要他去讲解,也把他从导游的身份解救出来,专职摄影师就好。 当然,老本行手绘不能拉下。 把相机递给旁边的黎新叶,苏亦就开始画建筑素描。 于是,他也成为叶子同学眼中的作为著名的风景。 咔嚓! 快门一按,画面定格。 其他人也没闲着,比如王讯就负责讲解。 他这个古建保护协会的秘书长,多少也要在中文系的姑娘前面展示一下他的存在感。 这不,趁着苏亦拍照的空挡,这货凑到方灵她们身边,开始滔滔不绝。 “你们不知道吧,早在1944年的时候,梁先生就首次提出BJ‘南北中轴线“之概念: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平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长逾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以北以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谨严,为天下无双之壮观。唯当时设计人对于东西贯穿之次要横轴线不甚注意,是可惜耳。” 说到古建保护,梁思成先生算是学术界的扛把子了。 他一来,就把梁先生的话抛出来,确实成功把几个姑娘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方灵很配合道,“王讯,可以啊,懂得很挺多的。” 这货假装谦虚,“没有,没有,略知一二。” 方灵笑,“连你们小师兄的风头都抢过去了。” 王讯哪敢认,连忙摇头,“没有,没有,都是小师兄教的好。” “咦!”瞬间,考古班上的家伙就开始起哄。 “可以啊,秘书长,要不,你也把梁先生的《BJ———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跟大讲一讲呗。” 说话的是张新,他跟王讯最熟,开始使坏。 前世,BJ中轴线申遗的时候,经常引用梁思成先生提出“BJ中轴线”的概念。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梁思成是什么时候提出这个概念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