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霸_第三百四十三章 媒体狂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 媒体狂欢 (第2/4页)

最大的竞争,光冷藏一个口号是远远不够的."

    章程转过身去,从陈澜手里借来一支水笔.走到白黑板前飞快地写下"开放,进步,自信,包容,热情,感恩"六个词,同时在每个词下标注上英文.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优势,如果不出策略组同事意料,柏林将紧扣柏林墙被推倒和两德统一这一主题进行陈述;悉尼将会以奥林匹克传统,第三次申办,社会稳定,注重环境保护和多元文化等元素为中心.

    而我们则要突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魅力,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向往,支持和极大的热情.为了尽可能改善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我们还要加上包容和感恩的元素."

    国际社会尤其西方社会对中国有成见,这一点几乎不用刻意强调.

    杨部长深以为然地同意道:"章先生.如果能把这六点都表达出来,我想我们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关键是怎么表达我们现在就像在酒壶里装着一个饺子,壶口太小.想倒都倒不出来."

    何委员感慨万千地说道:"章先生,那是以前,随着您和助申委的香港同胞到来,我们的表达方式已经有很大进步嘛.比如旅游局的全球宣传,展开之后必然能够大大提升乃至全中国的形象."

    "是啊,可光旅游局的全球宣传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那个代价太大,大到我们只能坚持十六天."

    章程突然抬起胳膊,指着赛特文化公司总经理李彦军接着说道:"如果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能够顺利举行,那对接下来的申奥工作,将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至于都能起到哪些促进作用,李经理和王经理介绍的非常详细,在这里我无需再重复一次.

    但我必须提醒诸位领导,这件事已经搞得沸沸扬扬,国际社会尤其迈克尔-杰克逊的全球歌迷对此非常关注.如果他不能成行,不能在举行他演艺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唱会,那人们肯定会想,一个连演唱会都举办不了的城市,能不能成功举办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耗资更多的奥运会"

    杨副市长放下钢笔,不失时机地来了句:"至少对申奥而言,迈克尔-杰克逊在开演唱会,利大于弊."

    "300多家电视台全球直播,这个影响该有多大"

    魏秘书长同样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紧盯着杨部长的双眼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据我所了解,有十几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是他的歌迷."

    何委员接过话茬,自言自语地说道:"如果能在开,那完全可以邀请他们过来看演唱会,甚至可以请迈克尔-杰克逊帮着游说游说."

    这个问题文化部讨论过很多次,也认为对申奥有帮助.但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帮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更大更多.

    工人体育馆能够容纳几万人,而且都是热血方钢,一点就着的青年,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真要是搞出什么**,那这个责任谁来负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杨部长不敢有丝毫大意,迎着众人满是期待的目光,摇头道:"章先生,杨市长,这件事部里还要研究研究,不可能现在就给你们答复."

    意料之中的事,章程并没有特别失望,慢悠悠地说道:"杨部长,钱副部长,各位文化部的领导,你们担心的无非就是容易出事.以及西方流行文化对国内文化所可能带来的冲击.在我看来,第一点大可不必担忧,因为市委市政府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至于文化冲击,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该来的总会来.总能来.不会因为不允许迈克尔-杰克逊来中国举行演唱会,而将整个西方流行文化拒之门外.就像邓丽君的歌一样.靡靡之音,不让唱,结果呢,唱得人越来越多.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

    钱副部长点上根香烟,吞云吐雾地说道:"章先生,这是两码事,你长期在国外,在香港,不了解国内情况,不知道这可能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

    章程笑问道:"文化侵略"

    "你认为呢"钱副部长反问道.

    "也许吧.不过只能说明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竞争不过人家,在文化上也竞争不过人家,至少在流行文化上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

    陈澜大吃一惊,暗想这番话也就他能说.

    令人她倍感意外的是.章程拍了拍讲台,抑扬顿挫地说道:"各位领导,什么叫竞争,就是你追我赶.国外的流行文化能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流行文化同样能传到国外去.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多的了解中国,为了利用最后一个多月时间更好的宣传中国,我们‘助申委’也请资深音乐人谱写了一首申奥主题曲.

    我对他们非常有信心,我敢打赌用不着半个月,它就会风靡全球.用不着我们花一分钱,全球各大电视台都会播放以申奥宣传片为背景的mtv,甚至会荣登西方国家各大音乐排行榜,对他们而言这是不是也属于文化侵略"

    这些年的申奥主题曲和奥运主题曲中,属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最经典,最好听,传唱最广.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考虑将其定为奥运会永久会歌.

    意大利音乐大师莫罗德先生创作完《手拉手》之后,又帮1990年世界杯创作了一首《意大利之夏》,同样很成功.所以奥申委请他出山,创作申奥主题曲《好运》.

    然而,《好运》在国际上远没有《手拉手》受欢迎.国内唱唱还可以,出了国几乎没人听.

    杨副市长懵了,愣了好一会儿都不敢相信章程敢夸这个海口.

    看着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章程信心十足地笑道:"杨部长,钱副部长,各位文化部的领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