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58章 投资者论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投资者论坛 (第3/3页)

倍。

    “普通工人大概是400元基础月薪,初级技师的薪水是普通工人的2倍,评为中级的为5倍、能有两千多,高级技师是10倍、能有4000块月工资。”

    “小奕,评为高级技师的,市里每个月补贴1千块,再加上服务十年提供一套住房,你觉得对这些生产型技术专家是不是够了?”杨书记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让市里能出把力,这倒是一个好机会:“对于高级别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除了住房之外,市里可以再赠送一台轿车,你觉得对他们有没有吸引力?”

    杨书记真是精明,江奕心里说。这种引进专家人才的事情可是地方的大事,也会给兰陵一个出头的机会;专家别墅都是企业出钱,政府赚取名声;提供一台轿车听起来好像很大,实际上兰陵自产的轿车不到10万元一台,而且是一次性开支,江奕却要每年支出10万元。

    再加上已在兰陵的好几万专家,每年额外支出也有好几亿元。最后宣传起来,好像都是杨书记的业绩。

    而且用不了几年,这些人就能把华国的钢铁冶炼和锻造设备、电力设备、造船设备、基础材料的设计能力提升一大截,再来几万数理化高端人才,就能把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半导体等方面的设计能力短板补上。为华公司从罗沙国招募的数学天才,就解决了对5G发展至关重要的算法问题。这样的天才,能遇到一个就够弥补所有人才的开支了。

    别看前苏联的芯片产业不够强,那只是在电子管和晶体管路线选择出现了失误,并不是他们没有研究能力。

    “小奕,今年咱们在莫斯科投资的一些企业股份可以卖给欧洲的投资者,都是用美元给咱们的,钱的问题不大。”江守义在罗沙国耕耘多年,前几年是只出不进,去年开始西方投资者大举进入罗沙国,江奕已经让他们见好就收了,可以腾挪出一部分资金。

    “那就先从做出贡献的苏联专家开始提升收入,三年内完成全员提薪,按照中级技师的标准给他们定级,再加上兰陵市的补贴,这样可以一次性达到扶桑国专家的一半;高级别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就按照资深研究员待遇,今年争取能够吸引五万人过来。”江奕想起了万人计划,国内竟然招不到足够的人才,眼看着孔雀向西飞,只能让东西差距更大。

    上市!

    这个字眼再次走进了他的脑海。自己积累了众多产业,只是缺乏一个变现的通道,A股却暂时给不了支撑。

    香江!

    “小奕,压力太大的话,慢一点也行,反正你杨伯伯在呢。”江守义看到江奕的脸色,知道他肯定是遇到大困难了。

    “是啊,暂时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吧?”杨书记也不由得替江奕捏了把汗,这孩子身上藏着太多的事,可是自己能帮的的确是不多。

    “爸,我在想···”江奕发现压力确实都积累到自己身上了,突然有一些心理不平衡,得给老人家找点儿事做:“听说以后石油进口权要专营,罗沙国跟华国的关系这么好,不知道能不能让罗沙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内投资,申请一个特殊渠道?”

    由于罗沙国的寡头一直向西看,加上华国在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乏力,所以罗沙国的石油走向华国的步伐一直较慢,直到华国石油进口量井喷后才注意到这个大市场。如果有了石油进口渠道,输油管线说不定能够提前出炉,哪怕只是局限在边疆省也好。

    “罗沙的总统好像快要来咱们国家访问了,我争取能进入商务代表团。要是不行的话,卢克石油自己也可以试试。”江守义还不知道石油进口专营的难度,随口就答应了下来。

    眼看着讨论结束了,杨书记心里有几句话却始终没有说出来。还是再等等吧,他心里暗说。

    大家都是一阵狂喜。他们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参与了这么大的事业,而且今后的保障这么雄厚。

    除了江正民。

    “小奕,前一段时间去燕京开会,我想着今天要来任城见面的,就没跟你说。”江正民被江守义一阵敲打,乖巧多了。

    “我听说了,我们老师说股市暂时没什么机会,你们先别多买。”江奕也没告诉他自己的信息来源,就让他多担心一下也好:“另外,我还在想以后的企业年金要怎么管理。”

    “你上次说是要让我们在申城买股票和国债,这样能赚到钱吗?年金的量不知道大不大?”

    “兰陵的申请应该就快批准了,估计几年内就会有上千万人参加年金计划,估计每年能新增五六十亿资金。”在江奕的计划中,参股的企业,尤其是建筑类企业都是用人大户,只要注册在兰陵就行。

    “这么多?我听说年金的管理费很低,这样摊薄我们的投资收益,好不好呢?”有了江奕的信息优势,江正民做的很多投资都是超高收益,可是资金规模大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我们主要不是为了赚管理费,而是资金的投向。以后兰陵、任城的企业也会上市、发债,我们投资的企业也会有上市的可能。”江奕要的就是资金的使用权,管理费就当是做好事了:“而且年金还有一部分能够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兰陵股权登记托管中心的企业就有不少比较好的。”

    “哦,一方面把钱发给那些专家,一方面又把钱通过年金收回来一部分,还是用在我们想要用钱的地方。这样不错,呵呵。”江正民这才明白了江奕的用意,只要钱能流动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循环,江奕也就不会缺钱了。

    配合年金计划的实施,江奕的现金压力倒也不是特别大;有了江正民这个形象代言人,估计这些专家的收入最终还是会以“委托管理”的形式再进入江奕的控制范围,反哺股市、股权等投资。

    “年金的占比不高,二哥还是要多发几个投资产品,争取把专家和技术人员的闲散资金都集中起来。”

    “也是,年金最多也就是工资的10%吧,他们的银行存款才是大头。嘿嘿。”江正民终于看到江奕又是毫无保留地向自己交代一些事情,一直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小奕,我要是哪些方面忘记了,你可别忘了提醒我。”

    “我会提醒你的。”江奕知道江正民一直抹不下面子,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告诉自己。

    筹码峰技术还是算了,需要等到有一个特别靠得住的人才能托付。

    “小奕,你怎么还在这里?”江守义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亲自过来,事情应该不会小。

    “二哥···”

    “任城···张书记说无论如何要见一下。”

    兰陵的声势已经造出来了,任城作为江守义的家乡,第一个坐不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