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四八章 接战 (第3/3页)
虽说不敢完胜,但定会让附离军死伤伤惨重。故而定是慕容亮断定蠕骑主帅不愿死拼,欲将其远驱我军阵前……” 好吧,慕容亮确定很有决断,而非只凭一腔热血。 杨忠似是有些不服气:“那从叔所言之见识,慕容又显于何处?” “还能予何处,自是慕容亮敢以半甲之骑,悍然迎击敌之重骑!” 杨钧怒道,“就如李承志所言:趁你病,要你命……摆明蠕骑不愿玉石俱焚,而两营前军又正是士气可用之时。故而慕容便想一鼓作气,除不愿让附离军驻于我军阵前伺机而动之外,更不愿让附离军但有片刻歇息之机……” 杨忠不解道:“又有何用?” “你是眼瞎了,还是兵书全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次杨钧真怒了,一鞭子就抽了过去,“我之前军只是半甲轻骑,而敌军则是甲骑具装,两都每骑间轻重相距逾百斤。 如以同速急行,慕容可奔驰数十里。但附离军怕是急奔十里都难……依旧如李郡公所言:若重骑力竭失去冲势,还不如一堆废铁……” 杨忠双手捂着脑袋躲着杨钧的鞭子,脸烧的像涂了胭脂:原来慕容亮抱定附离军不敢硬拼,只会迂回,因此想将蠕骑累趴。 如此想来,若附离军还敢不退,慕容亮回阵之后,必会再次冲击。 而这一次,前军绝对敢与蠕骑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一场。而非如前两次一般虚实不明。 只因敌之重骑已被逼的奔了两圈,马力十去六七。便是第三次敢正面冲撞,也无多少力道了。 杨钧一鞭又一鞭的抽在铁盔上,仿佛敲钟,震的杨忠耳中嗡做响。护在头上的双手更是火辣辣的疼。 无意间往远处瞥了一眼,杨忠急忠生智,急声叫道:“从叔,快看……” 果如杨钧所料:看汉骑冲来,附离军不得不避其锋芒,折向之时千骑尽皆放箭,也逼的慕容亮的前锋不得不折向。 待贺拔度拔的羽阵像扫帚一样掠过附离军阵之南角,慕容亮的前锋已回至原阵,似是欲再次冲击。 似是识破了慕容亮所谋,抓着这个空档,附离军竟然后撤了? 杨忠觉的好不奇妙:本该是携以山崩之势的附离军一往无前,直冲汉军前军。 更应该是进退如风的汉军轻骑避敌锋芒,迂回三舍,但两者竟完全相反? 正感慨着,杨忠头上又挨了一鞭子:“愣着做甚?传令:前军皆随慕容之号旗,往西挺进五里!” 还要进? 杨忠心忧的往后瞅了瞅:“从叔,之前那两营蠕骑已绕至我军之后,会不会被其抄了后路?” “你当那两营虎骑是摆设,还是当李郡公如附离军主帅一样畏战不前?” 杨钧幽幽叹道,“那两旅蠕骑能逃回一半,都算是杜仑部的列祖列宗保佑!” 话音方落,身后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鸣笛之声,杨钧眼神微凝:打起来了? …… 有附离军于阵前掩护,迫使慕容亮不敢分兵。因此尉迟的两旅探马深入的极是轻快。 近杨钧的前军尾部时,两军相距已不足半里,但杨钧视而不见,眼睁睁看着两旅胡骑呼啸而过。 汉军果然兵力不足,在虚张声势? 正欲再往汉军两翼靠近些,好看个清楚,耳边忽的传来几声怪响,似如鹰唳,高亢而又尖利。 旅将本能的一抬头,看到数百汉骑似一朵云,向自己冲来。 再往后看,隐约可见一座佑大的白色骑阵,仿佛一张铺天盖地般的白幔罩于荒漠之上。 蠕骑旅将心中犯着嘀咕:看其阵势,怕不是有五六千? 但也说不准大都是备马,故而看着彻底连天,仿佛一座巨大的雪山一般? 那就只能靠近些再看! 两者相距近有两里,还不到避退或迎击的时候,故而战马只是小跑。也不需大声喝呼,两骑间就能听的清清楚楚。 “旅帅,那座大阵上下皆然一色,壮似巨云,与昨夜乌洛候旅帅所遇白骑极是相像,莫非皆是人马俱甲的重骑?” “集六镇十数万镇军,也凑不出这等多的精锐……再敢动摇军心,暂了你的狗头!” 冷声斥着,旅帅又眯着眼,仔细一瞅。 离的太远,连马上有无坐人都看不清,遑论看出是否如附离军一般,皆为甲骑具装? 但至少能断定,不远处迎来的这数百骑绝非人马俱甲,顶多也就如自己这一旅一般,只有骑士披着半甲。不然战马不会奔驰的如此轻盈…… 心中转着念头,旅将也不调转马头,就顺着汉军阵翼之外半里左右,领着一旅胡骑,不急不徐的朝着那奔出军阵的数百汉骑迎去。 迎至近里,旅帅厉声喝道:“散!” 仿佛一颗石头从天而降,砸到了烂泥中,又如炸了窝的密蜂,随着一声厉喝,五百柔然轻骑“哄”的一散,星星点点,阵形又稀又疏。 疏阵? 这是想诱哄自己也如他一般,散开阵形追击吧? 李亮面无表情的拉下面甲,冷声道:“传令,直阵!” 身侧的令兵吹响了铜哨,李亮身后的李谳则举起红色的五方旗,前后摇了两下。 随着哨声和旗令,五百甲骑组成的方阵猝然一变,拉成了一条直线。且前骑与后骑之前靠的极密,如一根钢针,朝胡骑迎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