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八章 接战 (第2/3页)
盔,准准的抽了在旅帅的脸上。右颊登时被抽了一条血印子。 “你忘了出阵之时,大人是如何交待的?” 旅帅心中一凌,怒气消散了大半。 以虚就实,以实就虚! 大人分明就是不想直接开战,而是要等彻底探明汉军虚实再做定夺。 若再深想:一营附离军堪称大人的命根子,折了一个,怕上都能让大人心疼好几天,怎会轻易于此与汉军火拼? 即便要火拼,也该是那几营召附的部落兵…… 旅将急声应道:“属将不敢!” “行令!” “是!” 亲兵用力的一抽马股,战马猛的加速,数息就奔到了十数排之前的矢锋。 几声呼喝之后,似是无形中遇到了一堵铁墙,似钢铁洪流般的附离军突然间偏转了方向,前军往左急折四十五度,斜斜向北插去。 两军已然相距不足一里,即将接战之际突然变阵,附离军却整齐的像用尺子划过一般,不见半丝紊乱? 可见其精锐…… “将军,敌军突然换阵,由火阵突变牝阵,冲向我军右翼……” 附离军竟然怂了? 心中如有一颗巨石落地,一股郁气自慕容亮的口鼻中喷出,发出丝丝嘶鸣。 亏慕容氏世居北镇数十年,与柔然交手无数次。自己一时畏惧,竟忘了柔然人“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循走”的作战原则? 若无十全把握,柔然骑兵从不予汉军贴身rou搏,不管面对的是骑兵还是步兵…… 暗暗羞愧之余,慕容亮禁不住的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方才稍有迟疑,不敢做出以命搏命、玉石俱焚的姿态,附离军定会由虚变实,如刀一般插入己阵,麾下两营瞬间就能被其割的七离八碎。 万幸…… “传令矢锋,略向南偏,攻其左翼边角!” 随着慕容亮喝令,前军错了附离军的中锋,往胡骑突然折向而形成的那个角上冲去。 一如方才,依旧像商量好的一样,双方齐齐变阵,而且变的还是同一阵形。不过镇军不如附离军这般善于控马,怕乱了阵形,因此汉军折向的角度很小。 若从高处看,未变阵之前,两军就如两条即将撞在一起的利箭,就如这样:→←! 变阵之后,原本笔直的锋支飞快的被掰斜,各向左右一偏,就如这般: 附离军与镇军就隔着三十四步,虽未交锋,但刚一近前,仿佛杂耍的艺人敲响了腰鼓,“绑绑嘣嘣”之声不绝于耳。漫天都是箭雨,来回乱飞。 蠕骑人马皆甲,即便汉军开弓,三四十步的的距离与挠痒痒没什么区别。但因胡族制弓技术太差,虽卯足了劲拉弦,但同样未对汉军造成多少损伤。 两军声势虽大,声如闷雷,烟尘冲天。但错锋奔过之后,均是无几骑折损。 仿佛已生出默契,等两军队尾堪堪错开,一声角号和一声金锣同时响起。镇军和附离军的前锋又一转向,拐了个大弯,各自向后奔去。 前后也就一刻左右,慕容亮的两营依旧回了方才的位置。附离军却在两里外站定。 哈哈,竟然不冲了?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有本事你就来,拼个渔死网破! “我为牡阵,贺拔为牝阵,进!” 慕容亮大喝一声,竟又一马当先,冲向附离军。 副将惊的头皮发麻。 将军莫不是疯了,竟是要得理不饶人? 你士气再高,但我为轻骑,敌皆重甲是不争的事实。万一将附离军逼急了,他真和你火拼怎么办? 但慕容亮已然催动了战马,前军号旗紧随其后,便是想拦也已拦不住。副将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杨钧站在一处小丘上,看两营镇军如洪流一般一往无的冲向附离去,不由的感慨道: “果然如李郡公所言:六镇虽处北地,经年与柔然接战,因此民风彪悍,人人尚武。这数十年积累,定然人才辈出…… 我原本不信,但此时看来,慕容亮虽只是怀朔镇一介军主,但见识、气魄、决断竟皆不输于元鸷之流?” 围在沙丘四周护卫的便是百余杨氏亲兵,幢帅则是杨钧的从侄杨忠。 杨忠凝目瞅了好一阵:慕容亮气魄很足,胆气也不差,但为何我就没看出从叔所说的见识、决断? “慕容亮应是想凭一腔血***让郡公与叔父对六镇改观相看吧?”杨忠不确定的说道。 杨钧一怔,又暗叹了一口气。 杨忠算是本家这一支中的翘楚,但忠勇有余,敏思却不足。竟未看透眼下敌我两军之情势? 况且首次从军,从无历练,故而如同白纸,无一丝况历可言,才会说出这番惹人耻笑的话来。 “若无决断,而是只凭一腔热血,慕容亮定会如方才一般,只列牡阵,而非如此时前牡后牝!” 杨钧往阵前一指:远远看去,慕容亮的前锋就像一根细长的箭矢,直射敌阵。而贺拔度拔的后营则如箭支尾部的箭羽。 但这箭羽也太大了些,仿佛一根锥子后面托了个扫把,又稀又疏。 “且看慕容亮此阵:前牡后牝,合为雁形,可攻可守。若敌军先避锋芒后退三舍,待慕容牡阵半渡之时击其中腰,贺拔之牝阵就会如雁之两翼,极速合拢。凭两倍于敌之兵力,前军就能将附离军包在阵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