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_第三九七章 良辰美景,佳人似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七章 良辰美景,佳人似玉 (第3/4页)

   李承志目露惊奇,刚一抬眼,只觉肋下一痛。

    郭玉枝低声警告着他:“老实坐着,莫要多嘴!”

    李承志摇摇头,暗暗自嘲:便是多了嘴,又能有什么用?

    高肇生怕他跑了似的……

    一场酒宴,宾主尽兴。

    到宴罢时,两人已是七八分醉。

    李始贤还好,不到四旬,且多年尊处优,正值年富力强。尚有几分清醒。

    而高肇已年过半百,且终日cao劳,故而不胜酒力。此时似是站都站不稳了。

    二人依依作别,憨态可掬。

    ……

    式乾殿中温暖如春。

    皇帝坐着一把李承志特制的摇椅,晃晃悠悠,好不惬意。

    火炉一侧,皇后跪坐着一只蒲团,泪眼汪汪,楚楚可怜。

    高英刚备了仪驾,正欲出宫,被皇帝的一道口谕就召来了式乾殿。

    皇后满心欢喜,只以为皇帝大发慈悲,终于想起了她。欣喜雀跃的跑来,却了一场空欢喜?

    皇帝先是顾左右而言他,说了近一个时辰,也未说到一句重点。皇后只以为皇帝烦了政务,一时兴起想与她拉家常。

    但说着说着,元恪竟然睡着了?

    至此,高英哪还不知皇帝就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让他见到李承志的父母,不愿她干涉李承志与高文君的婚事。

    你待我凉薄也就罢了,如今竟连三妹也要受牵连?

    元恪,你何其无情……

    高英越想越是绝望,越想戟是伤心,泪滴仿佛断了线的珠帘,“扑簌扑簌”不停的往下掉。水多时就滴湿了衣襟。

    皇帝置若罔闻,只作不见,依然晃悠悠的摇着躺椅。

    见其如此,高英心若死灰,悲从中来,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陛……陛下,你待妾……何其不公?”

    皇帝有些挠头。

    委实是这段时日以来,他对皇后过于冷落,多少有那么一丝歉疚。

    但你求什么不好,非要求与朕欢好?

    你又可知,只要一见你,朕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发病之时的景象。朕能忍着不吐出来,都得使出浑身的力气……

    皇帝怅然一叹,温声哄道:“莫哭了,朕许你出宫就是?”

    有什么用?

    天已近黑,城门早落了锁,李始贤和郭玉枝早回府了……

    “不是还有李承志么?他有宫禁腰牌,想入城还不轻松?真要气不过,就唤他来打一顿……”

    皇帝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事至如今,皆赖他欲壑难填,贪心所致。他若咬死不从,郭玉枝还能按着他的头,让他强娶魏氏女不成?”

    皇后愣了愣:还真就是这样的道理?

    皇帝只是顺水推舟,顺势使了一把力。但若李承志是一滩死水,谁又能推的动?

    高英猛的一咬牙,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但那小贼向来悖逆,自有陛下撑腰之后,就当孤的谕令是耳旁风,他又怎会受诏入城?”

    还真去?

    这也太好哄了!

    至少皇后不会在这里哭哭啼啼,哭的让他心烦。

    见祸水东引,皇帝不由的一阵轻松:“无妨,朕让刘腾传谕,就说是朕要见他……正好,英儿见了舅父,也替我安抚几句……”

    回了昭阳宫,准备摆驾出宫之时,皇后才反应过来:皇帝就是嫌他烦,借故将她哄了出来……

    刚刚止住没多久的眼泪,又如泉水一般涌了出来。

    高文君拿起丝巾帮她拭着泪:“我与叔父都已坦然受之,你又何苦耿耿于怀?”

    不劝还好,这一劝,似是让高英感同身受,眼泪反而流的更快了。

    “三……三娘,为何要认命?难道我高氏,就……就任人欺辱不成……”

    高文君怅然一叹:谁让那位是皇帝?

    “不行,我要见叔父……”

    高英猛的站起身,“孤一定要问个明白,我高氏到底犯了何错,让陛下如此凉薄?我还要问问李承志,为何朝秦暮楚,三心二意,就不能只娶你一个?”

    高文君都愣住了:你当我是公主?

    不看大兄娶了元瑛,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

    说是让刘腾传谕,但堂堂内侍中、长秋寺卿,皇帝怎会如此轻贱?

    传谕的自是宫中的小黄门……

    只当是皇帝召见,李承志知会了郭玉枝一声,便随小太监入了内城。

    但进了广莫门,小太监却领着他直往义井里,而非皇宫?

    李承志狐疑道:“陛下在司空府上?”

    “并不曾!”小太监回了一句,左右一瞅,见四个李氏仆臣远在后,才凑近李承志说道,“今夜事出有因,便是受些责难,李侍郎也要受着?”

    责难?

    李承志心中一动,恍然大悟。

    在高府,听高肇称皇后被皇帝羁縻,他就猜到了几分。应是怕皇后无理取闹,以势压人,才有意如此。

    当时他还感激皇帝来着。

    但现在……呵呵呵!

    一想起高英,李承志一颗脑袋就有两颗大:这位可是连皇帝都头疼不已的主……

    “谢过给事提醒,也替我谢谢寺卿!”

    李承志口中称谢,一摸袖子,就露出了一块铜铤。

    只是个小黄门,离给事还差着一截。但李承志行事向来如此,从不轻看任何一个人,也从来不吝啬。

    对他而言,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从来都不算事情……

    早已习惯,小太监也不推辞,接过铜铤,不动声色的拢进了袖子。

    进了义井里,黄门自行离去,李承志携李亮、李睿等人直往高府。

    应是得了传讯,高湛早早等在府门内。看其醉眼惺忪,舌头都捋不直的模样,分明是酒劲还未过。

    “大……大姐似是被……被陛下气的不轻,双眼肿的如的如同蜜桃……母……母亲让我叮嘱你:且耐心些……”

    李承志眼皮微跳:“司空呢?”

    “今日饮的多了些,时睡时呕,哪能起得了身?”

    “公主呢?”

    “也醉的不轻,早睡下了……大姐不愿惊扰,故而父母与母亲都还不知她回了府……”

    李承志心里直发苦:身边无一个长辈,依高英跋扈不讲理的性子,十之八九会迁怒与己,说不定还会撒泼……

    “三娘总在吧?”

    “自在侍在大姐身边!”

    还好!

    李承志微松一口气:“送我过去!”

    高湛酒虽未醒,但意识尚清,哪会送上门去找不自在?

    只是指了一个仆从,带着李承志去了西院。

    皇后出宫不算小事,既便皇宫离高府不足两里,高英也摆足了仪仗。随驾高府的宫娥、采女、禁卫、礼官等足有二十多位。

    好在高府早有准备,专供皇后省亲所居的西院不但大,还置备的很是完善,光是供宫人暂憩的偏房就有十数间。甚至在耳门处都修有供护卫避寒的暖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