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七章 良辰美景,佳人似玉 (第2/4页)
何好处,岂不是问道于盲? …… 往日的李承志何其活泼,但突的就成了没嘴的闷葫芦,连话好似都不愿多说。 知其心结所在,李始贤也懒的劝他。 连这么点小事都想不通,谈何成大事? 次日一早,一家先去了李始良府上。没敢多待,也就一个时辰便匆匆离开,继而拜访姑臧伯李韶。 委实是皇后催的太急了…… 两家同出一源,且为世交,故而无那般多的规距。郭玉枝与郑氏皆在座。也无外人,由李承志与李韶还未出仕的幼子端茶倒酒。 酉时还要至高府赴宴,李始贤与郭玉枝都只浅浅饮了几杯。见李承志心不在焉,李韶微微示意,意思是怎么了。 “莫管他!” 回了一句,李始贤端起酒杯,略带担忧道:“昨日刚入京,便有皇后敕诏传入府中:殿下欲在高府设宴……敢问兄长:此为何意?” 李韶微一思索,哂然道:“无妨!十之八是那位自做主张,怕是高肇都没料到此节!” 稍稍一顿,李韶又竖着手指往天上指了指,“有那位在,翻不出大浪来……” 李始贤心下稍定,遥遥一敬:“多谢兄长解惑,弟晓得了!” 赴宴没有卡着点到的道理。到了未时末,李始贤便起了身,与李韶告辞。也就刚过申时,就到了高府所在的义井里。 刚进里门,竟就有高府仆从相迎,并有人即记得传讯。离着高肇府第足还有十数丈,就能看到高府门外密密麻麻的站了一堆。 李承志低声提醒道:“为首居中之人便是高司空!” 李始贤悚然一惊。 他以为,今日能让高府中门大开,就已是高肇礼贤下士了。却不想其贵为皇戚、驸马,位列三公,竟带着全家迎出了府? 不怪他诧异,委实是两家门第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始贤没敢怠慢,匆匆下了马车,快步迎了上去。 “竟劳司空远迎,李某受宠若惊!” 李始贤口呼失礼,抱着拳就往下揖,但腰都还没弯下去,就被高肇托了起来。 高肇脸上挂着笑,话也说的半点都不含糊:“怀德莫要多礼,你我两家结亲在即,何需多礼?你我日后再不论官爵,以兄弟相称便可!” 这种话由高肇说出口,委实难得。可见其心思有多迫切。 这逆子做什么了,怎么感觉高肇生怕他这个女婿飞走似的? 二人就似一见如故,手攀着手了踏上了台阶。 高湛并其妻,及一众仆臣齐声问候着李始贤夫妇。 看密密麻麻的拜倒了一堆,李始贤是真正的受宠若惊。 只此一幕,就知李承志在高肇、高氏全家人心目中的份量。 心里犯着疑,李始贤又问道:“敢问殿下何处,不知怀德是否有幸,可得见淑颜?” “午后宫中传来谕诏,称陛下召殿下议事,故而一时羁縻,可能稍后才到……” 说到皇后,任高肇面厚如墙,也不由的露出了一丝不自然,“按为兄之意,应是再过三五日,等怀德访过京中故旧,再相请一叙。却不想殿下心急如此……” 高肇只说了一半,但李始贤哪能听不懂? 果如李韶所料,今日这宴是皇后擅做主张,连高肇都始料未及。 他猛松一口气,又抬眼瞅了瞅李承志。 郭玉枝不好予李承志点破,但对李始贤却知无不言。故而他已知道,皇后可能生了邪念,对儿子起了觑鄃之心。 皇后不在才好…… “首文兄言重了,怀德已然失礼了:本该尽早入京登门拜访,却拖到了今日……” 高肇哈哈大笑:“如今也不迟!” 二人说着客气话,手挽着手进了府。 李始贤惊叹高肇竟这般礼贤下士,高肇则暗暗生疑:祖居李氏已是末等门第,而李始贤闲居在家隐有十年,蒙李承志之功才有幸复起。如今也才是个从七品的都尉,比李承志都差着两品。 但此时看来,竟颇有几分从容不迫波澜不起,稳若泰山,宠辱不惊的气度? 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若真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之辈,又怎能生出李承志这样的儿子? 他哪知道,李始贤已是立志要做皇帝他爹的人物,莫说高肇才只是司空,便是真见了元恪,也绝对能做到不卑不亢,不矜不伐。 二人你一句我一言,不停的说着漂亮话。竟颇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架势,看的高府上下啧啧称奇。 高湛鬼头鬼脑的凑了上来,佩服道:“你这爹可以啊?” 意思是竟与高肇有旗鼓相当之势。 李承志没作声,只是在心中暗道了一声:废话。 若论诡诈与逢场做戏,李始贤真不一定就比高肇差。不然为何被泾州士林骂做“老jianian巨滑”? 再加被李承志忽悠,坚信必是做太上皇的命,李始贤的心气何止高了一倍? 对上高肇,自然也就不会虚…… 进了府,双方便入了席。席间杯来盏往,好不尽兴。特别是高肇与李始贤,菜都没上完,就已喝的红光满面。 二人都有了醉意,难得的是都无失态之色,便是笑谈,皆是四平八稳,滴水不露。 李始贤端着酒杯,面露愧色:“来得仓促,故而礼薄,还请首文兄海涵。等兄哪日得闲,怀德必备重礼,专程来访!” 这是在问高肇,他何时来问亲合适。但肯定不是明日:因为明天要去魏府…… 高肇心中门清,却只作不知:“为兄悉听尊便,恭候大驾。怀德勿须多礼,为兄也不需与他人攀比,便是你携一根鹅毛登门,兄也能坦然受之……” 这是在明示李始贤:莫要怕折了我高氏的颜面,便是做妾,我高肇也愿意结这门亲。 李始贤心中大定,更是惊奇无比:他没料到高肇竟能如此坦然? 高肇得是真高兴还是假愿意,李始贤自问还是能窥出一两丝的。 心中诧异,李始贤又道:“登门之时,弟应会携一二亲友,首文兄觉得,崔休如何?” 李始贤要请崔休当媒人? 崔休出自清河崔氏,崔光、崔亮的族弟。如今任兵部郎中,高肇的左右手之一,合适的不能再合适。 奇的是,李氏在关中,崔氏在山东,两家素无交情,李始贤是怎么请动崔休的? 也绝不是李承志通过崔光、刘芳之辈求来的情面:与高氏相比,魏氏是其姻亲,关系要更近一些。那两个自然不会揽这种两面不是人的勾当…… 高肇是一时恍惚,没联想到已与李氏结亲的泾州张氏:张敬之和崔休是表兄弟! 若是知道了,高肇只会更惊奇…… 猜忖间,高肇笑吟吟的应道:“若是崔休,再好不过!” 一个怕横生波折,一个怕突逢变故,二人三言两语间,不但定好了问亲的时间,竟连请谁做媒都商量好了,好不干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