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_第一百二十四章 镇海移驻登莱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镇海移驻登莱州 (第2/2页)

 “这么多大海船。”呼延庆脸色恢复了平静,两千料福船对于平海军来说,已经是巨舟了,居然不计其数,还有三千到五千料的大海船一百多艘,能驱使这么多大海船的,他知道这世上有一人做的到,即将来巡视登莱的枢密直学士、左散骑常侍、行同签书枢密院事、权兵部尚书事、河北东西路宣抚制置使刘伯阳。“可看清楚打的谁的旗号?”

    “回指挥使,都打着镇海军的旗号。”

    “那就没错了。”闻声小跑过来的王师中听完后,长舒一口气道,“是刘枢密麾下的镇海军。”

    按照部署,武定军、天德军和镇海军是这次收复燕云的主力。镇海军是水军,早就北上巡检海面,宣和二年初,就在登州对面的故辽国苏州来苏县(旅顺)的苏州观以南建立了水寨。

    那里现在名义上属于金国地盘,但属于偏远州县,加上现在金国全力攻打辽人,还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恢复那里的行政机构,所以被镇海军以“海贼”的名义攻陷了苏州关,以南整个地盘都被占据,取名“复州城”,正在加紧建设为一个有港口的军事要塞和中转点。

    而沙门岛、大谢岛、登州码头更是名正言顺地被镇海军接管,开始建设。按照枢密院的命令,平海军将归编入镇海军,自成一营,负责警戒护卫之责。

    不一会,登州码头外海域,风帆如云,船桅如林,数百艘两千料以上的海船开始落帆下锚。几艘比较奇怪的船只,慢慢靠近,停泊在码头上。这些船只马政、呼延庆等人都见识过,叫闸船,两浙、福建、广南非常流行这种船只,每艘起码三千料以上,每年都好几十艘北上去高丽,有时到登州避风浪,随便交易些北地的货品。这几艘起码五千料,一看应该是刘大官人的座船和护卫船。

    船上很快就下来五百彪悍军士,打着河北宣抚制置使的旗号和仪仗,不一会,刘伯阳也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王师中等人的面前。

    “下官见过刘大官人。”王师中一脸媚笑,率先拱手行礼道。

    “王前辈,客气了客气了。怎么还劳烦你亲自来码头,晚辈真是过意不去啊。”刘伯阳中进士比王师中晚,自称晚辈也说得过去。

    又跟马政、呼延庆等人寒嘘几句,一行人就上马坐轿,赶回了登州州衙。

    “有诏书。”一到州衙,就有一位中使就站了出来,大声宣读诏书,“王师中联金有功,进中议大夫、权秘书少监;马政统升右武大夫,勾当殿前步军都虞候;呼延庆出使金国,勾巡靖海面,升武略大夫、登州兵马副总管、镇海军平海营指挥使。”

    还没等王师中等三人回过神来,中使又掏出一张诏书宣读起来:“刘佑丰进保和殿侍制、权知河东东路安抚司事,兼知登州军州事;徐其阳(冯易名)进右武大夫、领登州兵马钤辖使。”

    刘伯阳脸色淡然地看着王师中、马政、呼延庆。这是他既定的方针,从去年开始,他跟舅舅唐国维开始运作,将俞谯宣升为杭州知州,主管两浙路转运司公事,控制着两浙的财赋;吕轻车升任楚州知州、领淮南东路宣抚使,接替刘伯阳,继续掌控淮东;徐长庆调任守泉州知州,保持着对“老巢”福-建的掌控。还有其他各色官员安插在明州、广州、兴化军、闽州、海州、密州等州县,或知州军或通判。再配合市舶司和沿海巡阅司,继续保持着刘伯阳势力对大宋沿海地区的掌控力。

    王师中脸色数变,最后还是拱手行礼道:“臣下领诏。”

    刘伯阳脸上马上堆满了笑容,走出来拱手对王师中道:“恭喜前辈,这次高升入京,环伺官家左右,必定能大展宏图。”

    王师中脸上挤出笑容来,有些不甘,有些尴尬,有些迷茫,有些愤慨,但语气却很谦卑:“哪里,哪里,只是以后不能在刘枢密麾下做事,倾听刘枢密教诲,真是遗憾啊。”

    那神情,就好像错失了中状元的机遇一般。

    “前辈如此说来,晚辈真是惭愧不已。你我同殿为官,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交流。现在天色已晚,本官也舟船劳顿,没法给前辈设宴送行。明晚,就明晚,设宴为前辈送行。来人,送王少监。”

    马政寒嘘几句,也起身告辞了,反正这几天他还要留在登州办交接,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不着急。于是整个大堂“登州老人”只剩下呼延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