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镇海移驻登莱州 (第1/2页)
登州平海军营寨旁,登州港码头后面,呼延庆悄悄看了一眼站在前首的登州知州王师中,登州兵马钤辖使马政,眼睛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看到王师中和马政身子一晃,连忙低下头来。 “什么时辰了?”王师中晃了晃脖子问道。 “回知州,现在是巳时两刻。”旁边有书吏连忙应答道。 “怎么还没来?”王师中嘴巴嘀咕着,“罢了,我先去一旁歇息下。”他说了句,朝马政和呼延庆拱了拱手,自顾自地走到一旁树荫罗伞底下去了。 马政看着远处的王师中,脸上露出淡淡地笑容,转过头来对呼延庆说道:“夏都,我们的知州很心急啊。” 两人都属于武官,关系自然密切些,呼延庆低声应道:“仲甫兄,我们的知州没法子不急啊,听说童太师现在负责主持各道宫打蘸祈福,王知州怎么不急?” 马政的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眼睛微眯道:“就是不知道新来的刘兵部好不好打交待。” 呼延庆沉吟一会,答道:“听来往的商船提及过这位驸马学士,据说他在整个东海说一不二。” “我也听说这位驸马学士的名号,东海王。右联高丽公主驸马,左联日南邑淡码熙,身兼市舶巡海,东海王,名副其实啊。听密州登莱两州的海商说,从密州往南,一直到琼州李越,出海船只必须插市舶司或巡阅司旗帜,方可保太平无事。” “马公,这事听听就好了,就怕是有心人乱传的。普通人饭后茶余说一说就罢了,我等朝廷命官,要是被人知道乱传这种谣言,就不大好了。” 马政不由大笑起来,“也是,我年纪大了,胆子小了,风湿脚却越来越重了,这登州频海水湿之地,待不久了。” “听说刘兵部保举马公为右武大夫,入职军器监,真是可喜可贺啊。”呼延庆拱手祝贺道。 马政挥挥手,脸上满是唏嘘,“夏都啊,我们武官升职不易。要不是沾着你的光,我怎么能擢升横班呢?” “马公客气了,当初不是你保荐我出使女真,我也立不下这份功劳。” “我们不用互相虚着了。看情景,夏都你是想留在刘兵部手下做事,刘兵部此人你我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但是从今年三月开始,刘兵部遣大船以及工程兵至登州港口,扩建码头,修建转运仓库。又接管沙门岛、大谢戍两岛,移置配军,扩寨为城,是为登州外港。看得出,刘兵部是会做事,能做事的人,你跟着他,说不得另有机遇。” 说到这里,马政看了下左右,低声道:“相比童太师等,刘兵部不贪功吝赏,对属下一向是从优叙功,他手下那些佃户家将出身的将领不说,西军几位将领,到河北顺安、保州两三月,清剿当地乱民,捉除辽人jianian细,被他连同河北禁军几位将领,一并上本叙功,功过阐明,极为公正,诸将皆拜服。” “马公说的是,为帅者,只要执事公正,赏罚分明,则法纪自严。” 马政看了一眼呼延庆,继续说道:“听说刘兵部此番部署,极重海路,从南边抽调了上百艘海船,还从日南邑、淡码熙、高丽借调了不少水军,夏都为我大宋水军名将,定能一展宏图。” “马公严重了,末将只是略懂水战,比起马公差之甚远,跟刘兵部相比,更是萤虫之微相比皓月之光。” “夏都啊,我年纪大了,也要离开登莱了,不过我的子侄还留在这里,以后还要靠夏都多多照拂。”马政真磨不过呼延庆,人家是出使过女真,跟金主斗过嘴皮子的人,真要扯下去,等刘兵部来了也扯不完,只好直奔主题。 “马公的恩情,末将不敢忘却,你的子侄,末将必定放在心上。只是马公何不找刘兵部讨份人情,远胜末将全力照拂万倍。” 马政听了呼延庆的话,又看了看远处坐在那里纳凉的王师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未时一刻,港口靠过来一艘快船,上面奔下几人,着急忙慌地跑过来,大声道:“呼延指挥使,呼延指挥使。” “怎么回事?” “船,好多大海船,好多大海船!” “有多少?多大的船?”呼延庆连忙应了上来,问他的这几位部属道。 “回指挥使,两千料福船有三四百艘,三千到五千料的海船有一百多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