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流影_二百二十九孤茕怒啸展峥嵘,浩荡欺人事有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二十九孤茕怒啸展峥嵘,浩荡欺人事有极 (第2/4页)

就算能够分清,也少有人能有那能耐,伸出援手保同伴和自己。

    在朱兵之中,这种事委实常见,因为他们腹背受敌,心生慌乱,早已失去队形,越有同伴倒下,他们越乱。一时四面乱撞,投石问路不成,反被唐兵杀死,则在意料之中。

    唐兵则因有了**,纪律有素,分配也很妥当,故队伍规整,将敌兵团团围住,不教漏网之鱼脱逃,但有人冲出包围圈,多半也因奔跑过急,以致马失前蹄,人仰马翻,正被**中的步兵逮个正着,趁他们还未定身之际,赶前挥来一刀。

    彭文贙那边的情况,也与这边无甚二致。

    水天相接处,眭听轩引领一帮水兵在河畔驻足,迎着敌兵那些船舰来处,与一名彭允镐分来的部将打个眼色。

    那人便分出一拨兵卒,趁岸上混乱,偷偷绕到**稀少的昏暗地界,专择敌舰不能顾及的地方。

    敌兵一不留神,他们便潜入水中,偷偷游爬着,朝朱舰而去,看样子,是预备占领敌军巢xue厮杀。

    这些人都是千里挑一的游水好手,也是眭听轩这队人马中的精良水兵,来时,也由彭允镐规划,专门挑了些水兵,方便其行事。

    其馀士兵就在旁边打掩护,就由辎重部队带来树木,搭建成筏,明面上是欲渡河,迎击朱舰,实际上也是为了引开朱舰上的敌兵视线。

    如此寒天,不免渗人,眭听轩整个人却如冰雕一般,站在唐兵最前方,云水河畔,有他这样一个仙人,那充盈的剑风好像已将四周罩住,大家都受了他的庇佑似的,不一会儿,便将木筏扎好。

    这时,一些朱舰已经赶到了近侧,有些人下水乘舟,涌向岸边的唐兵,而唐兵就乘筏渡河。

    若在半途相遇,两厢在水中打得是不可开交,长枪长竿乱戳乱拍,少不得拍上人躯,致使人倒舟翻,不是毙命,溅起大朵水花,便是侥幸钻出水面,捡得一线机会,死死把住对方舟楫,或被对方反抗打落,或再把对方撂倒。

    俄而也可见舟楫木筏被枪矛挑中,筏散舟沉,或舟身现个大窟窿,大水奔涌而入,转瞬便连人带舟一齐吞没,这些人便得依靠水性,在水里求生,但河里人影太多,又混杂不堪,兼之鲜血四溢,除了模糊的戎服式色,已极难辨清,大半落水的伤兵,挣扎片时,还是要被杀死。

    **的水兵,都来自清淮军,这清淮军经过多年训练,极有纪律,水性极佳,不比朱友珪的兵卒,多数水兵未经严格训练,只是近些日子,在水上临时充数,就算熟谙水性,作战经验也不丰富。他们沾得是地面临敌经验精通,可他们要登岸,眭听轩就让人将路封死,饶有少许人上岸,也不足为惧,只因岸上就有大批唐兵环伺。

    故而,那些朱兵简直眼睁睁看着两岸的同伙丧生,内心那苦不堪言之情,莫可名状,朱友珪激愤不已。

    本来他早先就已驰舰进逼眭听轩,奈何陡闻彭文贙使计,已悄悄令人攻取正阳关去了。

    朱友珪唯恐有失,只好将战舰在河心停了少时,四下指派人手迎敌。

    朱友贞建议将地牢里的人放出,他左右权衡,决定择人入关,地牢里正关押着向睐及崔世源,自从端木静相助天一老人离关,那二人当夜便为朱友珪窥知意图,是以久处地牢,无甚用处,此刻才开始守关。

    朱友珪更命人在一艘战舰前方架起火炉,下铺数重铁皮,又以沙土垫衬,上置大铁锅,中央的炭火燃烧正旺。

    此番**无舰,他忽然改攻为守,欲待唐兵上舰,瓮中捉鳖,只命几个徒众带领人马突围,去为岸上的朱兵助阵。

    这样一来,倒也有了几分纪律,那些徒众颇有武功头脑,乘舟过河时,但遇**水兵,假装对阵两下,便佯作不敌,弃了舟楫奔逃。唐兵此次是主攻,势必要将敌人一网成擒,抢得战舰对敌更好,所以见了舟楫,便强夺过来。

    加上眭听轩老早就派一帮水卒偷爬敌舰,后方必要有人跟从才行,总不能教先锋人马孤立无援,故而**登舰,是势在必行之事。

    朱兵做了调整,以致形势起了微妙变化,也非是唐营的人考虑不周,概因唐营战舰迟迟未至,教人失算。

    但**主帅早做足了准备,四面围攻,彭文贙与眭听轩的部将却甚多,柳枫那头则仅有柳枫一人当值,后来才调拨了冷寒玉,也因此柳枫见李弘冀迫切想上战场,为保此行万无一失,也就没有阻拦。

    目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眭听轩也不担心,顶多两军势均力敌,更为慌乱的,该是朱兵,因为他们要援救两岸兵卒,又要力保正阳关,更是着急惊惶。只是朱友珪有所安抚分配,教朱兵强作镇定罢了。

    彭文贙那边自也打得激烈,攻势甚猛,直如雷霆闪电一般。

    黑天帐幕被撕裂,喊杀声大振,河流腹地,流水奔腾,汹涌冲击舟舰。

    通天的火光中,只见舟筏满河,互成包围之势,围歼对方,或大船对小船,成对峙之势,熊熊待发。

    忽而大船在湍流中行进,仗着那雄伟的船身,撞击被**占领的轻舟。

    小舟自经不起那等撞法,眼见大船撞来,远远避开,避不过,船上的人便弃舟跳水。

    那些未被撞上的小舟,但凡朱舰上的弓弩手目力可及,便各就各位,引发箭矢,更有甚者,箭上簇有火苗,火箭如流星,飞窜上唐舟。

    一支火箭尚且还罢,偷空扑灭或者扔弃即可,但那弓弩手像是心有灵犀似的,一箭发出,后面几十支火箭如星雨般飘落,教人防也不能防。

    轻舟只要避之不及,便会起火。

    唐兵因潜水而来,故俱无箭矢,少了对抗武器,自要吃上大亏,不死者,又得扔舟另寻它策,反正那时,找机会登舰攻击敌兵,是为上策,后方的唐兵便要及时跟上,不能教同伴孤身前去拼命。

    敌阵当中亦有一艘战舰,特别引人注目,只因它上带车轮,航行速度极快,打烂了数条船只。

    这大型战舰的设计者乃唐人李皋,后人有此舰,则是竞相仿之。

    此舰外看如车船,傍有双轮,用人力鼓蹈而进,每轮置有八个翼桨击水,置人于前后,踏车进退,如此旋斡,可日行千里,果真是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坚固,使用方便。(参考古代战船资料)

    刹那间,车船已前进数十丈,冲开了小舟包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