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四拈襟愿把梦霾驱,不弃寒族识旧人 (第3/4页)
:“他想叛变?” 燕千崇惊吓无措,勉力道:“我……我……我……实是不知,但是……”说着,话锋一转,镇定了一刻道:“船毁之前,属下去追静儿,返回营地时,偶然看见碧霄仙子曾经上岸,与岸上两位偏将密谈。” 朱友贞怒道:“你当时为何不禀报?” 燕千崇神魂飞散,战战兢兢道:“那时主公正与公子叙话,而且等属下追静儿无功而回的时候,他们已经谈完了。属下只是看到她从二位偏将的营帐出来,问她作甚,她说是公子念及皇子荣来到,二位将军招呼皇子荣,礼貌周到,意欲犒赏,属下便没有多想!” 朱友贞听罢,丢开燕千崇,想及亲子祀儿,悲痛道:“孩子,你素来果断,这次为何意气用事,不斩杀那个女人?只有狠绝,才能生存呀!” 他正嘀咕着,水上泊舟无数,大船四面被围,更有飞舟不断进犯过来,被人抛掷锚缆,铁锚纷纷在船舷择位钉入,些许士兵们就攀缆登船。 燕千崇就喝人来挡,自有将缆绳砍断者,乃致对方士兵落水,但缆绳太多,一旦被对方逮准机会上船,cao斧便朝朱友贞劈面砍来,但有拦路者,双方争相死夺。 朱友贞见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就要大开杀戒,燕千崇望在眼中,心生一计,蹿前横身挡住朱友贞,急叫道:“主公,现在此地不宜久留,当逃命要紧。”当下远远看了一眼四周,猛然一咬牙道:“主公金贵之躯,万不可有失,这帮小人,由属下来解决,主公还是领一队舟师,先行一步吧!千崇自会交待下去,令他们好生护送主公!” 朱友贞还不罢休,待要再战,燕千崇疾指前方,喝道:“再不走,来不及了,主公,你看!” 朱友贞张目谛视,竟见远方团团火光跳跃,如银河撒星,更有摇旗呐喊者,杀声震天,言语之间要捉拿自己。 燕千崇怕他不明**,强要作战,连随又道:“都是皇子荣的人马,他离去后,定是看准我们船舰出事,想趁机杀了主公你,以绝后患呀!”装作好人似的,护住朱友贞,将其往外推攘,劝慰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目今咱们与他们势成水火,他们目标是主公,主公定不能让小人得逞。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依千崇之见,还是先离开浍河,迳行淮河那个方向吧!这样如有机会,主公可保住性命,但唐兵兴许在河口把守,主公需要沿途便下得船来。” 朱友贞忿忿已极,却没可奈何,此情此景,留此唯有一死,而他也知道华山派那些弟子就潜伏在附近,随时等待击杀自己,若燕千崇临阵弃义,将自己害于此地,那可得不偿失。 然他就此一走,是否安然,也心中没数。燕千崇是否真心保送自己,他自然心疑,然则借船逃走,似是唯一可行之策,当下便答应燕千崇。临别前,他佯装与对方情义深厚,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主从二人好一番虚假的客套,这便话别去了。 朱友贞乘舰去时,还不忘在水中呼唤祀儿,期盼可以有一丝奇迹出现,未想祀儿不曾唤来,却暴露身份,引来华山派一行人追击,他赶忙夺路而逃! 燕千崇命船前行,为朱友贞冲开一条道,让其得以与一队舟师脱险。看看去水稍远,他嘴角浮出一笑,长吁口气,转身与那两名杀气汹汹的偏将停住不打,拍了拍对方肩膀,道:“二位还要我的命么?我这里有手书一封,皇子荣亲笔所留!” 二人似乎未与燕千崇事先商量,还不知燕千崇业已投靠柴荣,闻言免不得面面相觑,接过手书一看,果然是柴荣亲笔所书。 原来二人仅是当晚亲见柴荣真容,钦佩其人,又不满祀儿夺取自家主人张衍兵权,而且以为燕千崇欺主,更被李朝当晚一席话震慑。 李朝道:“你们的神君为人机诈,气量狭窄,今日不问青红皂白,处死三个白衣剑士,可见一二了。藉此可知,他见不得旁人生有二心,与他作对者,更无机会生还。今夜你二人对皇子荣示好,他那般聪明之人,岂有不明白你们心思之理?纵然现下你们无事,难免他不会事后报复,况且他实不是李双白,还伤害皇子荣身边的幕客简凌儿,方才与皇子荣觌面而谈,不过是唬弄。皇子荣与我哥哥言,迟早必要除掉此人,你们若帮他,那可要大祸临头了。而且朱室乃乌合之众,现今无处栖身,才寄身在此,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这两人本就心智不坚,摇摆不定,自被李朝三言两语说中心事,李朝当时便与他们约定起事时辰,由那两位偏将派人联络柴荣。 柴荣本就与李征同行,听说两位偏将来意,李征猜到李朝意图,便与柴荣商约,与唐兵两方夹击。 是以柳枫得知此中种种,非是毫无根据,而是一切都是李征书信有言,郭廷谓受柳枫命令,若自己不在濠州,李征兄妹若有信来,他可以自己决定。 朱友贞并没料到此招,而柴荣实则早在计算之中,因为简凌儿携带黑**的配方,偷摸上船,陈抟早就知道,也很早就与柴荣筹划了一个计策。 因此柴荣往浍河一行,以及接受那两个朱室偏将示好,并非冒然行事,李征后来得知,急忙通知柳枫,郭廷谓便代柳枫出发了。 朱友贞忙中逃窜,所行路线,成了被众人合围之势,他不曾预料这许多,只躲避清平一众追杀,待到半途,遣人去宿州都指挥使燕千云处求助,希望燕千云能够尽快带兵支援。 谁知那士兵一去未回,后来竟闻宿州城已换了都指挥使,燕千云向柴荣上疏请辞,被罢黜。 朱友贞当下骂道:“叛徒,叛徒!将老夫辛苦招募的兵马,尽数归于郭荣,竖子无用!” 他正气愤难消,宿州方面已有追兵进逼而来,朱友贞岂敢停留?就朝浍河疾行不怠,也不敢折返,结果到了浍河与淮河交界口,忽然前方旌旗招展,喊杀一片,眨眼之间,数十唐舰向他迎面驶来。 朱友贞所有的舟楫尽被撞毁,残骸飘浮水面,浮尸遍染河流,触目即见凄艳冷绝的鲜血流淌着。 旁人自然不知,待浍河两岸的一切归于平静后,一处僻壤的草丛里爬出个人,一双明艳的眼睛,似水的眸光,纵然她蝉鬓已乱,发丝遮面,也掩不住她的倾世容颜。 她行走踉跄,是被大水冲上岸的,浑身衣裳已破烂不堪,她却清魂坚定,缓缓地向前走着,并不时张望浍河水面。 她衣难蔽体,身躯经过大火烧炙,若非后来被水浪卷冲,兴许早被烧成焦炭了,背脊的某些皮rou虽未完全死去,却被烧烂。她一面负痛前行,一面露出一种斩杀过人的冷肃。 直到她意识到自己死里脱生,浍河面上的水舰已然消失,才慢慢回过神,猛然举手掩面,嘤嘤地哭啼起来,也不知是伤心,还是完成愿望的如释重负,总之,她真的就想这样无人约束,释放心底的郁结。 希望所有的恩与怨,就此结束吧,她喃喃自语了一声:“子君,哥哥,我做到了!你们会为小朝高兴吗?” 哭了一阵,李朝实在身体虚弱,就又软倒在草丛里睡过去了。这时,猛见另一旁的芦苇荡里走出一人,见到李朝,一跃而前。 李朝尚有几分知觉,立刻醒转,一看竟是祀儿,慌忙拾身。 因对李朝切齿怀恨,祀儿赶前一步,李朝才拾起半个身子,急抽腰身软剑,使力将剑抖开,疾抵祀儿胸口。 祀儿并不好受,他身躯也满是痂痕,雪白的发冠早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