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零七依依水幕无端动,斜入幽悰弃话别 (第3/4页)
不报答李老太君的恩情,那师父这些年教导你,所为何来? 我受君王命,来此寻找天玄剑派的后人,几经打探,其馀两家俱已无踪,唯一幸存在世的,就是清尘你,可你却要留在中原。 你说我应该早些问你,征求你的意见。 可是师父以为小孩子的想法是可以变的,时间越长,就会被很多新鲜事物所吸引,或名,或利,或以色,或以学…… 也许你真是个特别的孩子,也许是师父犯了个天真的错误。 可既然承诺在先,师父亦职责所在,难道你要师父背弃君王,做个背信弃义的人? 你今日一切能耐是我传授,四年来,我已把平生所学倾尽与你,如果你要潇洒地做人,必须还掉这份恩情。 再者,李老太君与你全家有恩,你这样对待她,就问心无愧了? 一句问心无愧,将李清尘的命运彻底改变。 去了西域,来了中原,来来回回地重复,他又爱上了汉人的世界。 从来他都是个很会适应环境的人,有些事,既已过去,他不会回想,正如船舰里听到的一切一样,人生路上也从无回头路。 有些人既不喜欢他,他也不打算记上一辈子,正所谓爱我所爱,所得所出,皆为值得的人付出,为值得的事行动。 若别人厌他恨他恶他,那他绝不自讨没趣! 幸好他又回到了中原,现在潜入浍河犯险,为兄弟之谊。赵家姑娘心地单纯,连一口残剑也不忍丢弃,李清尘坚信她是个可信之人,舍身救李记,他不后悔! 更让他觉得不枉白来一趟的是,今番陡见宗楚宾。 师父曾言,流失在中原的天玄剑派中人,本有三家,李清尘本没报希望,不知有意抑或无意,在自己道出真实身份后,这宗楚宾竟以本门心法暗示,以致李清尘心惊难以自持。 这个微妙的变化,兴许只是无声胜有声,只在他与宗楚宾之间默默传递着,清平一门心思寄在别处,自无发现。 待渡气过后,清平欲来问话,李清尘摆手示意道:“你且在前面等我,我与这位楚宾兄弟尚有话说!” 清平自去一旁,李清尘目睹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才转身,谁知竟见宗楚宾不在身后,抬目遥视,其人已悄然走开七丈,眼见再使个轻功,就要不见,李清尘疾喝道:“李木!”简单的两字,莫名其妙,直教人摸不着头脑。 未想极为奏效,那宗楚宾身躯一僵,立时定住,但转瞬他又调整过来,或者他是有意为之,也或者是人的本能。 即使是一瞬间,李清尘也瞧得清清楚楚,两步纵掠,如阵风似的掠到宗楚宾偏侧,笑笑道:“我果然没有猜错,你是李木!” 宗楚宾亦笑道:“这位大哥好会开玩笑,李木之名与小弟……” 李清尘盯稳宗楚宾,意味深长道:“族谱中,有你的名字!” 宗楚宾沉着不变,认真道:“小弟姓宗,并不叫李木!” 李清尘见对方避忌,也很识趣,就打个哈哈道:“我启口唤出,权作一试,不料你响应了我,那是我误会了!” 宗楚宾完全不介意,态度温和,行个雅礼道:“请代小弟转告清平师兄,楚宾先走一步,届时会依约与师叔们分头行事!” 李清尘再无阻拦,宗楚宾遂大步而去。 他又径往芦苇荡尽头,只见清平面色沉重,见了他便开口道:“大哥,有件事你得帮我!” 李清尘也没多想,爽快道:“你说!” 岂料清平竟道:“对付朱友贞,我需要你帮忙!” 李清尘瞪大双目,竟觉不可思议,诧异道:“这就是你救我的原因?刚才你说别无所图,我又不是不帮你,可你为什么不直说?”现在纵然想拒绝,已无法拒绝了。 他本应该料到这点,因为他是个反应灵敏的人,既已想到朱友贞,再深入联想一些就可,但他偏偏就没有料到。 清平恳切道:“就这一件事,我也就这一个要求!”说着,一时激动道:“那会儿你兵行险着,伏在船楼偷听,你可知道为何没人察觉?” 李清尘被问的好奇,喃喃道:“刚才我也奇怪,那艘船上巡逻的士兵似乎不多,是以觉得有诈,不敢多留,加之伤口隐隐作痛,就游回来了!” 清平接着道:“有三个白衣剑士分散在楼船附近,一见你有危机,就极力弄出声响,我料得他们欲施声东击西之计,就示意士兵们,潜入水下去捉他们,等捉到他们时,恰好你没瞧见,那时已走了!” 李清尘失惊道:“你说什么?” 清平的确不曾说谎,那三个白衣剑士目下就被五花大绑,陆续押上一处高台跪着。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架便于斩首的木制器械,高达丈许,外看像一个没有门板的门框,四角都有长短不一的木柱,或互相连接,或接地。 器械上有高架,附有铡刀,下方是个斩首台。 斩首台上有一面及膝的木板,开了三个半月形的孔,能够容下人的头颈,三孔各有间距相隔,并分左中右三个方向,并排布于板上。 铡刀也锋利已极,平日不用,便悬挂于高处,架后左右两侧各斜插两根长柱,长柱上端通过一定的铰接机构,挂有两根绳索,斜向拉于远方没地,保持长架屹立不倒。因为铡刀过重,若无此项在斜面给予支撑,恐有失衡现象,如此可不致于教铡刀轻易落下伤人。 但那绳索也即是机簧一般,若被砍断,触发机关,长柱支撑就会有所松懈,铡刀势必以雷霆之势降落。 斩首台两旁朱兵满布,或端盆盂放在台上,或**侍立绳索偏旁,随时准备一刀斩索。 任谁也看得出,盆盂是盛贮飞溅的血水所用。 三个白衣剑士俱已被点住xue道,无可挣脱,待几名朱兵走过去,将他们朝前一推,按住他们的头颅,他们的脖颈便卡进孔里,只露出头,待铡刀一落,就人头分飞。 闯入朱营境地者,当然死路一条,何况是三个问不出姓名的白衣剑士。 可他们不说,这里就无人知晓他们的来历么? 祝氏双雄心里冷笑,略与祀儿对了个眼色。 无论如何,军令如山,没得更改,即使祀儿大发仁慈,张衍也绝不会轻饶这三人,水舰乃他掌控之地,如有冒犯者,自然要杀。 谁也不能反对,也没人反对。 妙的是,行刑这刻,几十双眼睛都在旁观瞻,反而令人觉得斩杀的三个jianian细是极为重要之人。 祀儿的口号是,敢违禁令者,就是死!所以当即下令斩首,可他看着那三人,目光却深邃异常,这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