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五十四道门无境对长诉,夜雾延绵山外清 (第2/3页)
六阳时辰修《六阳经》,每日不断,枫大哥亦是如此。” 赵铭希听罢,接说道:“那是因为昼夜之内,一天的子、丑、寅、卯、辰、巳为六阳时,午、未、申、酉、戌、亥为六阴时!”说着,又仰首看了看天色,转回首道:“方才路上小公子也已言道,你受伤那晚乃是亥时,当时六阴受损,柳枫需要以阴功真气施救小公子!”(参考《图解千年导引术》) 李泗义接口道:“不错,泗义原本便是体质偏阴,乃少阴之人,是以天一前辈曾道,我若修《六阴经》,必定先有大成!” 赵铭希答道:“是了,小公子体质偏阴,手臂受伤那晚,损伤了元气,故渡六阴真气而补元气。但是今夜此刻寅时正旺,为六阳盛时。而小公子又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小公子本来可以太白派的《六阳经》自行调和,然——” 李泗义黯然道:“世兄句句中地!阳虚,宜择阳时练功,阴虚,宜择阴时练功,以助阴气。而泗义当时……”回想起倒在大街那一刻,忽然止口不言。 赵铭希却已明白,劝说道:“情势危急,所以铭希唯有以本门《元阳经》,暂为小公子渡过难关!《元阳经》素有六阳再生之能,看来不假。” 李泗义忽然扭过头,掠向赵铭希道:“外间盛传玄天门人才凋零,更道赵门二位兄弟心肠狭隘,为人狡诈,不料世兄心胸广阔,不计前嫌。世兄施救泗义,也真令泗义刮目相看,惭愧不已,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李泗义心中真是如此想的吗?赵铭希知道不是。 李泗义的眼神摄过来,满含深意。 赵铭希跟着低首,拉下目光,长叹口气道:“实不相瞒,铭希营救小公子亦有私心,若非我们两家的关系,小公子若不是岐王府的人,铭希只怕是……” 他这番由心之语尚未说完,李泗义已笑了起来,盯稳赵铭希,意味深长地道:“世兄为了太白派的石门密室么?” 赵铭希默然承认,顿了一顿道:“上次在太白山一战,玄天门目的已出,小公子亲眼所见,自然我也知道是瞒不过小公子的。不过……”面色一变,急瞅李泗义,疑惑道:“小公子既已猜到铭希意图,就不怕这一趟会遇到不测么?” 李泗义一笑,道:“我也是刚刚才想到!若是那会儿就已想到你的动机,兴许便不会应承你了。” 赵铭希亦笑:“小公子如今后悔了?” 李泗义不言,只是一再摇首,良久道:“刚才我是有些后悔,但现在没有了!” 赵铭希一讶道:“哦?”且说他这般供认不讳,也是有原因的,并非他天生不善伪装,亦非他擅于对人坦诚,而是这个节骨眼上,自己舍命陪李泗义一行,真实目的,以李泗义的睿智,是不会看不出来的,现如今试探之下,李泗义的回答确如自己所料。 既然虚伪的遮掩,只会使李泗义鄙视自己,不如真诚相待,如实相告,如此反倒在李泗义心头落得小人磊落落。 李泗义果然瞥了他一眼,道:“世兄不加遮掩的个性,实令泗义非常敬佩。” 赵铭希正要答话,却见谭峭卧在远处,转身朝他直招手,叫道:“孩子,你来你来!” 赵铭希应命,走过去躬身作揖,谭峭把他上上下下扫视一遍,意味深长地道:“你这娃娃,很有道家的慧根!方才一番话有模有样,与道门倒颇有渊源,他日若是入道,兴许我们就是一家喽!倒时记得……” 赵铭希听出弦外之音,面色立变,立刻将话打断道:“有缘无缘,日后再议,至少目前铭希尚无出家的打算!不过——日后若有疑难,定向前辈讨教!”说罢,又抱手一揖,态度虽无不敬,但也再无先前的恭敬,显然那番话引起他的不悦。 赵铭希为玄天门赵家后人,赵门武学原本就得自道门,谭峭所言自不是毫无来由,适才赵铭希与李泗义一言一语,全都清晰地钻入他的耳膜,他听得一惊一乍。 随着赵铭希与李泗义谈话的深入,谭峭心情也随之起伏,虽然自顾饮酒,神情闲散,心里却暗暗称奇,故而才有这一语,未料赵铭希会忽然不悦。 不悦是自然的,赵铭希正值盛年,对于名利前程俱有追求,当然从未生过出世入道的想法,他这般年龄,又怎能忍受道家的种种约束呢?何况他还对爱情存满幻想和期待?虽然敬佩三剑客,但三剑客却自修道学,从未出世。 听闻要自己入道,赵铭希生气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他又怎会想到世事无绝对呢?这番话后,他再无多留,立即迈步走向树林。 李泗义见之,也随后跟上,他自然仍想探进四方镇,就算找不出鬼医子,也可以探一探朱室巢xue。 为此,李泗义心中是激动难耐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感涌上心头,使得他充满了力量,这个表面平平无奇的少年,看似波澜不惊,却想法奇特。 赵铭希可不知李泗义这些想法,他毅然越过谭峭,朝前走着,眼见即将进入那片树林,突然耳畔风响,眨眼谭峭已到跟前,挡住去路。 赵铭希要走哪边,谭峭也便横卧于哪边,也不多话,只管饮酒,口呼‘痛快’。 赵铭希终于失去耐性,叱道:“我敬前辈,但前辈为何次次挡我的道呢?” 谭峭瞟了他与李泗义一眼,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天绍志与钟妙引,说道:“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如今的娃娃们怎生越来越无礼了,居然都如此凶煞也,欺我这个老人家势孤!” 一句话便将赵铭希噎的哑口无言,瞪大双目,颇为无奈。 见这老者言行愈发怪异,分明有意在此拦路,天绍志与钟妙引打算穿林过去,也被老者远远喝住:“喂,你们俩小娃,陪我老人家聊上一聊,怎么扭头便要弃我老人家而去哩?” 天绍志与钟妙引面面相觑,更加觉得这老者怪异,钟妙引不由嘀咕道:“这谭真人无故拦路,究竟怎生回事?为何出现在这里呢?” 钟妙引自小长在隐域宫,远离中原,对于中原之事,也是知之甚乏,一些奇人奇事,若非偶从父辈**口中听得,亦是不知。 她只当面前这是真曜先生谭紫霄,适才赵铭希与李泗义讲话声音极轻,是以钟妙引并未听入耳中,也是她功力浅薄之故,自语道:“都说紫霄谭真人行踪飘忽,如今看来,倒也不是虚传!” 天绍志扭头看着她低首沉吟的模样,钟妙引抬起头,迎视着他,莞尔道:“江湖上有传,紫霄真人在庐山栖隐洞聚徒讲学《庄》《列》,有人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