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五十二见闻夜久生幽疑,怅忆深更载去还 (第1/3页)
刘寒的速度够快,一时半刻,无人能够追上,很快越过高墙,追踪那白衣人而去。 至于有没有追上那凶手,已不知了。 因为王岩及众护卫随后跟出,赶到墙角下,却无法亲睹究竟,而外面瞬息便听不到声响,只有那一边院子里有几名巡逻的护卫,呼喝了几句,也很快没了声息,转而是重重叹息,加紧守卫。 一件戎服落在墙角阴暗处,众人由于焦急心切,没有瞅见,过了一会,才有一个士兵发现了。 舒望会些武艺,轻功也不错,虽然仅是侍童,但武艺绝不在话下,此刻众人都来到厅外,他仍留在厅里,正独自打量刘浩瀚的尸身,一面凝思,一面注定刘浩瀚背上的铁箸,偶然抬目,也只是留意大厅里外,似乎对一件事情很疑惑。 王岩转头将这些收入眼里,顿生疑窦,漫步进厅,也望见了那根铁箸,这半刻功夫,舒望可始终盯着那铁箸,想将之拔出来,看个仔细。 铁箸是凶器,一端尖细如针,正穿透了刘浩瀚胸膛,刘浩瀚年龄虽长,却并不肥硕,那铁箸自然未能尽没,在背脊上露出一点,仍能看得些许。 舒望低首俯看,片刻未移开目光,只见铁箸这头略有不同,与时下民间所食用的竹箸,一般粗细,却显然较之略长,或可言之,是做工最精巧的箸子。舒望以手掌握之,攥拢不足半寸。 王岩蹲在旁边,见之不免好奇,沉声道:“可看出是哪一派暗器?” 他乃一介书生,各家武学全是外行。并非江湖人士,对于武功路数,自然亦看不出门道,是故,唯有寄望于这个侍童,看一看能否锁定目标。 舒望似乎没有听见,延视铁箸,仔细辨认,目光迷蒙,喃喃道:“如此暗器,不算精小,破风之力不强。若凶手在厅外发出,公子在厅内,不可能觉察不到,而刘浩瀚避之也并非难事。”言外之意,自是分外明朗。 王岩闻言,立刻明白舒望适才为何四下打量,也将目光朝外扫视,这时,已有士兵从外走进,手里揣着一件戎服及人皮面具,向王岩禀告。那戎服为白色,与一般戎服所不同的是,它穿戴与脱卸非常容易,只有衣襟处系着带子。 王岩接在手中,寻思刘浩瀚为何没能防备,霍然明白。 舒望也已瞧见了,说道:“他刚刚果然就在我们中间。” 王岩心头一愕,讷讷道:“竟如此高深莫测,明明我们亲眼见他离去,何时去而复返?” 舒望皱眉思索片刻,斩钉截铁道:“刘寒姑娘进来,那个时辰,护卫都被公子喝退两旁,有一部分人在里面,也有一部分在厅口守护。后来刘浩瀚拔出刘寒姑娘的剑,有护卫起了防范之心,曾经走动过,也就是那个时候,全都移步进厅,这就是机会。” 王岩恍然大悟道:“他扮作我们的人,神鬼不知地进厅,混入士兵当中,悄悄接近刘浩瀚身旁,企图下手,下手之后,又在那个瞬间飞掠出厅,因为李太尉发觉了他,所以他要逃,而且必须迅速地逃脱。”转瞬,又凝眉道:“可这人也实在胆大,他甩去戎服,一身白衣,显然更容易暴露目标。” 舒望亦很不解,说道:“我也不懂,只希望公子追到他,能够问个仔细,究竟他为何千方百计要杀刘浩瀚?” 王岩道:“唯一的解释,是他有意为之,并不怕李太尉!” 舒望叹道:“他动手时,公子一直与刘浩瀚父女讲话,当时距离刘浩瀚最近的,只有刘寒姑娘,但显然刘浩瀚举剑自戕,牵动了刘寒姑娘注意。虽然公子早已从堂上走下来,到了刘浩瀚面前,可是两人之间仍有五丈的距离。”转面衡量厅口到刘浩瀚尸身间的距离,目指刘浩瀚,道:“而厅口到这里却只有三丈,只要那白衣人稍微靠近,就算仅有一步,便也已经取得了下手先机。公子纵有通天入地之能,察觉出白衣人潜伏在此,可白衣人在那瞬间出手,刘浩瀚也必然丧命。以白衣人来去无踪的身手来看,轻功必定极好,否则难以在眨眼间离去。” 二人相顾叹气,舒望猛然低目凝视自己两手,苦笑道:“公子总是督促我练好功夫,而我资质有限。” 王岩也不免好奇起来,盯着舒望道:“其实你也曾有察觉,只是……” 舒望将他的话截住:“只是已经晚了,公子早已先我一步,追那人去了。” 王岩脱口道:“李太尉与他几乎是同时不见,白衣人走得东面,而李太尉——”思虑及此,目光掠向阶庭,惊呼道:“似乎是抢了南面墙头,南面与东面在高墙外,好像是相通的。” 如此嘀咕一番,王岩也佩服起柳枫的敏锐,同时也佩服柳枫的侍童,用手拍了拍他的肩,道:“小兄弟,你的江湖经验也不少,若是没有你帮我,这其中的蹊跷,我都不知道要想到什么时候?” 这是不加掩饰的真实赞美,终于使舒望笑了起来,他笑起来很好看,甜甜的笑容,如沐浴在阳光中,但他还是很腼腆,顷刻,收拾心情,说道:“我现在知道的,也是从公子那里学来的。”话锋一顿,又将目光转向那支铁箸,道:“刘浩瀚没有来得及躲避,唯有两个原因……” 王岩连忙道:“难不成刘浩瀚当时也感觉到了,却故意不躲?” 舒望径答:“一是他当时悲痛,防范力下降,无意其他;二是……” 王岩接话道:“他在暗器打来的瞬间,已有闻知,可惜必死之心已定,根本就无意躲开。”想起了刘浩瀚当时的决绝,疑问顿解,与舒望一同凝视刘浩瀚尸身,想及其人生平事迹,及这些时日的相处,虽有迫不得已的歹心,却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其人乃皇族一脉,一生艰苦,被堂兄追杀,背负叔叔娶堂侄女增城公主的臭名,恶名昭彰,苟活了十八年。 十八年异姓兄弟如手足,俱为其逃亡付出代价,赵敛曾经为他夜不识物,呼延刚烈为了他几乎毒发,更因此身体变形,发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小矮子‘恶小鬼’呼延迎春几乎丧身在刘岩掌下。 想到这里,王岩叹息:“铁骨铮铮的一条汉子,被逼上绝路,究竟错的是谁?轻易便中人jianian计,为人利用,做下难以饶恕的罪孽,更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前半生的高节,顷刻毁灭。世上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受苦受难,亦有千千万万个被逼无奈的人,像他这样受人要挟,投鼠忌器,亦不在少数,但万没想到他竟然也会动摇。” 舒望感叹道:“只能证实他意志力还不够坚定,被岁月磨去了大半,人虽在金陵,却——” 王岩喟道:“身在曹营心在汉,武王平殷乱,天下宗周,唯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食周粟而死。我辈多奉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此,盯了死去的刘浩瀚一眼,摇头道:“他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人!” 舒望接口道:“是这个理!他是一个矛盾的人,想保住骨气,反而甩不脱世俗的规矩。” 王岩认同道:“到底是个寻常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些事情,他毕竟还是放不下。”语气忽的顿住,郑重道:“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人,亦憎恶他缺乏骨气,不过他十八年沦落异乡,十八年妻离子散,倒教人同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