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君子喜庖厨 (第1/2页)
司马蕤出继辽东王,司马赞又夭,实际上司马攸还有三个儿子,他必须要留下一位继承自己齐王的爵位。而且万一日后齐王继承大统,这齐王嗣子的身份甚至可以让留下来的人继承江山。 所以齐王的决定,影响的不止一个人。 三个儿子分别为次子司马寔、三子司马冏、四子司马川。司马攸走出茅屋,看着不远处隆起的山丘,轻轻道:“阿赞已亡,阿川尚幼,若是以阿川出继,一旦夭亡,难道还让我再出一子不成?既然姐夫前来,那就让景深过去吧。” 齐王的一番话,实际上也便意味着,他要将三子司马冏留下来,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司马寔则步了大哥司马蕤的后尘,丧失了继承齐王大宗的希望。 张韬从石崇手中拿到的一百八十万分红,给了大哥与二哥各二十万,然后上缴母亲三十万万。再加上他又将5万钱作为安家费拨给张孟,以及这几日在洛阳大市不断采买,这一大笔钱转眼间便花了一半。 所谓利可众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谋众则泄。 他若想做事,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便要打理好。他现在虽然深得父母的疼爱,但作为幼子有着先天的劣势。一旦父母百年之后,这个家庭便会落在大哥的手中。哪怕以后分家,大哥也有家族的处置权,除非自己能够独立出去另立分支。 他当然不会将大哥二哥想的太坏,但将人生的主动权交给别人,也不是他的风格。毕竟只有给自己留有足够的余地,才能够进退自如。 临近年节的日子里,爆竹声此起彼伏。而在张家下人的眼中,府中的三公子突然之间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先是通过管家到洛阳县帮张孟一家脱了奴籍,将之安顿在城南。然后在张孟四个儿子的陪伴下每日里在洛阳城内四处游览,大包大包地往府中带东西。 这还不算什么。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三公子买来的东西都是平日里常用的,比如说菽(黄豆)、菉(绿豆)、石磨、麻布、以及釜(汉魏时代的铁锅)等等。 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家的三公子凭借一座摆钟便赚了一百八十万钱,但公子突然之间阔气起来则是他们真实的感受。所以他们私底下议论的时候,纷纷觉得是不是这位公子又发病了? 每日里看着下人们异样的眼神,张韬只能苦笑。这几日之所以如此忙碌,便是想趁着年节时分给全家做上一顿大餐。 说实话,随着牙齿渐渐长齐,他开始怀念起后世美食的味道来。 张家虽然乃是大户人家,吃穿不愁,甚至可以说是丰盛。但是这种丰盛不过是与一般人家相比而已。真正论起来,可吃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在冬季尤其寡淡。这也是为什么何曾之流每顿饭花费万钱仍然觉得没啥可吃的原因。 本身就没有多少东西,还反复吃,为了打开口感只能稀中求稀。平民百姓一日两餐只求温饱还不觉得什么,王公贵族富贵已极,又如何不觉得腻味? 针对这个现状,张韬的想法便是,在洛阳开设一家酒楼,经营模式采用后世的方法,在服务对象上只针对中上层贵族。 他的目的,便是从酒店业入手,融合宴饮、住宿、娱乐、交际,将酒楼打造成洛阳城的名片。 酒店业可以有多赚钱? 举个例子,后世他有不少朋友喜欢在网络上看小说,当时网络文学中的领头羊某文集团上市,估值是五百亿。 那家公司有着一半的市场占有率,即便说某文集团的市值没有水分,整个行业的估价也不过一千亿而已。 作为类比,有一家某豪酒店,不过是酒店业的前十,整个集团的市值便是某文集团的七八倍! 所以一旦按照计划完成设想,酒楼对他来说便是一只会持续下蛋的金鸡,还是毫无竞争对手的那种。这对于他以后的行事无疑会便利许多。 更主要的是,酒店业服务对象均是达官贵人,对于交结权贵有着天然便利。他完全可以依靠这种特点逐步渗透,成为大晋的无冕之王。 当然,万事开头难。 他现在首先需要争取的便是父母的同意,没有父母的支持他不可能放开手脚去做。其次则是对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毕竟他对大晋还不够了解。无论哪种稀奇事物,都需要与当代的特点相融合才能够受到欢迎,这就叫入乡随俗。 除此之外,酒店的位置、经营的菜式、做事的人选、原料的采购与培育等等,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