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112回 冰城雪城两难忘 犹记古塔是故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回 冰城雪城两难忘 犹记古塔是故乡 (第2/2页)

家都够忙的。”二舅妈笑着跟我说:“这上班是不一样啊,原来就挺能说的,现在小嘴更能说了。”等舅妈说完,我们都哄堂大笑。就这样,我在二舅家休息了一天,转过天来我又坐上了从冰城市开往雪城市的动车。提起动车大家也许会说,你就瞎掰吧。这有动车才几年呢,你2002年就坐上了动车了?其实,我在1999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坐上了从冰城市到雪城市的动车,造型和现在的高铁动车几乎差不多。只不过受铁轨类型的限制,这车不像现在的高铁速度那么快。但是火车绝对是动车,用我们大学专业课的老师的话说,啥是动车啊?就是动力分散型机车。而且,这动车上面的服务与当时的特快、快速、普快列车也不同。列车服务员一个个穿的跟空姐似的,还每人都送上一杯免费的饮料,服务相当到位。我觉得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发出疑问,20年前,这说的跟真事儿似的,真的假的呀?如果我们的这些读者里有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可以在讨论区里发帖,给我证明一下。

    书不重叙,从滨海市回家的历程无疑是艰辛的。我从冰城市到了雪城市,又从雪城市坐短途汽车回到了我的家乡古塔市。到达古塔市的时间已经是2002年2月4日星期一下午三点半了。也就是说,我回家探亲的这趟旅程整整走了48个小时。我拎着行李从古塔市的客运站走出,围过来一群的三轮出租车。这种三轮式出租车可以说在那时的县城特别的普遍,北京人叫它三蹦子,东北人叫它三驴子,滨海人叫它狗骑兔子。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全国各地虽然叫法不同,却都是对这个造型的出租车充满了歧视。别管歧视不歧视了,我眼前就得坐这个车回家。我对其中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请问到空军楼多少钱?”说完这句话我就后悔了,不是内容说的不对,是习惯的用了普通话,这不擎等着挨宰吗?果不其然,这位司机一听我说话的口音立马就说:“唉呀妈呀?那么远啊?五块!”我也懒得和他废话了,拎着行李箱转身就走。这司机开着三驴子追着屁股问我:“大哥别走啊,你说多少钱?”我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一边走一边在他眼前晃一晃。司机当时就怒了说:“你跟我俩闹呐,空军楼那么远,2块钱哪行啊!”我走路的速度很快,一边走一边说:“你再整那些没用的,我可就走到家啦!”司机一听我本地口音立马追了上来,横在我前面说:“唉呀妈呀,这扯不扯,你本地人儿啊?快上车两块就两块吧。我说咋这么了解行情呢?”然后,我上了三驴子直奔空军楼而去。说到这里插几句,我家不住空军楼,而是住在空军楼对面小区。有人会问,你这一个小县级市还有空军驻扎啊?您可真别小看这个小县城。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成立了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即东北老航校。1946年4月,东北老航校迁入雪城市海浪机场,东北老航校作为人民空军的起点,曾在雪城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人民空军的第一架战斗机更是从这里起飞。当时,雪城地区就有三个机场供空军使用,分别是海浪机场、兰岗机场、温春机场。这里是人民空军的摇篮,多少架战鹰曾在这里起飞,有力的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而兰岗机场就在我家古塔市境内,因此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家属就住在市内的空军楼里。后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兰岗机场废弃不用了,但是,曾经的空军楼留了下来。因此,只要是古塔人提起空军楼都很熟悉。司机把我拉到了空军楼,我给了他两块钱车钱掉头而去了。当我我拉着行李箱站在我家小区门口的时候,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似乎还能看到我从这里出发上学时的身影,似乎还能听到和同学们放学回家那爽朗的笑声,似乎还能感觉到曾在这里留下的呼吸、脚步和心跳。我现在已经不能多想了,因为我马上就要见到我一年没有见面的父母和小meimei了。想到这里,我三步并作两步穿过横道,走进了小区,这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离开了喧嚣的滨海,我终于感受到了家的宁静。

    当我按响门铃的时候,房门打开了,给我开门的是我的小meimei。meimei还是那样,梳着两个长长的大辫子,满脸笑容的对我说:“哥,你回来啦!”这时,爸爸mama也从厨房里出来了,他们看着我说:“回来啦,我们都等着急了。”我拉着行李箱进了屋,一边和爸爸mama打招呼,一边左看右看。mama笑着说:“看看吧,看看咱家有啥不一样?”我觉得要说不一样,那就是家里变得更干净了。这也是我从小佩服父母的地方,我的家向来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同学来我家,只要低头仔细看看瓷砖上的脚印,父母就会明确的知道家里来了几位陌生人,然后迅速的擦掉。家里不仅干净了,而且增加了几处喜庆的新年气氛,客厅里的大镜子上挂上了红红的立体福字儿,这是原来从来没有过的。因为我的父母真的是太爱干净了,他们很少在家里的门上,墙上,窗子上粘贴东西,就是到现在都一直保持着过年不贴春联的习俗。看完这个福字,我一回头,又看见了一样原来在家里从未出现过的物件儿...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